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瑶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PART 1 课时目标
1.运用结合语境、形声字特点等方法,认识“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等8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1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巍巍中华”等8个词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培养稳固的汉字审美意识。
2.通过诵读、感受、理解、欣赏等方式,初步感受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和文化的悠久,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PART 2 评价设计
PART 3 学与教活动设计
活动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情境创设:同学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是否感到无比自豪?本单元,让我们做中华小小传颂人,接下来,让我们踏上第一条传颂路线——我的中国心。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中华小小传颂人”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让学生调动已知认识生字,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二:归类识字,汉字解密
1.说一说这三个偏旁分别与什么有关。
氵:涌 浓
阝:隔 陆
山:峰 峡
部首“阝”解密:
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字经历了多次演变。让我们一起中国美食去了解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吧!阅读“阝”这一偏旁的演变,说说“阝”与什么有关。
2.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如: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3.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及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州(zhōu)、族(zú)。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齐”字是六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学生注意。
(2)观察发现。相似的字:川、州。难写的字:族。
(3)重点讲解。
“奋”的横要短,撇要长。
设计意图:
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比较多,除了随课文识字外,引导学生从地名中找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这样,学生更容易掌握这些生字。先观察字形,巩固读音,再选出难写的字,让学生记住字形,指导学生书写,达到记住字形、书写美观的目的。
活动三:诵读感悟,理解字义
1.要求:朗读感悟 朗读本课,可以诵读为主。
朗读指导:朗读本文的时候,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
(课件出示3、4)读“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宝岛未归的遗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从第一、二句中读出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从第三句中读出宝岛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从第四句中读出各族人民正在齐心协力,奋发向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指名读。
齐读。
师点评。
2.读课文,说说你从文字中想到了什么。
①当你读到“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时,请你说一说你对这些地方的了解。(课件出示5)
生: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生:长城全长6300千米,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生:珠穆朗玛简称珠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生:台湾是祖国的领土,我们和台湾人民是同胞兄弟姐妹。
②请读下面的内容:(课件出示6)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请你说一说,你从加点的字中读出了什么?
生:奔,让我似乎看到了黄河的水,波涛汹涌,直奔天际。
生:涌,让我仿佛看到了长江浩浩荡荡向东奔流。
生:长,让我好像看到了长城就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的样子。
生:耸,让我就像看到了珠穆朗玛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的雄姿。
③“各民族情谊浓”,你知道我国有多少民族吗?
生:56个民族。
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有谁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名称。
生:汉族。
生:苗族。
生:水族。
师:大家将自己知道的民族写在本子上。
学生书写。
老师讲解:中国汉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的人相对来说较少,所以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④请你给台湾小朋友说一句祝福语。(课件出示7)
生:祝台湾小朋友学习进步。
生:祝台湾小朋友健康成长!
生:……
⑤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大家一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你打算怎么做呢?
生:努力学习,将来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生: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总结:是啊,我们都是华夏儿女,我们一起生活在神州大地上,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中国!希望同学们像热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热爱祖国!
设计意图:
反复朗读课文,学生对文本更加熟悉,带着感情读课文,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由学生交流对祖国山川河流等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祖国的印象。长江、黄河、长城……都是祖国的象征,“奔、涌、长、耸”等词,概括了这些事物的特点,是理解它们的字眼,学生掌握了这些词,也达到了目标要求。由歌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而引出中华民族的介绍,同时介绍祖国的宝岛台湾,表达对台湾小朋友的祝福,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四:拓展积累,咏唱中国
拓展课后题第三题读一读记一记以及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在此基础上再次咏唱《神州谣》。
设计意图:
在咏唱中升华学生对祖国河山、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传统节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PART 1 课时目标
1.运用结合语境、形声字特点、联系熟字、借助图片、查字典等多种方法,会读“传、统”等15个生字,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感受识字乐趣。运用字源识字、辅助线等方法,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通过诵读、感受、理解、欣赏等方式,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感受祖国文化的悠久,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PART 2 评价设计
PART 3 学与教活动设计
活动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
2.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4.小组合作识字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归类识字方法,同时锻炼学生合作、倾听和表达能力。
活动二:归类识字,汉字解密
让我们继续了解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吧!“宀”“饣”分别与什么有关?你能在后面的火车厢里写几个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吗?看看谁写的多哦!
设计意图:
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深入理解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学会同偏旁归类、字义分析,初步感知汉字的文化内涵。
活动三:诵读节日,领略习俗
1.朗读课文
朗读本文的时候,以轻快的声音,亲切的语气反复诵读。 三字一句,三字一句,再七字一句,长短不一,很有韵律感。在读的时候,大家仔细体会。
2.找一找,课文中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看看每一个传统节日人们是怎么过的。
3.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在小组内说一说每个节日的时间和习俗。
设计意图:
本课编排了传统节日,意在引导学生感知文化,一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二是提示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去探究丰富多彩的节日,了解有关传统节日更丰富的内容。三是利用图表形式清晰展示,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活动四:归类写字,指导书写
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注意国字框和门字框要写的大而方正。
设计意图:
抓住几个结构的字重点讲解,给予学生可利用的具体方法。
“贝”的故事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PART 1 课时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字源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甲、骨”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写“贝、壳”等9个字,会写“动物、贝壳”等11个词语,积累“珍、币”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进一步利用形声字的规律,归纳一批学习过的形声字来学习本课。朗读课文,能讲述“贝”字的故事,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3.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PART 2 评价设计
PART 3 学与教活动设计
活动一:观看视频,追根溯源
视频讲述汉字的发展过程,观看后学生交流感受。
过渡:汉字有许多奇妙的故事,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贝”的故事。
设计意图:
视频讲述汉字的发展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汉字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活动二:聚焦“贝”字,呈现演变
朗读课文(课件出示3)
要求:本课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的,在朗读的时候,速度稍慢,读出故事性来。
朗读指导:讲故事要力求吸引大家,在读的时候,速度不宜过快,读出一种神奇的语气出来,使读者听起来感到有趣。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师点评。
1.出示贝壳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它们的样子。(课件出示4)
生:颜色很美丽。
生:贝壳看上去很坚硬。
师:古人看到了贝壳之后,怎么把它记下来呢?有谁可以猜一猜。
生:把它画下来。
师:最初的“贝”字就是一种海贝的样子。(课件出示4)
2.古时候,贝壳在人们眼中是怎样的?
生:人们很喜欢它们,把它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师:为什么喜欢它们?
生:因为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课件出示5)
师:除此之外,贝壳还有什么特点?
生: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课件出示6)
师:贝壳有这么多优点,古人还把它当作了钱币。这样,当“贝”作为偏旁部首的时候,造出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例如赚、赔、购等。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贝的故事,看谁能够把这个故事讲下来。
学生试讲
提示: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讲出贝壳的特点和它作为偏旁部首时汉字与钱财的关系,还要能够举出例字。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具体讲解了“贝”的两个特点:一是外形漂亮,所以把它当作饰品戴在身上;一是珍贵,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所以将它作为钱币。作了钱币后,就引出了“贝”字的变化,以它为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活动三:偏旁归类,讲述故事
1.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课件出示8)
币:结合“人民币”来认识“币”字。
贫:由“精准扶贫”来认识“贫”字。
损、赔:由《小学生守则》中的“损坏公物照价赔偿”来认识“损、 赔”两个汉字。(课件出示9)
2.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才-财、怀-坏、浅-钱。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课件出示10)
①桂林山水甲天下。
② “木”作偏旁部首时,大多与树有关系。
③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④因为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
4.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相近的字:
才-财、怀-坏、浅-钱 甲-由 币-巾
(2)观察发现。难写的字:骨、钱、与、壳
(3)重点讲解。(课件出示11)
骨:第三笔是横折,一笔写成,不要写成了两笔。
钱:笔画数比较多,在写的时候要留意,最后一笔才写点。
与:看似笔画简单,但写的时候要注意,竖折折钩起笔要写的正一些,这样写出的字就美观些。
壳:这是个上中下结构的字,在写的时候,上面写紧凑一点,“几”要写舒缓一些,第一笔横画不要写得太短,如果太短就会上空下挤。
设计意图:
形近字是学生最容易写错的,所以先区分字形。重点讲解几个难写的字,让学生写正确、美观,达到书写的目的。
活动四:制作小报,汇总故事
画一画“贝”字演变树吧!树干画出“贝”的演变,果子里写上带贝字旁的字,看谁写的多哦!
除了“贝”,你还了解哪些汉字故事呢?画一画汉字小报吧!
设计意图:
学生动手制作小报,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内容后主动总结所学知识,增强了学生课下学习汉字的兴趣。
中国美食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PART 1 课时目标
1.通过字源、部首等识字方法,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运用关键笔画观察、色块对比等方式,写好会写“烧、茄”等9个生字,会写“美食、红烧”等6个词语。
2.借助课后题支架,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PART 2 评价设计
PART 3 学与教活动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前播放《舌尖上的中国》(课前)让学生欣赏。
2.联系生活,导入话题。
(课件:美食)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歌曲,看着这满眼的美食,你有什么感受?想要吃美食我们首先要了解美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美食》。揭示课题。(课件出示1)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渲染气氛,简单明了,直奔主题。以儿童兴趣入手,以“吃”作为切入点,通过视觉盛宴由浅入深,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
活动二:学习课文, 感知内容。
出示图片,了解中国美食(课件出示2)
凉拌菠菜 香煎豆腐 红烧茄子 烤鸭 水煮鱼 葱爆羊肉 小鸡炖蘑菇 蒸饺 炸酱面 小米粥 蛋炒饭
师:(课件出示3-9)看到这些美食,请你说一说你了解哪种美食?它是怎么做的?
生:汇报
师:介绍凉拌菠菜做法:
1.菠菜洗干净,尤其是根部
2.接一锅水,煮开,滴点油,加点盐,放入菠菜,烫软后迅速夹起,装碟,加入酱油、芝麻油、蚝油搅拌即可。
大家可以列张表,写一写你所了解的美食。(课件出示10)
美食名称 | 制 作 方 法 | 名称中不 认识的字 |
凉拌菠菜 | 洗净,用开水煮,烫软熟后装碟加点搅拌 | 菠 |
香煎豆腐 | 将豆腐放锅中煎两面黄,拌上调料 | 煎 |
红烧茄子 | 将茄子放在油锅里和酱油一起烧 | 烧 茄 |
烤鸭 | 洗净放入空气炸锅165度烤80分钟 | 烤 |
水煮鱼 | 洗净放清水中煮熟,再加入调料 | 煮 |
葱爆羊肉 | 将葱和羊肉一起放油锅中爆炒 | 爆 |
小鸡炖蘑菇 | 小鸡和蘑菇一起清炖 | 炖蘑菇 |
蒸饺 | 将饺子放蒸笼里清蒸 | 蒸饺 |
炸酱面 | 面条煮熟后,和炸酱等调料一起调制 | 炸酱 |
小米粥 | 用小米清炖 | 粥 |
蛋炒饭 | 先将鸡蛋炒熟,再与饭一起拌炒 | 炒饭 |
师:大家了解了这么多的美食,请你说说制作哪些食物需要用这些方法?
炒 烤 烧 爆 炖 煎 蒸 煮
生回答。
设计意图:
详细介绍各种美食后,让学生填表,并找出这些菜名中的生字,为学生识字提供了方便。由美食的制作方法中,找出与美食相关的生字,这样,实现了系统性识字的目的。
活动三:引导观察 指导书写
1.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课件出示12)
茄:结合实物进行认字,记字。
鸭、鸡:由家里养的“鸡鸭”来认识这两个字。
2.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妙-秒-炒、鸟-鸡-鸭、肉-内。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课件出示13)
①今天,我吃了小鸡炖蘑菇。
② 烧、烤、炒,离开火就干不了。
③炸酱面和蒸饺,美食味道全知晓。
④今天的早饭我吃的是米粥。
4.写字指导。(课件出示14-16)
(1)巩固音、形。
相近的字:
妙-秒-炒、鸟-鸡-鸭、肉-内。
(2)观察发现。难写的字:烤、烧、鸭。
(3)重点讲解。
烧:右上角没有一点。
烤:右下部没有一横。
设计意图: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由实物(图片)来认识生字,学生获得了直观印象,认识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区分形近字,重点讲解难写的字,避免学生在书写的过程写错汉字。
活动四:拓展创新,总结回顾
汉字十分奇妙,请你用部首查下面的汉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灶 焰 烫 煲 熏 煦
学生汇报。
总结,“灶”“焰”“烫”“煲”都是“火”字旁,都与火有关。“熏”“煦”是四点底,也都与火有关。
设计意图:
让孩子们利用课后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字,再说说你的发现,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又激发学生识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