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老师所在地小学期末考试已经完结,近日公布学生分数,属三年级学生的语文成绩最惨,家长们急于询问原因,小徐老师应广大家长要求现分析如下:
此次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考题,从题量上讲比四年级的题量都大,相当于五六年级的题量,从难度上讲也比其他年级难一些。问题是本套试卷面对的可是刚刚掌握不到2000个常用字的三年级小学生,怪不得家长看到此卷后都疑惑不已:这难道是三年级的语文试卷吗?出题人的孩子怕不是神童吧?
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中的字词部分并不难,如下图所示:第一题只有“模样”的“模”(mu)是易错点。第2题中的“跨”和“庙”有点难度。
第6题也是都是讲课中重点讲解的内容,绝大多数孩子都能从四个“一会儿”看出作者写了火烧云颜色变化快,变化多的特点。
第7题第(1)小题难度较大,应该改为: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第(2)小题是语文园地和课时练上反复练习的题型。
最难的当属第9题,对三年级孩子来说,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的能力还比较差,这种能力一般到四年级下学期才能初步形成,而此题还是对两段材料进行概括,难怪会难倒一大片。而第(2)小题让孩子们写对材料一所提到的问题的看法,很多孩子根本看不出是什么问题,能答对题意的更是凤毛麟角。
第二部分阅读,选文(一)《大自然法庭》虽然选材自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体裁,但科学性却极强,语言中有些字孩子们根本不认识,有些词也不知道是何意。比如“涓涓”“贪婪”“毫无节制”“泛滥”“肆无忌惮”“遭殃”“面目可憎”“繁衍”“控诉”“裁决”等,要知道这可是看课外书离不开拼音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啊,如此大量的生字、费解词语的文章,真的适合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做为阅读读吗?
再看第4小题:“为什么说这场审判还没有结束但已经有了裁决?”这道题在原文很难找到原句来回答,只能从原文中人们污染小河,破坏自然环境的危害上来提取答案,这个难度的题即使让四年级的孩子来做,都有难度,就别说是三年级了。
选文(二)《海底两万里》节选,文章内容偏说明性,第2、4题的答案能从选文中直接找出,难度不大,但第3题破折号的用法并没有要求三年级孩子掌握,如果老师没有强调,估计孩子们很难做对,第5题概括段意,同样不好概括,很多孩子只看到了文段写了“把珍珠取出来的几种方法”,却没有看到“如何把珍珠分类”。
最后的写作选取“写景”作文,对于词汇量和组织语言相对匮乏的三年级孩子来说,要想写出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景物描写文章,难度相当大,很多孩子有可能写成“流水账”。
总之,在小徐老师看来,只有适合孩子真实水平的试卷才是好试卷,那些不了解孩子真实知识水平和能力范围的试题只能引发教育的群体焦虑。
家有三年级孩子的家长不妨让孩子做一做这套题,评价一下这套题的难度如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