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步入初中,你会发现语文并不是那么好学了,拿百分制来说,原本小学能得95分以上的同学,到了中学就掉到了85分以下;90~95分区间的同学,到了80分左右;80分区间的同学,到了70左右;70以下的同学,态度好一点的在及格边缘徘徊,差一点就直接不及格了。原因是什么呢?
小学注重基础以及习惯的养成,考核的比较浅,作文要求也比较低,句子通顺,中心明确即可。而中学阶段的语文考试,就有了深度和广度。这时候,就到了考验小学阶段语文基本功和积累情况的时候,小学阶段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还能紧跟老师的步伐;基础差一点的话,“空中楼阁”的弊端立马显现出来。由于多年的应试考核,大部分都是考什么讲什么,使得小学和初中的语文学习在衔接上就有了很大的漏洞。
孩子最头疼的可能就在于阅读和作文了。阅读题种类繁多,考核角度更多,作文非一日之功,高分不易得,让许多同学云里雾里,完全没有方向。现就中考题型做以下分析,先做到胸中有数。陕西的中考语文有以下几大板块儿: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第1题考核字音(2分):题型为选择题,主要涉及声母,韵母,声调,形声字,多音字。
第2题考核字形(2分):主要考核形近字,同音字,议事选择题型。
第3题选词填空,要符合语境(2分):主要考核“近义词辨析”,考察学生对“词语含义辨析和运用”的能力。
第4题经典诗文默写(6分):有10道题,可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到10题中任选一题进行作答。这部分内容是以课本为基础,对学生的背写能力进行考察。
第5题是通过小语段考核语序,标点,病句,句子主干等语法常识,一般为3分。
第6题是名著阅读,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名著阅读的实体材料来源于课标,通常有两个空填写,计2分。
二、综合性学习(7分)
第7题考核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一些专题活动考核学生汉字书写的正确规范与公正性,设计一些活动,拟写演讲词、调查报告,或者进行仿句,口语考核等综合性实践活动。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来看,活动所选择的书写汉字的句子或者其他两个活动所涉及的内容都与课本紧密联系,所以平时学习中一定要重课标重课本,加强日常的过程性学习。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阅读部分有现代文阅读和古文言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
现代文阅读分阅读一和阅读二。阅读一是8~11题,共12分。通常是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内容上着眼于青少年教育,立德树人,党的教育政策方针等为主;在形式上一般多以记叙为主的新闻或以议论为主的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所以语文学习一定要关照热点时政新闻,社会现实生活。阅读二是12~16题,通常为一篇记叙文阅读,题型相对固定,共18分。从去年的《少年的涅槃》可以看出关联的是教材的《孤独之旅》,侧重考察对文章主旨的解读,句子含义的理解以及人物形象的把握,从模式套路走向思维能力,所以把握课本内容绝对是王道。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分阅读三和阅读四,均源于课本并进行延伸,计16分。通常会用课内和课外的文言文各一篇进行对比阅读。课内外的比较阅读让我们可以看到课内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哪怕是涉及到课外文言文,也必定是与课内文言文相似或相近的文章,是从课内延伸出去到课外。这部分一定要注重背诵以及文言实词虚词等知识点的整合。
四、作文(50分)
作文是考题的重头戏,平时在学习和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倡导和引领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多角度的。观察和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表达真情实感。能够写出独特的体验更好。写作时一定要切记:认真审题,搞清楚作文的写作要求,字数要保障,书写要规范。可参考以下具体的评分标准来进行。
要让学生明确的是:
1、每三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不计,不设上限。
2、没有拟写题目的,在获得的相应分数上扣3分。
3、文中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的,在获得的相应等次上扣2分。
4、不足600字的作文,每少50字扣一分;不足20行的诗歌,每少一行扣一分。
5、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在四等之内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