鲁科五四新版九年级下册《16.1 磁现象》2024年同步练习卷(1)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判断两根钢条甲和乙是否有磁性时,可将它们的一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N极或S极。当钢条甲靠近时,小磁针自动离开;当钢条乙靠近时,小磁针自动接近。由此可知( )
A. 两根钢条均有磁性 B. 两根钢条均无磁性
C. 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可能有磁性 D. 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一定无磁性
2.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磁感线总是从磁场的N极出发回到S极
B. 磁场是用来描述磁感线的,是不存在的
C.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物体都会产生磁力的作用
D. 磁场是真是存在的,磁感线是不存在的
3.磁场的基本性质是指( )
A. 能使放入其中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B. 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
C. 能够产生磁感线 D. 能够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4.一条形磁铁不慎从中间断为两段,则两段的磁性是( )
A. 两段都没吸磁性 B. 一段只有N极,一段只有S极
C. 每段都有N、S极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甲铁棒能吸引小磁针,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两铁棒( )
A. 一定相互吸引 B. 可能相互吸引,也可能相互排斥
C. 一定无磁力的作用 D. 一定相互排斥
6.如图所示,磁感线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7.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磁铁,在不同的磁极上吸引两只铁钉,如图所示。若将两磁铁靠近,直至两个磁极相接触,两只铁钉将( )
A. 掉落
B. 钉尖靠拢
C. 钉尖分开
D. 分别左右平移到磁铁两端
8.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磁性材料独特的作用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设备中没有用到磁性材料的是( )
A.
指南针 B.
光盘
C.
电铃 D.
磁卡
9.
如图所示,AB为一钢针,拿一条形磁铁用图中所示的方式进行摩擦,若钢针被磁化后,用来制作指南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端指南 B. B端指南
C. 可能是A端指南,也可能是B端指南 D. 无法确定
10.有三根形状完全相同的磁体或铁棒,将它们悬挂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已知CD是磁体,由此可以判断( )
A. AB是磁体,EF是铁棒 B. AB是铁棒,EF是磁体
C. AB可能是磁体,也可能是铁棒 D. EF可能是磁体,也可能是铁棒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11.
a、b为两个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根据图所示的磁感线方向,可以判断a为______极,小磁针上端为______极。
12.
福州科技馆展出的磁动轮是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每个轮的边缘装有12个侧放的柱形磁体,如图所示.当推动A轮转动时,其他3个轮会随之转动,若A轮磁体外侧是N极,则C轮磁体外侧是______极.如果 A轮逆时针转动,C轮将______
填“顺”或“逆”,下同
时针转动,D轮将______时针转动.
13.三个磁体相邻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C端为______极,A端为______极。
均选填“N”或“S”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14.如图中,标出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和A点处的磁感线方向。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5.
如图所示,用条形磁体的一端靠近用细线悬挂的磁体,出现如图情景。由此可得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6.在图中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磁体的N极和A点的磁感线方向。
17.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磁化过程,图中容器内装的是一些铁屑,架上所夹的是一根较长的软铁棒。
比较甲、乙两图中的现象可知:当磁极靠近软铁棒时,软铁棒由于被______而显出______。
小明从图乙中拿开条形磁铁,发现软铁棒下端的铁屑纷纷掉下来,这说明软铁棒获得的磁性______
选填“能够”或“不能够”
保持。
小明用形状完全相同的钢棒代替软铁棒重做上述实验,发现当条形磁铁拿开后,铁屑经过较长的时间后才掉下来,这说明钢保持磁性的能力比软铁______。
小明用形状完全相同的铜棒重做上述实验,发现甲、乙两图实验过程中,铁屑均不能被吸引上来,这说明铜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
磁性材料。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当钢条甲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小磁针自动远离,说明甲钢条的该端的磁极和小磁针的N极或S极是同名的;甲一定具有磁性。
当钢条乙的一端靠近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小磁针自动接近,有两种可能,一是乙钢条的该端的磁极和小磁针的磁极是异名的;二是乙钢条无磁,吸引小磁针。乙有两种可能,一是有磁性,二是无磁性。
故选:C。
如果发生相互排斥现象时,是两个磁体一定具有同名的磁极;
如果是相互吸引有三种可能,一是N极吸引S极。二是N极吸引无磁的磁性物质。三是S极吸引无磁的磁性物质。
正确理解排斥的两个物体一定都具有磁性。吸引的两个物体,一个一定有磁性,另一个无法确定。
2.【答案】D
【解析】解:A、只有磁体外部,磁感线才是从N极发出,回到S极。故A错误;
B、磁场是用来描述磁感线的,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故B错误;
C、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都会产生磁力作用,而不是对所有物体都有磁力作用,故C错误;
D、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的性质而引入的,是不存在的;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磁场的性质和磁感线的特点分析。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是从N极发出,回到S极。
本题考查磁场和磁感线的性质和特点,要特别注意磁感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假想的。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磁场是真实存在的。
3.【答案】D
【解析】解:A、小磁针偏转是受到力的作用。
B、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叫磁性。
C、磁感线是描述磁场而画的线,不是产生的,它并不真实存在。
D、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正确。
故选:D。
磁场看不见,通过它的基本性质来认识它,它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的基本性是同学们易懂,但又易忘的一句话,应记熟。
4.【答案】C
【解析】解:条形磁体断开后,就会形成两个磁体,其中断面处分别是刚形成的两个磁体的NS极,所以每段都有N、S极。
故选:C。
首先要明确,所有的磁体都有两个磁极:NS极,断开后的磁体也是这样,从磁体断口处确定磁极,进一步利用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来确定断面处的相互作用情况。
本题明确所有的磁体都有两个磁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铁棒吸引小磁针,说明甲铁棒具有和小磁针相反的磁性或者不带磁性;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说明乙铁棒具有和小磁针相同的磁性;
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会出现互相吸引或者排斥的现象,则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掌握磁体的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
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6.【答案】A
【解析】解: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回到S极,
A、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故A正确;
B、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故B错误;
C、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故C错误;
D、图中右侧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故D错误。
故选:A。
在磁体的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本题考查磁感线的特点,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回到S极,磁体内部则是从S极发出,回到N极。本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熟记各种磁铁的磁感线形状。
7.【答案】A
【解析】解:铁钉被磁铁吸引后也带有磁性。左钉下端为N极,右钉下端为S极。当两块磁铁互相靠近时,两根铁钉的下部为异名磁极。它们相互吸引而靠近,铁钉不再沿竖直方向。当两块磁铁接触时,便组成了另一个新的磁体。左端为新磁体的S极,右端为新磁体的N极,中间位置即相接触处磁性最弱,几乎没有磁性,此时铁钉不受吸引而下落。
故选:A。
磁体中间部分磁性最弱。
此题考查了磁体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及磁化的知识,是一道很好的综合性题目。
8.【答案】B
【解析】解:ACD、指南针、电铃和磁卡中都有磁性材料,故ACD不符合题意;
B、光盘中不含磁性材料,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把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性材料
。
知道磁性和磁性材料,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
9.【答案】B
【解析】解:拿磁体的N极在钢针上从左向右摩擦,相当于把部分小磁针方向调整至最终被N极吸引的方向,B应为S极,A是N极。
故选:B。
一些物质在磁体或者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磁体静止时,N极指北,S极指南。
掌握磁化的特点以及磁极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0.【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AB和磁铁CD相互吸引,所以有两种可能:①AB是磁铁,相互吸引的为异名磁极;②AB是铁棒。
EF和磁铁CD相互排斥,说明EF一定是磁铁。故C正确
故选:C。
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知道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和磁性的概念
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1.【答案】N S
【解析】解:
由图可见,磁感线从a极和b极出发,并且互相排斥,因此a、b为同名磁极,都是N极;
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为磁场方向,与磁感线方向相同,因此小磁针的上端是S极,下端是N极。
故答案为:N;S。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磁场中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与该点磁场方向相同。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知道磁感线的分布特点、知道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答案】S;顺;逆
【解析】解:如果A轮磁体外侧是N极,则与A轮相邻的C轮磁体外侧是S极,与C轮相邻的D轮和B轮磁体外侧是N极.
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磁动轮中各齿轮之间转动方向的关系与普通齿轮传动装置相同.如果A轮逆时针转动,C轮将顺时针转动,D轮和B轮将逆时针转动.
故答案为:S;顺;逆.
普通的齿轮传动装置是依靠相邻齿轮的齿与齿的啮合传递动力的,而磁动轮则是根据异名磁极间相互吸引的原理依靠磁场传递动力的.相邻齿轮同侧的磁极不同.
明确装置的原理,正确判断不同轮子的外部磁极,再直接由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以得出.
13.【答案】S S
【解析】解:
由图知,中间磁体与右边磁体之间的磁感线呈排斥状,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中间磁体的D端为N极,其C端为S极;
由图知,中间磁体与左边磁体之间的磁感线呈吸引状,由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左边磁体的B端为N极,A端为S极。
故答案为:S;S。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了磁感线的方向、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属于基础性题目。
14.【答案】解:由图知,磁体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右端为N极;因为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所以图中A点处的磁感线方向是指向左下的。
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小磁针的磁极,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判断出磁感线的方向。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发出,回到S极。
注意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磁感线的方向。
15.【答案】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解析】由图可知,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磁极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本题考查磁极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记住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对于解决此类识记性的题目非常方便。
16.【答案】解:从图可知,小磁针静止时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左侧磁极为N极,右侧磁极为S极;磁感线的方向是从N极指向S极可判断磁感线的方向,如图所示:
【解析】
根据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出磁体的NS极;
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N极出来,回到S极,判断出磁感线的方向。
此题主要考查了磁感线的特点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会判断磁感线的方向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中考考查的热点。
17.【答案】磁化 磁性 不能够 强 不是
【解析】解:
由两图示情景可知:当磁极靠近软铁棒时,软铁棒由于被磁化而显出磁性。
拿开条形磁铁,发现软铁棒下端的铁屑纷纷掉下来,这说明铁棒获得的磁性不能保持。
钢棒被磁化后,当条形磁铁拿开后,铁屑经过长时间后才掉下来,说明钢保持磁性的能力比较强。
用形状完全相同的铜棒重做上面的实验,发现甲、乙两图实验过程中,铁屑均不能被吸引上来,
这说明铜不是铁磁性物质。
故答案为:
磁化;磁性;
不能够;
强;
不是。
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靠近磁体
或与磁体摩擦
后具有磁性的现象是磁化。
如果移走磁体,被磁化的物体磁性消失,这说明被磁化的物体不能保持磁性。
被磁化的物体磁性消失的越慢,说明该物质保持磁性的能力越强。
具有磁性或能够被磁体吸引的物质是铁磁性物质,否则不是铁磁性物质。
本题考查了磁化、磁性的有关知识,掌握基础知识、根据基础知识分析清楚图示情景即可正确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