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小学语文试卷2024 六年级下册

湖北省小学语文试卷2024 六年级下册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5-03-13 08:58:01

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育才学校注重书香校园的建设,各班级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

1、花季同学即将要主持“传诵经典”古诗词朗诵大赛,请您帮他把主持词上容易读错的加点字标上注音,根据拼音写上汉字。(2分)

笔走龙蛇的汉字,你是否认识?浩如烟海的diǎn jí( ),你读过多少?诸子百家,经千载mó lì( ),仍字字珠玑,熠熠( )生辉;唐诗宋词,任寒来暑往,仍声声入耳;红色遗址,历沧海桑田,尽显古风;圣贤之说,穿时空隧道,洗涤( )灵魂……

2、下面是花季同学为《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场朗诵设计的串词,你认为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接下来,有请小风带来另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朗诵。

②自古以来,写家国忧思之情的诗人较多,杜甫便是其一。

③刚刚我们在小语的朗诵中体会到了“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忧思之深,声情悲壮。

④让我们感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蕴含的济世情怀。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

3、小语想为班级撰写一副对联,描述自己对初三生活的期许,想好了上联,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挑选合适的词语组成下联。(3分)

备选词:一朝 十载 天道酬勤 踏云来 争佳绩 金榜题名

上联:三年笔墨挥洒追风去

下联:

4、学校倡导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班主任文老师写了一段介绍书房的内容,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书斋,也就是书房,是古代文人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可以说,①每个文人都会拥有一间书斋,他们在书斋里读书、写作。②灵感的溪流在这里聚集,思想的火花在这里迸发,事业的辉煌在这里铸就。有书斋,自然也就会有对联,且少不了斋名。③文人将书斋看成一种精神,为书斋命的名、题写的对联,往往用以表明志向,抒发情怀,同时,也赋予情趣。④书斋对联,因其特有的禀赋的原因而氤氲着浓浓的文化韵味,存储着深深的精神慰藉。

A.① B.② C.③ D.④

5、前段时间,人民网怒批“yyds”“绝绝子”等网络用语,称“是否离开了梗我们就不会说话”,引发了不小的讨论。班上有些同学在平时的交流中或者在作文中经常使用“呆萌”“666”“酱紫”“抓狂”之类的网络用语,如何看待网络词语的运用,请你发表6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3分)

6、学校的新图书馆建好了,但文化墙上一片空白。叶校长请大家根据主题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作为文化墙上的文字材料。(8分)

主题

古诗文名句

忧国忧民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理应像范仲淹那样“①______ , ______”(《岳阳楼记》)心系苍生,胸怀天下。

积极乐观

即使身陷困境,也要有王安石“②______ ,______ ”(《登飞来峰》)那样的坚定信念,更需像杜甫“③ ______,______ ”(《望岳》)那般积极进取。

赤胆忠心

相信奋发图强的你,定会像辛弃疾所慨叹的“④ 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为国为民酬壮志!

学贵有法

学习有方法。学习与思考要齐头并进,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⑤______ ,______ ;学习与实践互相结合,正如《虽有嘉肴》中所说⑥故曰:______ 。

品格修养

周敦颐借莲的⑦“ ______,______ ”赞高洁质朴的君子品格;子夏强调了个人修养的提升途径:⑧“ ______,______ ,仁在其中矣。”

二、阅读和鉴赏(4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4分)

春望 [唐]羊士谔

莫问华簪发已斑,归心满目是青山。

独上层城倚危槛,柳营春尽马嘶闲。

【注】羊士谔:今山东泰安人,中唐诗人,多次被贬。

7、读到诗中首句“莫问华簪发已斑”,很容易就想起了杜甫《春望》中所说的:“ ______,______ 。”(2分)

8、同是春望所见,两位诗人一“白头”,一“发已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相同吗?谈谈你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14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雷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节选自彭端淑《为学》)

9、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

结合语境

贫者自南海还

(1)

查阅词典:①周代基层行政区划,五百户为鄙。②边疆,边远的地方。③庸俗、浅陋。看不起,鄙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蜀之鄙有二僧

(2)

联系成语(恃才傲物恃强凌弱)

子何恃而程

(3)

迁移课内

越明年

(4)

10、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贫者语于富者曰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录毕,走送之 吾欲之南海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告富者

D.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足肤皲裂而不知

1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吾 数 年 来 欲 买 舟 而 下 犹 未 能 也 子 何 恃 而 往

12、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13、根据[甲][乙]两篇选文,把小语与小文的对话补充完整。(2分)

小语:甲文以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业有成的原因是______ 。

小文:乙文引用蜀地二僧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 的道理。

14、两篇文言文都用到了对比的写作方法,请从两文中各选一处对比的例子并简要分析其效果。(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7分)

读书入心情思涌

①孤烛映丹卷,书香扑面来;读书入佳境,情思如泉涌。读书贵在静心,阅览重在用情。专心致志、凝神聚精地品赏和研读一本好书,有益于提高阅读的质量,增强学习的成效。

②用心用情读书,可以解开人的心结。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会遇上林林总总的问题和现象,有的一眼就能看穿,使问题迎刃而解;有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使我们内心备受煎熬而找不到应对要领。想要摆脱这种欲诉无谁、欲罢不能的心结,读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读书的潜移默化中,我们慢慢地长大,渐渐打开心灵的窗户,一步步地从“山穷水尽”走到“柳暗花明”。每当读书读到深处,书中的灵魂便会一个个地走出来,用充满智慧的人生与我们对话,抚平心中的惆怅和忧伤,书写出人生的答案和真谛;那些迷人的生活风景还会从书中扑面而来,引领你走向人生的高处。读书可以使空虚寂寞的心灵变得充实丰盈,可以使空洞呆滞的眼神变得深邃而灵秀。读书可以拉长人生的高度,增加人生的宽度和厚度,可以让人的思想变得更加理性成熟、睿智聪慧。

③用心用情读书,可以梳理人的心绪。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忙忙碌碌的日子,跌宕起伏的人生,总是给人太多太多的感慨和遐想。我们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上历经喜怒哀乐,品尝酸甜苦辣……成功与失败,伟大与平凡,辉煌与黯淡,冲击着我们的心绪。但只要静静地读一些书,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四海荡荡无尘埃”的纯洁无瑕读到“悠悠闲处作奇峰”的超然悠闲……澎湃的心潮会沉寂,久积的恩怨会消融,杂乱的思绪会有序,浮躁的心态会平静。读书可以使你孤独的心灵得到慰藉,使你不会因失落而迷茫,不会因悲伤而绝望。

④用心用情读书,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读书不仅是求知登高的梯子,也是明理启智的钥匙,更是修身养性的明镜,可以砥砺人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孔子高度重视阅读“六经”的“惩治”功能,他在《礼记·经解》中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也充分评价读书对于塑造性格的作用:“读史使人聪明,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是净化心灵的“学堂”。一个人受人尊崇,不在于地位高低、权力大小、财富多少,而在于灵魂是否纯洁、品行是否端正、操守是否高尚。读书是洗涤心灵、熏陶灵魂、纯洁操守、美化品行的重要途径。正所谓,“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

(作者:徐映珉 选自《解放军报》)

【文本二】

今天,我们为什么读书?

①如今,一切都网络化了,为求知和获得信息的读书,似乎都有了更便捷的可替代方式。在这样的情形下,今天,我们读书的更深理由是什么?

②第一,为了内心的宁静。读书更像是一种自我修行,让我们内心重获宁静和澄清,而不是人浮于事,躁动不安。

③第二,为了社会的和谐。人与人需要更多地打交道、交流、讨论、协商,人的素质和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备较高的修养与素质,才能在待人接物、处理事情时多一份从容与平和理智与得体,才会在与人交往时更多显得更为友好,更具善意,而不是揣测、提防,疑虑重重。这些素质,也可借由读书获得。

④第三,为了生活的品质。通过读书,我们会获得更高、更为开阔的眼界,获得更为豁达的见解;从获得更有包容的思想,最终转向从思想、意识上更为包容,更有理解力,才是生活品质的真正提高。

⑤第四,为了生命的创造。创造却是读书的题中之义,无论它在多大程度上被隐含在阅读的背后。阅读对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对人的思维的开拓,是被无数代人证明了的。

⑥根据以上,为了内心的宁静、社会的和谐、生活的品质、生命的创造的阅读,其实可以归结为一点,即:读书最大的理由,是为了我们美好的现在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宋宁刚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15、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本一第③段引用诗句来证明读书对人的心绪影响,突出了读书可以慰藉人的心灵。

B.文本一第④段只采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强调了读书可以净化人的心灵的分论点。

C.文本二开头以问句的形式提出论点,不仅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文本二结尾总结全文,告诉我们读书最大的理由是为了我们美好的现在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16、小语认为,今天我们已经步入到网络社会,想获取某项信息和技能很方便了,所以没必要去读书了,只要打开手机搜一搜就行了。请你梳理文本二的结构。准备劝说他。(3分)

首先:______

然后:______

最后:______

17、大家都知道,机械效率公式η=W有用÷W总×100%。即总功一定时,机械效率与有用功量成正比。说一说这条物理公式在学习上能给你哪些启示。(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2分)

推开那扇窗

①小区保安王刚接受一对中年夫妇的请托,每天关注一下他们家的窗户。这个家里住着他们上了岁数的老爷子,夫妇二人怕独居的老人出问题,就请王刚每天留意一下,窗户推开表示平安,反之则马上联系他们。

②王刚觉得每天看看窗户,也不算多费神,就应承下来。后来,他们给他发来2000元的微信红包,作为酬劳,而且说每月都会支付。他虽然极力推辞,但夫妇二人更加坚决,他回绝不了,就先接下了。

③时间一天天过去。这一天,王刚突然发现,那扇定时推开的窗户失约了,他不及细想,马上微信通知中年夫妇,不巧这二人正在外地出差,赶回来是不可能的,他们告诉了王刚智能锁的密码,请他马上进去帮忙查看。

④王刚按照中年夫妇提供的密码打开了门。让人意外的是,老人身体如常,正在阳台上费力地操一大团泥巴。已是冬天,窗外寒风凛冽,老人双手冻得通红,却很专注地揉着泥巴,甚至对王刚的突然出现也不惊讶。

⑤王刚连忙解释:“老人家,您今天没有开窗,您儿子儿媳很担心,特意让我来看看。”

⑥老人叹口气说:“担心什么呢,我没开窗,怕我出事?他们就是想让我每天记住开窗,来证明我这老头子还活着。”

⑦王刚说:“儿女们都是好意,老人健康,是儿女之福。不过您这屋子确实冷清了,而且这么冷的天,你还揉泥巴,揉来干什么呢?”

⑧老人说:“人活着,得找活着的事干。我心里总想着从前,想着我们班牺牲的战友,我想做点事纪念他们。我小时候喜欢捏泥人,现在就想把牺牲的战友一一捏成像,让他们重新活在我的面前。”

⑨老人把王刚带到书房,在一个书柜里,摆放着七尊泥巴捏成的军人塑像,有挺立站岗的,有持枪射击的,有往前冲锋的,还有投掷手榴弹的……总之七尊塑像形态各异,都表现出了大无畏的军人风姿。

⑩老人指着“他们”说:“他们都是我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我们一个班,十个人,一场阻击战下来,牺牲了八个,包括班长。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一直活在我心里,我已经塑了七个牺牲战友的泥像,还差一个正在做的,就是我们班长,我还没想好如何去展现他!”

⑪王刚听到这儿,连忙退后两步,对老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王刚说:“老人家。我也当过兵,但您是老兵,请允许我在这儿,向您和您的战友,敬礼!另外我还想请您每天按时开窗,您保持健康,我们才放心!”

⑫从这之后,老人每天定时开窗,王刚每天查看,彼此间成了一种默契。可过了一阵,问题又来了,老人开着的窗户有两天只开不关,这又让王刚犯难了:大冬天的,晚上不关窗,也不正常啊。

⑬王刚又来到老人家门前,敲门没人应,就用上次记下的密码打开了门。进门一看,老人躺在床上,因为感冒发烧,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喝了。王刚急切问道:“您生病了,为什么还一直推开窗户呢?”

⑭老人虚弱地说:“又不是什么大病,推开窗,就是不想让你们担心呢!”

⑮王刚见老人精神不振,立马呼来了“120”,把老人接到医院,一查,已经是肺炎。不过因为送得及时,治疗几天,老人已无大碍。老人的儿子儿媳几天后也赶到医院,精神好转的父亲却告诉他们,此刻他想见一个人,就是保安王刚。

⑯老人说:“其实我要感谢王刚,上次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给了我启发,我刚进部队时,班长第一次带我,也是对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要我一生都要有军人的骨气,不管战场上还是战场下,都要做一个真正的军人,王刚那次敬礼,让我想到了班长,我要为他塑造一尊军人标准军礼的塑像!”

⑰几天后,老人出院,刚回到家,只觉家里温暖如春,新安装的暖气片让整个屋子像春天一样温暖起来,老人扭头问儿子:“住了两周医院,你们啥时候把暖气片安上了?”

⑱儿子也奇怪:“听工人说,不是您让安装的吗?”

⑲说到这儿,儿子悟出点什么,急忙打开微信询问。果然王刚回道:“你们每个月打给我2000元,退还你们又不行,我就寻思着要用这笔钱为老人做点什么。他和小区的许多老人一样,为社会奉献了一辈子,作为后辈,我们也理应让他们享受越来越美好的晚年生活!”

⑳老人一听,抓过儿子的手机微信说:“好好好,等我把班长的塑像做好,我要把你请来,让我们老少军人一起,为创造今天幸福生活而流血牺牲的军人敬上一个标准的军礼!”

㉑王刚一个劲应承:“也希望您记住推开那扇窗,让我们一起见证美好幸福的每一天!”

18、文章围绕“那扇窗”写了哪些事?请梳理相关内容,简要概括。(2分)

(1)中年夫妇每月付2000元,托保安王刚定时查看窗户,确保家中老人平安。

(2)______

(3)______

(4)王刚发现窗户两天未关,发现老人生病,于是拨打120送老人去医院。

(5)王刚为老人装了暖气,让老人能在“推开那扇窗”时不至于受寒。

19、根据语境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2分)

在一个书柜里,摆放着七尊泥巴捏成的军人塑像,有挺立站岗的,有持枪射击的,有往前冲锋的,还有投掷手榴弹的……

20、老人为什么最后决定给老班长以“一尊军人标准军礼的塑像”呈现?(2分)

(五)名著阅读(8分)

经典有光,照亮前路,阅读有真,洗涤心灵。九年级开展“走进小说世界”经典阅读活动,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3-26题。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且说宋公明自从到楚州为安抚,兼管总领兵马。到任之后,惜军爱民,百姓敬之如父母,军校仰之若神明,讼庭肃然,六事俱备,人心既服,军民钦敬。话休絮烦。自此宋江到任以来,将及半载,时是宣和六年首夏初旬,忽听得朝廷降赐御酒到来,与众出郭迎接。入到公廨,开读圣旨已罢。天使捧过御酒,教宋安抚饮毕。

宋江自饮御酒之后,觉道肚腹疼痛,心中疑虑,想被下药在酒里。却自急令从人打听那来使时,于路馆驿却又饮酒。宋江已知中了奸计,必是贼臣们下了药酒。乃叹曰:“我自幼学儒,长而通吏。不幸失身于罪人,并不曾行半点异心之事。今日天子信听谗佞,赐我药酒,得罪何辜!我死不争,只有李逵见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只除是如此行方可。”

且说黑旋风李逵自到润州为都统制,只是心中闷倦,与众终日饮酒,只爱贪杯。听得楚州宋安抚差人到来有请,李逵道:“哥哥取我,必有话说。”便同干人下了船,直到楚州,径入州治拜见。宋江道:“兄弟,自从分散之后,日夜只是想念众人,吴用军师,武胜军又远。花知塞在应天府,又不知消耗。只有兄弟在润州镇江较近,特请你来商量一件大事。”李逵道:“哥哥,甚么大事?”宋江道:“你且饮酒。”宋江请进后厅,见成杯盘,随即管待李逵,吃了半晌酒食。将至半酣,宋江便道:“贤弟不知,我听得朝廷差人赉药酒来赐与我吃。如死,却是怎的好?”李逵大叫一声:“哥哥,反了罢!”宋江道:“兄弟,军马尽都没了,兄弟们又各分散,如何反得成?”李逵道:“我镇江有三千军马,哥哥这里楚州军马,尽点起来,并这百姓都尽数起去,并气力招军买马,杀将去。只是再上梁山泊倒快活,强似在这奸臣们手下受气!”宋江道:“兄弟且慢着,再有计较。”不想昨日那接风酒内,已下了慢药。当夜,李逵饮酒了。

次日,具舟相送。李逵道:“哥哥,几时起义兵?我那里也起军来接应。”宋江道:“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因此请将你来,相见一面。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回至润州必死。你死之后,可来此处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尽与梁山泊无异,和你阴魂相聚。我死之后,尸首定葬于此处,我已看定了也!”言讫,堕泪如雨。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得身体有些沉重。出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

……

宋江从人置备棺椁,依礼殡葬楚州。官吏听从其言,不负遗嘱,当与亲随人从,本州吏胥老幼,扶宋公明灵柩,葬于蓼儿洼。数日之后,李逵灵柩亦从润州到来,从人不违其言,扶柩葬于宋江墓侧,不在话下。

23、我国古典小说经常运用“三复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三复情节”,是指同一件事需要重复三次才能完成。概括描写他的一个“三复情节”。(2分)

人物

“三复情节”

刘备

宋江

三打祝家庄

24、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批注是一种常用的阅读方法,在“人物关系”专题阅读中,请用圈点批注补全下表。(2分)

人物

圈点片段

阅读批注(人物关系)

刘备与关羽、张飞

宋江与李逵

今日天子信听谗佞,赐我药酒,得罪何辜!我死不争,只有李逵见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只除是如此行方可。

宋江认为梁山泊与自己的一世清名忠义比李逵的生命更重要,说明他对朝廷的忠义大于兄弟感情。

25、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写人物是古典小说中常见的写作方法。(2分)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三国演义》写刘备胸怀大志

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 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

《水浒传》写宋江受到军民爱戴

26、张飞和李逵是两个经常拿来比较的人物,他们的性格相似,都对主公十分忠诚,我们从文章的句子进行品读,将二人的忠义观进行比较。(2分)

人物和文章语句

品析

忠义观

张飞 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李逵 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

心甘情愿为宋江而死,彻彻底底地忠于宋江

哥们义气式的愚忠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7、长河文学社开展“读书写作交流会”,大家纷纷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小文推荐了《艾青诗选》:

这是一本令人振奋的诗集,

《向太阳》里的“太阳”和“火把”能让我们“笑得像太阳”!

这是一部发人深思的作品,

《镜子》里的“镜子”让我们思考生活中的美与丑!

这是一个饱含爱国之情的诗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里的“雪”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苦难!

任务一:请你仿照小文的推荐词,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经典(不少于四行)。(5分)

任务二:小语要为名著中的人物建个微信群,群名为“打破命运的枷锁”。请您帮他从自己所读的名著如保尔、简爱、林冲、刘备等所给人物中推选三人,说明入群理由,不少于60字。(5分)

28、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50分)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使你增长见识和才干,找到认识世界的途径和方法;读书能使你豁达晓畅,找到改变人生的切入点;读书还能使你心旷神怡,找到在热闹喧嚣中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

任务一:长河文学社发起“我的悦读时光”为题的征文活动。请你发挥联想与思考,进行写作并踊跃投稿。

任务二:请将“读书使我______ ”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思源学校有一个经典的读书活动——我与校长谈名著。你可以从《平凡的世界》《简爱》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者您喜欢的名著中,写一篇读后感,给校长写一封信,用书信的格式交流读书感受,写信日期为2024年2月28日。

要求:①作文不少于600字;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③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