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全区上下要紧扣争当‘特色三城’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区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区的‘两争先’目标,全力建设‘智造姜堰、生态姜堰、活力姜堰、精致姜堰、幸福姜堰’。”1月6日,泰州市姜堰区召开区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动员全区上下大力弘扬新时代姜堰精神,争当“特色三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区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示范区,谱写新时代姜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三五”时期,姜堰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开票销售、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较“十二五”期末分别增长50%、15%、58%、75%,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工业开票亿元以上企业突破100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姜堰模式成为全国样板,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绩效评价位列全国第一;财政用于民生支出保持在77%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9万元、2.4万元;河湖长制体系全面建立,化工园区退出历史舞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创成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0年,姜堰区全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阶段性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5亿元,增长3.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86亿元,增长4.5%;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连续9个月正增长;新增就业7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5%;成功举办上海产业投资说明会、金秋经贸洽谈会、北京央地合作恳谈活动,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23个,投资总额523亿元;亿元以上新开工、新竣工项目分别为60个、40个,其中“三比一提升”项目17个,任务完成率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1.83亿美元。 “今后五年,是姜堰深度融入长三角、加速争先进位的关键五年,是姜堰全面接轨泰州中心城市、加速融合发展的关键五年,是姜堰把握战略机遇、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五年。”姜堰区委书记方针表示,该区将大力弘扬新时代姜堰精神,聚力工业强区、旅游兴区、教育立区“三大战略”,聚焦新能源、新装备、新基建、新旅游“四新”产业,优化“一主两副三片区”功能布局,争当“特色三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区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示范区。全区上下要紧扣争当“特色三城”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区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区的“两争先”目标,全力建设“智造姜堰、生态姜堰、活力姜堰、精致姜堰、幸福姜堰”。 聚焦“五个姜堰”建设,姜堰区委提出,将坚持把工业经济放在首位,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在做大体量中加快转型,借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手段,提升发展新能源、新装备、新基建等先进制造业,加快由“姜堰制造”向“姜堰智造”升级,向数字经济转型;坚持“生态 ”发展方向,持续放大“生态好”的区域品牌,推动城市片区与现代旅游休闲区有机融合,努力打造水韵诗画、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以改革为第一抓手,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教育为第一品牌,以人才为第一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大力吸引年轻人来姜生活工作,激发包容开放、近悦远来的城市活力;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优化提升中心主城区,溱潼副中心、张甸副中心,中部工业集中区、溱湖生态经济区、通南经济发展区的“一主两副三片区”功能布局,加快建设精致秀美的现代化三水名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姜堰区委要求重点抓好“加快工业提质增效、攻坚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旅游转型升级、打造品质品牌教育、激发深化改革活力、启动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等八个方面的工作,力争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冲刺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促稳提质,城镇新增就业人口6500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努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交汇点记者 卢佳乐 通讯员 姜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