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知识积累
强调语言运用能力考查
2023年广州中考语文热点考题分析
——卓越教育中考语文研究团队
一、整体分析
2023年广州中考语文试卷结构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三个部分,另设附加题名著阅读,遵循“保持稳定与适当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全卷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古诗文和现代文阅读的理解、分析、鉴赏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积累语文知识、积淀语文素养,在实践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理念,聚焦学科素养。
二、试卷特色
卓越教育中考语文研究团队认为2023年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具备以下特点:
1、积累与运用。强调基础积累与情境运用。综合性学习侧重口语交际,考查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践行新课标要求。
2、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文言文阅读注重知识积累,引导学生把握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考查课内文言文《醉翁亭记》和课外文言文《丰乐亭记》的对比阅读,两篇都是欧阳修的山水游记类文章,侧重对同类型、同题材、同作者、同主旨作品的横向对比注重理解赏析能力的考查。题型方面还是以词语的理解与辨析、句子翻译、文本内容的理解为主。课外文言文中增加了对句子翻译的考查,是今年考题的一个变化点,对考生课外文言文词句准确理解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部分凸显了自然中的生活哲理,注重对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等的考查,本次现代文阅读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的话题是低碳出行,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是散文《种子秘语》(节选),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内容理解、词句赏析、含义理解和综合探究,考点相对稳定。
4、名著阅读部分。考查的范围涉及到部编版6册教材的必读篇目。具体考查的篇目有《朝花夕拾》(七年级上)、《西游记》(七年级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下)、《水浒传》(九年级上)等名著。考查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稳中有变,变化最大的是最后一道开放题。
5、作文部分。属于半命题作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题目,二是写作要求。
考题《一样的_____,不一样的我》,紧贴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同时关注到学生处于这个阶段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题材广泛,可从“我与自我” “我与社会”和“我与文化”的方向进行选材。半命题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一样的_____”和“不一样的我”。强调用第一人称写作,横线上补充的部分可以从个人成长层面和社会责任层面进行选择。如《一样的笑容,不一样的我》《一样的路口,不一样的我》《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我》等。此题目引导学生表达真挚的情感体验,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念。
该题目适合用“以小见大”和“彰显精神”的写作方式,小事情书写大道理,建议写成记叙文,叙事过程中体现波澜,表达真情实感,行文过程中可以运用心理描写,呈现前后心境变化。
三、给2024年中考生的备考建议
卓越教育中考语文研究团队结合2023年广州中考语文的考查情况,对来年考生提出如下建议:
1、积累与运用部分:抓好课内基础知识,夯实基础。
2、古诗文阅读与鉴赏部分:
①每篇课文的重点句翻译,需要熟记关键字词(重点实词和虚词)、特殊文言现象(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和整句翻译内容。
②一般文言文阅读,可以通过相关情节、人物正侧面描写和作者的评价,结合历史背景,归纳人物形象。
3、名著阅读部分:
①熟悉名著文段及对应的人物,明确与人物相关的情节。
②学会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整理和归纳书本人物、情节、主题、写作手法。
③运用精读,挑选重要情节进行精读,通过人物描写的分析,归纳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4、现代文阅读部分:
①培养审题、分析考点的能力:审题时圈画关键词,衔接已知考点;答题时注意答题思路和完整性。
②多角度赏析文章重点语句:辨析常见的写作手法,如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培养对作者情感、人物心理与形象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③结合生活实际,培养思辨能力:立足文本,深入理解文本思想;提高思维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学会总结主题,进行拓展探究。
④广泛阅读,强化限时训练:进一步提升文本理解能力,加快做题速度,提高对题型的熟悉度和答题的准确度。
5、作文部分:
①平时训练好正确的写作习惯,准确审题,提升立意,运用恰当的谋篇布局和语言技巧,从而更好表达文章主旨;
②细心观察生活,留心周围的人、事、物,及时整理成作文素材,让所写作文富有生活气息;
③广泛涉猎各类文章,增加间接经验,丰富个人的文化内涵,让所写作文富有文化韵味;
④清晰考场作文和文学创作的区别,认真写好每一次考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