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九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云南省九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2-16 01:57:10

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的美好在于给我们提供了千千万万个选项。你可以选择成为 的飞鸟,也可以选择成为 的原野,你可以选择炊(chuī)烟袅袅的生活,重要的是,你以什么作为选择之基。先辈们的选择,恪(gè)守人生的信仰。闻一多先生放弃了在武汉工作的机会,选择与学校共命运、同忧戚(qī),他放弃了一家人的相守,没有选择对困境中的祖国掷之不理,而是站到最后一次讲演的台上舍身求法。有多清醒的认识,就会有多明确的选择;有多崇高的信仰, 就会有多勇毅的行动。
邓稼先在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9天就回到了 自己的祖国,兑现了自己两年前离开中国时的允诺——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学成后一定回来。他将整整28年自己的青春都投身到新中国核事业当中,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夜以继日地演算,持之以恒地攻坚,换来一声声惊雷震撼世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选择。青年应以先辈们为灯塔,心无旁骛地去积攒(zǎn)并施展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出不负青春、不负中华的选择。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炊(chuī) B.恪(gè) C.戚(qī) D.攒(zǎn)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掷之不理 B.舍身求法 C.持之以恒 D.心无旁骛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轻灵 广博 养育 墨守 B.轻松 广袤 豢养 墨守
C.轻灵 广袤 养育 坚守 D.轻松 广博 豢养 坚守
4、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语意重复 B.句式杂糅 C.成分残缺 D.语序不当
5、下列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中华文明历经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 。这就是我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①因为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其精华和糟粕
②要知道,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
③所以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稳健的心态来“欣赏”它,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④对此,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
⑤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怎么办
A.②⑤①③④ B.④⑤②①③ C.②③⑤①④ D.④③⑤①②
6、名篇名句默写。(6分)
自然多彩,美景纷呈。同样是春景,既可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1)    ”的凋零景象(李商隐《无题》),也可以是“(2)   ,燕儿舞,蝶儿忙”的热闹场景(秦观《行香子》);同样是秋景,既有“(3) ,边秋一雁声”的凄切荒凉(杜甫《月夜忆舍弟》),又有“槲叶落山路,(4)  ”的明丽可爱(温庭筠《商山早行》)。
同景不同情,人生亦如此。同样面对贬谪的境遇,唐宋名家们也发出了不同的人生慨叹。刘长卿心念贾谊和屈原的悲剧命运(5) ,湘水无情吊岂知”的诗句(《长沙过贾谊宅》);而苏轼却能以开阔的心胸,水到渠成地唱出“(6) ,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水调歌头》)。

二、综合性学习(7-12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7~8题。
材料一:
据《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数据: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 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2014年以来,在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大学生创业者超过500万人,一大批由青年领衔的“独角兽企业” “瞪羚企业”喷涌而出……年轻一代在核心科技创造中已是中坚力量,要想在创新创业中走在前列,独特的创造力是核心竞争力。
材料二:


材料三:
罗迦·费·因格在《谈创造性思维》中说: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 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7、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请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2分)
8、阅读材料三,相信你一定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同学,完成下面的题目。(2分)
(1) 请根据左边图形呈现的规律,选出右边“ ”处最恰当的答案。(只有一个答案)

(2) 找出下列事物中不是同一类的,并说明理由。(至少两种找法)
汽车 马车 火车 轮船

(二)名著阅读(4分)

《水浒传》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如 A 景阳冈打虎, B 风雪山神庙,三打 C ……这些精彩的情节,令人久久难忘。
9、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把情节补充完整。(2分)
10、请根据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判断A是谁,并说明理由。(2分)
A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A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
备选人物:武松 林冲

(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

11、仔细观察以下字帖,将八个汉字用正楷简体汉字书写在田字格中。(2分)

12、隶书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下面四幅书法作品符合隶书特点的是(  )(2分)

三、阅读(13-25题,共32分)
(一)(4分)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3-14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②梦,凫③雁满回塘。
13、对诗歌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2分)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全诗起承转合自然,人事景情融为一体。
B. 颔联全是名词,构成意象罗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富有乡野氛围和生活气息。
C. 五六句写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这一句纯然写景,不蕴含任何感彩。
D. 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
14、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古之士大夫出官于外,类得引山水自娱。然或逼处都会,讼狱烦嚣,舟车旁午,内外酬应不给。虽仆仆于陂台亭观之间,日餍酒食,进丝竹,而胸中之丘壑盖已寡矣。何者?形怠意烦,而神为之累也。……聊试登斯亭焉,悠然户庭,凭陵雉堞①,厥位东南,日月先至。碧嶂清流,江帆汀鸟,烟雨之出没,橘柚之青葱,莫不变气象、穷妍巧,戛②胸拂睫,辐辏③于栏槛之内,盖若江山云物有悦我而昵就者。夫君子居则有宴息④之所,游必有高明之具⑤。将以宣气节情⑥,进于广大疏通之域⑦,非独游观云尔也。予窃有志,未之逮,姑与客把酒咏歌,陶然以就醉焉。

(节选自施闰章《就亭记》)
【注释】①雉堞(dié):指城墙。②戛:触击。③辐辏:聚集。④宴息:安息。⑤高明之具:上好的佐游之物。⑥宣气节情:宣泄内心的积郁之气,调节各种情绪。⑦进于广大疏通之域:指达到一种开阔舒朗的境界。
15、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字。(2分)
(1)暮冥冥 (2)沙鸥翔
(3)讼烦嚣 (4)予有志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古之士大夫出官于外,类得引山水自娱。
17、【甲】文第一段中“感极而悲者矣”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2分)
18、【甲】【乙】两文都借景抒情,表明心志,但又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2分)

(三)(7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1题。

游于物之外则乐 桑林峰
①天伦之乐、助人之乐、廉洁之乐……快乐的人生是惬意的,人人向往之。然而,人们往往容易悲多乐少,其根源在于“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如果被物欲所蒙蔽,一味追求富贵荣华,反而不会太快乐。
②人们之所以追求幸福,避开灾祸,因为幸福可使人欢喜,而灾祸却使人悲伤。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满足人们欲望的东西却是有限的。苏轼在《超然台记》中以他自己为例,说他之所以“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就在于超然物外,不为物所困。他最后得出结论,“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③苏轼的人生,历经坎坷,经受多次被贬。但他不沉沦、不悲观,淡泊明志、怡然自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与他游于物外、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分不开的。
④苏轼在《宝绘堂记》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写道:“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苏轼所说的“寓意于物”,就是游于物外的意思。人可以有爱好,但不能被爱好所困。为了所谓的“雅好”,而不知收敛,搞起了无度占有,那不仅不快乐,反而深受其害。苏轼对书画十分珍爱,他认为自己早期是“留意”于画, “颠倒错缪失其本心”,后来则是“寓意于物”,将物“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故而常乐。
⑤游于物之外,首先要有“道”,这个道就是安贫乐道。孔子曾高度赞扬其学生颜回的高尚品格。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被称为贤人,很大原因就是他有着安贫乐道、达观自信的风尚风范。有了这种精神,一个人才能不畏困难、艰苦奋斗,追求远大理想,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⑥游于物之外,还应有更高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心系天下苍生、造福黎民百姓的众乐情怀。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的乐,是“众人之乐”,也就是老百姓的幸福快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群众生活幸福、无忧无虑,他就快乐。欧阳修的快乐观,蕴含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之意,值得为政者体悟和实践。
⑦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的快乐更应“游于物之外”。孔繁森曾说:“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党员干部的快乐,应该乐人之乐,以服务人民、帮助他人为乐。雷锋、郭明义如此,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廖俊波同样如此。这些优秀共产党人,把造福人民作为最大幸福,他们的人生,是无憾的人生,也是快乐的人生。
⑧是否游于物之外,体现的是人的精神境界,展现的是其宗旨作风。只有秉公持正、见贤思齐,不以物惑、不以情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保得住气节,才能拥有快乐、健康、高洁的人生。
19、选文②~④段引用了苏轼的故事及诗文内容,有何目的?(3 分)
20、请简要说说第⑥段的论证思路。(2分)
21、“共同富裕”是党不懈的奋斗目标,第⑤段的观点是否与该目标背道而驰?为什么?(2分)

(四)(1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5题。

长长的山路 沈念

①村与寨之间,山路相连,弯曲环绕,通往外面只有一条路,旧貌陈颜在浑然不觉间起着变化。父亲带着村民修这条路,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②那是一条遇到雨水就会泥泞的路,坑坑洼洼,湿滑难行。进入雨雪季节,就像踏进地雷阵,要随时小心掉进泥坑,出来一身脏泥衣。我每天上学必经此路,想躲也躲不了,想逃也逃不掉。在校门前的三岔路口,我曾发誓,将来要逃离闭塞的村子,要去山外的地方。
③寨子里的祖训是,穷也要有穷担当,不求人,凡事靠自己。那时候,很多条件好的村子早就把路修成了水泥路,但山寨家底子薄,修不起一条路。刚换的村支书是父亲,村民难以忍受这条破路的时候,就望着他们的新支书……
④父亲也不是没找过乡长。乡里的书记调任新的岗位,暂时由田乡长代理书记。那天父亲守在外面,瞅乡长办公室没人的一个空档,进了门,又要讲烂路的状况,但刚起了头,田乡长就叹了口气说,乡里实在是拿不出钱了。父亲本是脸薄之人,听了这话,心里涩涩的不是滋味。后来有乡干部说县长要来,他当时心一硬,决定豁出去了。他想好了,万一县长发脾气,村支书不当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必须要修条路对村民有个交代。
⑤那天,乡干部集中在礼堂开会。龙县长坐在台上讲话,字正腔圆,听得到声音在墙壁上碰撞。父亲站在外面,龙县长的讲话碎片似的飘进耳中:“农村广阔天地,不能死脑筋搞农业,我们准备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乡镇企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县长一行人走出礼堂,看到父亲站在空阔的院子里,独独的一个人,站得笔直,一动不动,风吹动着他那条军绿色裤子的下摆,上面沾了很多湿漉漉的泥巴印子
⑦“县长,帮我们修路。”父亲说完这句话,就一声不吭了。车从乡政府大院出发了,车厢内空气沉滞,县长的表情凝重。
⑧那条路,雨后泥泞,泥浆乱翻,像是一群不懂耕作的人踩过的水田。几个干部无从下脚,落在后面。龙县长刚迈了几步,鞋和裤子都沾满了泥巴,问走在前面的父亲,你们平时一直走这条路?
⑨父亲说,祖祖辈辈。
⑩有个干部嘟囔了一声,这条路走不进去吧?
⑪龙县长扭头说,车开不到的地方,脚可以走,村民能走出来,我们就能走进去,我们走一次是一次,但山寨的老百姓,是要年年走、月月走、天天走的。
⑫父亲回村,召开村民大会,第一句话就是,到修路的时候了。村民掂量着父亲的话,热情高涨,交头接耳,说龙县长讲得真好,又说父亲有胆识,没米下锅的人才敢破釜沉舟,还说,我们山寨人走好路、过好日子的时候也快要到了。
⑬修路是三个月后启动的,财政困难,资金缺口大,父亲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分成凿石组、运输组、铺路组,就地取材,用钢钎凿碎山石,手锤打得叮叮响,火花四溅。大家吃在工地上,饭菜从家里带,坚持了三个月,拉出了一条三米多宽的新路。父亲又想了个主意,把那些钎开的薄石块,条形块状的,带回村里垒了水渠的护坡。
⑭修路接近尾声,那条儿时长长的山路,很快变了模样,变成了一条更平更宽的柏油新路。俯瞰之下,黑得发亮、飘带似的山路,来往的车辆,和时光一起延展。
⑮山寨的变迁,如同一本厚厚的书,风吹开一页沉重的过去,又画出一页开阔的未来。而今山路两旁是农家乐和古朴的民居,是清越的山风和厚厚的绿荫,是幽美的峡谷和明亮的旷野。那么多从路上经过的人,帮父亲和这座古老的山寨铭记着一条山间长路的故事。
(节选自《长路与短句》,有删改)
22、为了修路,父亲采取了哪些行动?请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3分)

行动过程

行动结果

找乡长申请修路

(1)

拦住县长请求修路

县长实地调查路况

召开村民大会

(2)

(3)

修成柏油新路

23、说说下句中加点词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县长一行人走出礼堂,看到父亲站在空阔的院子里,独独的一个人,站得笔直,一动不动,风吹动着他那条军绿色裤子的下摆,上面沾了很多湿漉漉的泥巴印子。
24、父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3分)
25、“路”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本文“长长的山路”象征什么?请结合山路的前后变化简要分析。(3分)

四、写作(40分)
26、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

题目一:有山,水很温柔;有大地,星空很浩瀚;有你,我很快乐。

请以“有你,我很快乐”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 ,永不过期

求:(1)若选题目二,须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