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虎妈育儿都懂的劳逸结合,顺势而为,自以为是盲目的鸡娃到头来只会伤到孩子。
执笔:张大猫
编辑:张大猫
定稿:欧阳比文
说到教育孩子,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观念,有的讲究顺势而为,有的讲究让娃撒欢,享受纯粹的快乐,当然更多的还是严格虎妈进行的鸡娃教育。
只不过,有些家长的鸡娃程度尚且让人理解,能接受,而有的家长就堪称过分了。比如最近在综艺《亲爱的小课桌》中引发诸多网友关注的家长——徐敬凯的妈妈。
疯狂鸡娃的虎妈相信题海战术成就孩子徐敬凯的母亲之所以能引发诸多关注,实在和她“疯狂到近乎变态”的教育方式脱不开关系。
在她心里,“小朋友不存在快乐童年,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严格的学习态度和环境。”而她自己也是这么干的。
去年寒假,她让年仅7岁的儿子徐敬凯整整做了376张试卷,其中有270套考卷,7本大题和50份自打卷。有的网友看到这甚至忍不住吐槽,“这确定是亲妈?人干事?”
不过在了解了徐妈妈的出身之后,我们也能大致理解为啥她会这么“鸡娃”了,徐妈出身公安系统,有了徐敬凯之后便选择放弃工作,成了一位全职妈妈。
正是公安系统严谨利落的工作习惯,才造就了徐妈妈这种严谨的性格,加上她一直想让自己的娃成为大家口中那种“别人家的孩子”。略显焦躁的她采取的方式也就有些极端了。
徐妈妈确实非常重视儿子的成绩,并且说实话对娃要求不算高,只要进入班级前十就行,可一旦孩子出了前十,她就会非常焦虑,看到别的孩子做课外题,她就更紧张了。
出于怕娃落后的心理,徐妈妈开始给孩子准备大量习题,采用题海战术“成就”儿子,在她看来,“同样的时间,你玩完就过去了,但是如果做题,就会记住知识。”
徐妈妈觉得,孩子学不“死”,就该往“死”里学。并且一直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这种观点让一众嘉宾都觉得无法接受。
叶一茜表示孩子的童年是需要快乐的,相比学习成绩,她更看重孩子的综合素质,而事实上,她自己也是这么教育孩子的,从森碟姐弟俩的表现就能看出一切。
另一个素人家长也觉得徐妈妈过于急功近利了,“没法接受为了成绩而剥夺孩子玩耍和快乐的权利”。
傅首尔更是直接,面对徐妈妈的教育方式直接脱口而出“你疯了吗?”
可即便是在几乎全员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徐妈妈依然我行我素,没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什么问题,依然觉得“小学生成绩最重要”。
徐妈疯狂的鸡娃背后,教出的孩子又怎样呢?徐敬凯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确实有着“别人家的孩子”那种范儿,在一众同龄人中显得十分成熟,有些格格不入,那种与年龄根本不相符的自律甚至有些让人心疼。
- 当所有的孩子吃完饭开始玩耍的时候,徐敬凯会一声不响的坐在课桌前埋头写作业;
- 早上起床洗漱后,在没人逼迫的情况下会自觉地坐到桌前做题;
- 甚至在新华书店会对妈妈说,“这个学期我要把这里的试卷全做完,那我就厉害了!”
但这些只是表面,真实的徐敬凯是啥样的呢?
- 7岁的徐敬凯本该是最活泼好动年纪,但他在同龄人群中唯唯诺诺,格格不入;
- 面对节目组提问关于作业的问题,别的小朋友回答五花八门,他只会说“不知道”;
- 每次做作业总会向老师询问“这是什么意思?”胆怯的他总怕自己会犯错误;
- 整场节目里,徐敬凯很少露出笑脸。
徐妈妈对于儿子的听话十分满意,在她看来,儿子只是有些内向,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可其他嘉宾以及大多数观众都知道,孩子这并非内向,而是不自信,甚至是自卑。
教育孩子从没有什么方法一定是对的,但是用力过度肯定不对其实习惯鸡娃的家长并不少见,可能类似的徐妈妈这样的也大有人在,我们不能说“鸡娃”的虎妈式教育不对,但是显然,用力过度了对娃的成长并不太好。
我身边也有这种虎妈,鸡娃鸡的很厉害,卓姐就是这样的家长。
她家刚上二年级的小家伙,书法、绘画、篮球、魔方、演讲、主持、诗朗诵等等,很多特长都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获过奖。
更厉害的是他在我们当地一所数一数二的小学上学,担任班长,成绩基本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考第三的时候都少。
刚开始了解到这些的时候,我也会觉得,卓姐鸡娃鸡的也太狠了,孩子的时间都被剥夺没了,不会累吗?可后来逐渐熟悉了我才发现,事情跟我想的有很大出入。
卓姐并非单纯的鸡娃,而是陪着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她十分擅长发现孩子的天赋,进而挖掘孩子的特长,然后开始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的兴趣,最后跟着孩子一起成长。
比如孩子演讲这件事,就是因为她从老师的那看到了自己儿子竞选班长时的视频,突然发现孩子可能在这方面有兴趣和天赋,于是有意识便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甚至跟着孩子一起学习观摩各种演讲视频,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提高了他的水平,后面连带着主持和诗朗诵等特长也一并培养出来了。
除此之外,课余时间卓姐也不会强迫孩子学习,暑假寒假十一等长假除了有比赛,几乎都会计划带孩子出去玩,或者按照孩子自己的意愿规划,好好放松。小家伙看似不轻松,但其实这一切他自己都很享受,自然也就不觉得累了。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对娃的美好寄托,但要记住“凡事有度”。
樊登老师曾说,“管孩子一定是越‘轻松’越好,劲儿是大了一定是错。”其实不光是学习成绩,教育孩子本身这件事也是这个道理。
育儿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超限效应”,因为给娃刺激过多、过强、过长,进而引发孩子出现逆反的心理现象。家长在孩子小时候教育起,就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套实用的育儿丛书,可以让毫无头绪或者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存在认知偏差家长,对于教育孩子这件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或者掌握一些新的方式方法。
很多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跳出自己思维圈子,学会换位思考,很可能会把孩子教育的更好,甚至会给家长带来一些惊喜。
这套书是樊登老师倾力推荐过的,共有4册,包括《正面管教》、《好妈妈培养男孩》、《好妈妈培养女孩》、《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书中内容深入浅出,结合多种真实常见的育儿场景,针对各种代表性的育儿问题给出合理实用有效的处理方式,是家长育儿路上的超实用工具书。
目前这套书有促销活动,价格十分优惠,有需要的家长可以赶紧下手了,快戳下面链接吧。
锦鲤妈咪有话说
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过度放纵宽松的教育方式或者一味地猛烈鸡娃都不合适,至于学习成绩,更不是评判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