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写好字(3分)
见字如面,写一笔好字,赏心悦目,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徜徉吧……
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规范、整洁。
二、积累与运用(19分)
通 知 |
【活动一:唱春歌】
上春山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
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
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
一江春水绿如蓝
春色闹人不得眠
春雨涨满池塘唤睡莲
春花儿开遍呢喃的燕
春风得意正少年
我上春山约你来见
我①zǎn了一年万千思念
……
山上儿童放纸鸢
山下游人纷纷追画船
东风②fú人面落花作簪曲
踏遍春山不思还
………
(有删改)
1、请根据语境写出汉字。(2分)
①zǎn ②fú
2、 以下是同学们对这首歌词的赏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歌词感情基调欢快明朗,渲染了欢乐活泼的氛围,表达了对春日的喜爱和赞美。
B.歌词具有音乐美,押“an”韵,朗朗上口,传达了愉悦的情绪。
C.歌词中“春雨涨满池塘唤睡莲”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万物复苏的春日图景。
D.歌词包含了民俗元素,如三月三踏春,并化用了许多诗词,有古典韵味。
【活动二:吟春诗】
3、 唱罢《上春山》,同学们浮想联翩,想到了许多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句。(4分)
(1)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3)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4) 倚东风, ,(秦观《行香子》)
【活动三:解花语】
4、 同是春日之花,在古诗中却有不同的意味。小深和小圳由此展开讨论。(3分)
小深:杜甫在《春望》中写下“感时花溅泪”,抒发了作者 。(1分)
小圳: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写到“乱花渐欲迷人眼”,用“乱”形容“花”,表现了 。(2分)
【活动四:游春园】
5、游园时,小深发现仙湖植物园中许多有韵味的名字,并由此展开讨论。(2分)
小语:仙湖植物园中的许多地名都很有韵味。
小文:我喜欢玉带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桥比作玉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桥的外形优美,蕴含喜爱、赞美之情。同时,玉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意象,用以比作洁白无瑕的君子德行,“玉带桥”这一名字典雅、有文采。
小语:我喜欢 (请从“蝶谷幽兰”“听雨亭”选择其一作答) 。
6、 行至揽胜亭,小圳发现亭上有一副对联,请帮他排序,组合下联。(2分)
上联:近览仙湖远眺佛阁八方景色皆如画
下联:
①总宜人 ②春游竹苑 ⑨四季风光 ④夏赏琼池
7、游园结束,班级准备发布一则游园消息,请你拟写导语。(3分)
仙湖寻春正当时
。一路欢歌, 一路笑语,同学们齐唱春歌、吟诵春诗、妙解花语,随后开始自由徒步。有人发现了仙湖植物园的地名之美,有人发现了揽胜亭的对联之美。在欢声笑语之中,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三、古诗文与名著阅读(25 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满城雪积,万瓦铺银,鳞次高低,尽若堆玉。时登高楼凝望,目际无痕,大地为之片白。日暮晚炊,千门青烟四起,缕缕若从玉版纸①中,界以乌丝阑②画,幽胜妙观,快我冷眼。恐此景亦未有人知得。
(高濂《雪后镇海楼观晚炊》)
【注释】①玉版纸:光洁坚致的宣纸。②乌丝阑:指在纸或绢素上画或织成的黑色界格。亦泛指有这种黑色界线的书法用纸。阑,即栏。
8、请将以下表格补充完整。(2分
字词 | 出处 | 方法 | 释义 |
拥 | 拥毳衣炉火 | 查字典: ①抱着; 拿着; ②围着; ③拥有;④聚集;⑤阻塞;⑥簇拥。 | (1) (填序号)(1分) |
观 | 幽胜妙观 | 课内迁移: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2) (1分) |
9、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 时登高楼凝望,目际无痕,大地为之片白。
10、阅读选文, 补充下表。(5分)
甲文 | 乙文 | |
登临地 | 湖心亭 | 镇海楼 |
赏美景 |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白描) 赏析:运用了白描手法, 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的次序, 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净淡雅、万籁无声的水墨画, 写出了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 抒发了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 | 满城雪积,万瓦铺银, 鳞次高低,尽若堆玉。(比喻) (1) 赏析: (3分) |
感心绪 | 张岱雪夜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了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故国之思。 | 高濂雪后独登镇海楼赏积雪炊烟,(2) 。(2分) |
11、《雪后镇海楼观晚炊》好像一幅水墨画。诗词中也有许多美好的颜色,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意蕴。请补充下表。(6分)
【色卡一】墨色:深沉 (1) ,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品读:暗沉的天色带来忧民的愁思。 |
【色卡二】紫色:沉重 (2) , 。(李贺《雁门太守行》) 品读:喷涌的鲜血渲染了战斗的惨烈。 |
【色卡三】绿色:生机 (3) , 。(刘禹锡《陋室铭》) 品读:陋室的绿意彰显主人的雅志。 |
【色卡四】黄色:明亮 (4) , 秋容如拭。(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品读:盛开的黄花映衬清秋的明净。 |
12、两幅雪景引发了小语和小文对名著中雪景的联想,她们回顾了相关场景,并对其作用展开了讨论。请从《骆驼祥子》《艾青诗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选择一部作品,将小文的话补充完整。(4分)
小语:我想到了《水浒传》中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雪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正是因为下雪,林冲才会躲进山神庙驱寒,才会偶然听得陆虞候的密谋,最终走上反抗的道路;同时,雪见证了林冲从妥协忍让向反抗的转变。
小文:我想到了
13、张岱不畏寒冷,雪夜出游,只为妙赏西湖雪景,实乃特立独行之人。我们读过的名著中,也有几位特立独行之人。请选择一位,结合情节说明选择原因,并谈谈你从他(她) 身上获得的启迪。(4分)
A.杜少卿 B.沈琼枝 C.尼摩船长 D.王冕
四、实用性文本阅读(11分)
学校要举办一场“最美汉字”主题展览,请你协助布展,按要求完成14~ 17题。
【材料一】
汉字作为一种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符号系统,源于日月鸟兽之形,作为中华文明之标志,连接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方正之间充满美感。
汉字体现出何种中华文明之美?近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学会会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黄德宽接受中新社专访,对此进行解答。
中新社记者:汉字作为中华文化之“根”,它能体现出何种中华文明之美
黄德宽:一是典雅之美。汉字作为古典文字的代表,历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多种书写形式的演变,穿越三千多年走到现在,其构形、内涵及其记录的思想文化,都体现了中华文明早期的审美思想和观念形态,造就了中华文化的深厚与博大,展现了汉字与中华文明古老悠远的典雅之美。
二是构形之美。汉字通过画成其物,描写客观物象来造形,其体态变化多姿,生动形象;其构形追求对称均衡,符合美学原则。汉字构形是古人智慧和巧思的生动记录,比如,汉字的“字”,以“子”记音也兼表意,“子”在房屋(“宀”为房屋的象形字) 之内,这个字的构形本义是哺育孩子之意。古人发现汉字的派生,就像生儿育女一样,代代繁衍,所以就把它称作“字”。从“字”的原初构形义到用以指称“文字”,就蕴含了古人对汉字源流演变及其形音义关系的认识。可以说,每个古老汉字的构形,都是前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其构造既美在形式,也美在巧思。
三是韵律之美。早期的汉字主要用软笔书写,也有刀刻的甲骨文和铸造的金文。汉字在书写过程中,由于控笔操刀的缘故,力道轻重变化、用笔(刀)起落运转和节奏快慢,综合展现出一种韵律之美。对汉字书写形态美的追求和审美意识的自觉,推进了汉字美的升华,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与世界上其他文字系统相比,只有汉字既是记录语言、传递信息的实用工具,又兼有艺术创造和审美的功能。汉字不仅是一种书写符号,还成为一种审美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汉字之美也就是中华文明之美。
(节选自《如何从“汉字之美”认识中华文明 》,中新社专访黄德宽教授2022年9月23日)
【材料二】
为调查初中同学的汉字书写现状,杨民杰设计了“初中生汉字书写教学”问卷,并发放给300名初中学生。以下是他的部分调查结果。
(节选自杨民杰《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汉字书写教学研究》)
【材料三】
记者:除了多写、多练,怎样才能激发起当代人对汉字的兴趣与了解?
张一清:绝大多数形近字、形近偏旁虽然稍不留意就会混淆,但是如果理解了不同汉字、不同偏旁的含义,这样的错误就会大大减少。例如,“初”表示用刀裁衣,也就是做衣服的开始,所以是衣字旁“衤”,而不是示字旁“衤”;“甲”表示盔甲或甲壳,所以上面是封闭的,而“申”表示伸展、表露,所以上下都要延伸。
所以,如果每个人都能关注日常使用的汉字,如我们自己的名字、身边事物的名称用字等等,琢磨一下这些汉字为什么这么写,通过自己查询或者请教别人等方式去探求答案,长期积累,必有所得。
(节选自《从汉字窥见中华文化的“精气神”》)
【材料四】
2009年开馆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安阳的热门打卡地。一场面向社会大众的“甲骨学堂”活动正在这里进行。
“旌旗飘飘,居于中央,是为 ‘中’;围城之内,执戈守卫疆土,是为 ‘国’……”听罢指导老师的讲解,来此游学的小学生在素笺上郑重写下“中国”二字。
“从2014年开设‘甲骨学堂’以来,我们已经举办了 1600多场文字教育活动,参与家庭超过5.5万个!”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展示部副主任杨军辉介绍,“这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花开世界,很多中亚、西亚国家留学生成了我们这里的常客。他们说,从一片片甲骨、一个个方块字里,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辉。”
如今,殷墟内外、安阳城乡,处处可见甲骨文的神韵——百余座甲骨文书屋遍布公园、学校、社区;27所省级甲骨文教育特色学校、39所市级甲骨文教育特色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甲骨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赛事更是让高冷的古文字化身“表情包”“真人秀”;“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序通过故事性引入、游戏化互动、社交化分享,让甲骨文成为数字空间里的社交新宠……
(节选自《汉字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14、下列展板的表述与原材料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每个古老汉字的构形,都是前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其构造既美在形式,也美在巧思。
B.汉字与其他文字一样, 既是记录语言、传递信息的实用工具,又兼有艺术创造和审美的功能。
C.如果理解了不同汉字、不同偏旁的含义,形近字的混淆错误就能杜绝。
D.甲骨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通过故事性引入、游戏化互动、社交化分享,让甲骨文成为数字空间里的社交新宠。
15、请以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二呈现的信息,并提出一条改善学生汉字书写质量的具体建议。(3分)
16、小深总是把“箫鼓追随春社近”的“箫”字写成“萧”,订正很多次却还是出错,请你仿照材料三的示例,根据不同偏旁的含义,帮他记住这个字的正确写法。(2分)
17、请为材料四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写一句宣传语,12个字以内。(3分)
示例: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上海天文馆)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成都自然博物馆)
五、文学作品阅读(17分)
花树有约
①春深,花盛。尤喜株株繁花加身的嘉树,在村庄,在庭院,在山岗,在池畔,相映成画,相融成诗。故而,最爱暮春时节,与花树有约,一起在滟滟春光中,饱蘸花香,写下一纸春日情书。
②花树,太张扬,太放肆,太汹涌。起先与其他枯瘦干黑的树木并无二致,可“嘭嘭”一通,便有无数春花如烟花炸响一般绽放枝头,密织霓裳,汇成花海,收尽春光;美了春树,美了春野,美了春天,美了有约的人儿。
③花树,又太低调,太孤独,太清寂。花开花落,皆在无声无息、不悲不喜之间,一切顺时而生,率性而为。花不为无人而不芳,孤芳亦可自赏。有人赴约而来,我自粲然相迎;人散后会无期,我亦静默馥郁。每一朵、每一枝、每一树,循着自然频率,完成一季又一季起承转合。
④为赴这一年一度的花树之约,我常在春风乍起时,便敞开胸,步于野,寻找旧年相约的那株,期待它也华华丽丽地准时赴约。然而,娇羞的花树总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一日花不放,三日花未盛,可稍不留意,它已满树华冠,几近荼蘼。盼与花约,心心念念已一年;又怕与花约,唯恐匆匆又错过。看来,与花树相约,没有耐心,是难成的,因而便格外珍惜。
⑤花树有约的最佳情境当如《论语》中所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恬淡适意、简静质朴,令人思慕与向往。花树在,花友在,情致在,情谊在,一切由心随缘,静享人间好时节。
⑥一期有一会,一岁一照面;赏花人聚散,念者在心间。花树有约,更愿有一人共享一树芳华。
⑦路旁的杨树飞花了。穗状的毛毛虫,从出壳到垂挂,到飘落人间,爬满地面,惹人爱怜。捧几条在手,绒绒的、痒痒的,放进同学衣领中、文具盒里,吓得个叽哇乱叫,闹成一团。絮状的棉花糖,无处不飞,入眼迷了眼,入鼻打喷嚏。聚在墙角的一堆,点火一烧,呼地灰飞烟灭。杨花又飞,可那些相伴校园的小伙伴儿们却已四散天涯。
⑧杏花绚烂,似凤冠霞帔,令花树荣耀尊贵;似粉云升腾,令春山轻盈飘逸。赏花、嗅花、拍花、逐花的爱花之人络绎不绝,如嘤嘤嗡嗡的蜂蝶热闹异常。我也在人流之中,寻找中意的那棵。杏花依旧笑意盈盈等我,可曾在花下笑意盈盈等我的好友却已远走他乡。杏花香里,弥漫的有我们曾花下对饮的酒香。恍惚间,我举手作碰杯状。然而,花香依在,手却无杯,树下独我……
⑨舅舅家院里的梨花,开得高高在天,够它不着。白白的花儿,漂白了我的衣衫。去年春天,我们围着轮椅上的舅舅为他庆生,乐得他跟什么似的,并与他相约:明年您六十大寿,一定要站起来!梨花又开放,可我那唯一的舅舅却已长眠于山野……
⑩“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红如火,白如雪,粉如美人面;开得那样肆无忌惮,美得那样不可方物。我又与妻子奔赴那片桃园,同在花下追逐流连。十五年了,从相识、相恋到相知、相守,年年与这桃花有约。人面未曾远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朵朵,见证着我俩步入中年. 身旁却多了一个“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小女孩。
⑪亭亭花树下,赏花人满心敬畏,仰观每一朵花的优雅与烂漫;花也同样,静静俯看着每一位喧嚣尘世中的来者与往者。春日时短,花期浅浅。惜花,惜人,应当时。
(《羊城晚报》2024年03月19日)
18、请仿照示例,概括第⑧段、第⑨段和第⑩段的主要内容。(3分)
第⑦段:杨花点缀青春回忆第
⑧段: :
第⑨段:
第⑩段:
19、请从用词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横线句子。(3分)
20、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③段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有人赴约而来,我自粲然相迎;人散后会无期,我亦静默馥郁。
21、文章第⑧段与以下哪一句诗意境相同,请说说理由。(4分)
①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②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③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2、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表达了哪些感悟,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启示。(4分)
六、写作(45分)
23、下列关于“路”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两个任务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45分)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究竟什么是路?路就是道,道就是规则、法则。道路的故事充满了人生的经验。没有路的时候,心里会彷徨,路多的时候,心里会迷失。走好选择的路,别只选好走的路。
—央视《朗读者(第二季)》
任务一: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任务二:提炼观点,展开论述,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体裁明确;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一、写好字 原则:正确,规范,美观。
二、积累与运用
1、①攒 ②拂
2C (运用拟人的手法。)
3、(1) 谁家新燕啄春泥 (2) 草树知春不久归 (3) 芳草萋萋鹦鹉洲
(4) 豪兴徜徉
4、小深:思念家人、感时伤世的深沉哀叹。
小圳:花的种类多样、数量繁多,写出了春花茂盛、多姿多态(1分),抒发了诗人的惊喜、愉悦、赞美之情。(1分)
【评分标准:茂盛、种类多样等词可得1分;情感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
5、示例一:
我喜欢蝶谷幽兰,化用了成语空谷幽兰,文雅优美;点明了该地的观赏景物——蝴蝶和兰花,有动物有植物,生机勃勃;有翩飞的动态蝴蝶,还有清幽的静态兰花,有静有动,令人向往。
示例二:
我喜欢听雨亭,化用了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夜阑卧听风吹雨”亦可),有文采;点明了亭子是地理位置,可能在荷塘旁边;听雨有声,有古典意蕴和闲趣。
【评分标准:两点赏析可满分,或答出该地的特点加一点赏析也可满分。】
6、 ②④③① 或:春游竹苑夏赏琼池四季风光总宜人
7、示例:4月7日,博学班(在仙湖植物园) 开展“寻深圳之春——仙湖植物园春日游”活动。
【评分标准:时间1分,活动主体和事件2分,若表达不通顺,扣1分。】
三、古诗文与名著阅读
8、(1) ② (2) 景象
9、(1)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
【评分标准: “莫”0.5分, 语序0.5分, 表达通顺1分。】
(2)此时登上高楼凝望,目光所及没有(别的) 痕迹,大地(被白雪覆盖)一片洁白。
【评分标准: 三个关键词“时”“痕”“为”, 每个0.5分, 表达通顺0.5分。】
10、(1)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雪比作银子或鱼鳞或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的多(或雪下得大、雪的洁白)、表现了冬日雪景的美丽(或高低不齐的美丽姿态),表达了对雪的喜爱之情。
【评分标准:具体分析,写出一处喻体即可得1分,雪景特点得1分,情感得1分。】
(2)表达了诗人赏景的愉悦(或喜爱、赞美)之情(1分);美丽景色无人欣赏的惋惜(1分);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1分)。
【评分标准:三种情感,答对 2种即可满分。】
参考译文
乙文 城里积满了雪,千家万户的屋瓦上像铺了白银,像鱼鳞一样高高低低地排列,全都变得像白玉堆砌的。此时登上高楼凝望,目光所及没有(别的) 痕迹,大地(被白雪覆盖) 一片洁白。日暮时分,到了人们做晚饭的时候,家家(生火) 青烟四起,缕缕青烟像在洁白的玉版纸上用淡淡的墨线印上的竖条格子,优美好看,让我在一片冷色单调中的眼睛感到格外舒服。只怕是这么美的景色没有别人欣赏到。
11、(1) 俄顷风定云墨色 (2)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3)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 为篱下黄花开遍
12、示例一:我想到了《骆驼祥子》中在祥子被孙侦探敲诈后的那场雪(2分), “雪”渲染了苍凉悲哀的氛围,烘托了祥子内心的迷茫与无助(2分)。(此情节在《骆驼祥子》第13章)
示例二:
我想到了《艾青诗选》中《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场景(2分), “雪”在诗中渲染了苍凉悲哀的氛围,烘托了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贫穷与悲哀,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命运的关切、对人民苦难的悲悯同情(2分)。
示例三:
我想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冰雪天气筑路的情节(2分),“雪”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正是因为寒冬下雪,才要用大量的木材去城里御寒,才会筑路。“雪”也衬托了保尔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2分)。
【评分标准:与雪有关的场景1分,名著与场景的对应1分, “雪”的作用2分。】
13、示例一:
我选择A,杜少卿是特立独行之人。在当时众多读书人都热衷科举和名利的社会,杜少卿淡泊功名,不慕名利,且仗义疏财。例如,为了接济朋友,他甚至愿意变卖自己的家产。他也轻视礼教,拉着妻子的手游湖。启示:内心坚定,坚持做自己心中认为正确的事,不必人云亦云。
示例二:
我选择B,沈琼枝是特立独行之人。在封建礼教统治女性思想的封建社会,沈琼枝饱读诗书,不愿为富商做妾,私逃南京,卖诗卖刺绣,自食其力。在她心中,女性是有独立存在的能力和价值的。启示:内心坚定,坚持做自己心中认为正确的事,不必人云亦云。或有知识才能有独立思想,改变认知才能改变生活。
示例三:
我选择C,尼摩船长是特立独行之人。他居住在海底,不愿与外界交往。他热爱自由、热衷于冒险,有与众不同的勇敢和坚毅。在殖民政策盛行的时代,他资助贫苦人民和反抗殖民斗争的人,体现了他的反抗精神。启示:内心坚定,坚持做自己心中认为正确的事。
示例四:
我选择D,王冕是特立独行之人。在当时众多读书人都热衷科举和名利的社会,王冕淡泊功名,不慕名利。他拒绝了高官厚禄,选择在会稽山隐居。他喜欢荷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启示:内心坚定,坚持做自己心中认为正确的事,不必人云亦云。【评分标准: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人物形象2分,感悟启迪2分。言之有理即可。】
四、实用性文本阅读
14A (选项B见材料一“只有汉字……”。 选项C 太绝对了,并不是“杜绝”,原文在材料三是“减少”。选项D张冠李戴,并不是“甲骨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原文在材料四是“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序。)
15、信息:大多数同学认为学生自己的重视程度是影响汉字书写的关键因素。
建议:让同学们都能意识到汉字书写的重要性,同学们可以开展汉字规范书写比赛等活动。
【评分标准:信息符合图表内容即可得1分,提1条具体合理的建议即可得2分。】
16、“箫鼓”的“箫”是一种乐器(1分),由竹子制成,所以这个字是竹字头,而不是草字头。(1分)
【评分标准:“箫”意思1分,与竹子相关1分。】
17、“字”从遇见你,焕发新生命。
五、文学作品阅读
18、第⑧段:杏花唤起故友之思(或:杏花记录往日友情)
第⑨段:梨花寄托思舅之情(或:梨花追忆长眠舅舅)
第⑩段:桃花见证夫妻之爱(或:桃花见证美好爱情)
【评分标准:仿照示例格式概括,每点1分。若概括正确,但未仿照示例,每点扣0.5分。】
19、示例一:这句话连用了三个“美了”,构成排比(1分),句式工整,增强语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盛放之美(1分),表达了对花树的喜爱与赞美(1分)。
示例二:这句话运用了拟声词“嘭嘭”(1分),有声有色,有画面感和感染力(1分),写了春花盛发的突然(速度快),表现了春花旺盛的生命力(1分)。
示例三:这句话运用了精妙的动词,如“织”“汇”“收”(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开花数量之多、速度之快(1分),写出了春花的盛放之美(1分)。
【评分标准:多种角度,选其一即可。答出手法1分,表达效果1分,具体分析1分。】
20、示例一:
①有人来,是为赏花而来,作为盛放的花树,它展示自己的繁盛茂密和生机勃勃;有人散,是因为赏花已经结束,作为被赏览的对象,花树也不会因不再被关注而凋谢,而是继续“静默馥郁”(1分)。②此句表面上是写有无人赏花时花树的表现并无不同,实际上是暗示一种人生态度:不因外物变化而或喜或悲,保持内心的安宁稳定。(2分)
示例二:
这句话表面是说花树无论是否有人欣赏都盛放(1分)。深层含义是人亦如花树一般,应顺时而动,率性而为。人生路上有人陪伴,我们便感念于心,携手同行。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独自前行也可独自美丽。(2分)
【评分标准:结合语境解释句意1分,深层含义或哲理2分,共3分。言之有理即可。】
21、示例:与②意境相同(2分)。第②句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沧桑和无奈,第⑧段写了杏花仍在,而故友远走他乡,花下只剩我的无奈与惆怅。两句意境相同(2分)。
【评分标准:选出相同句2分,解释原因2分。】
22、第一层:能结合全文理解主旨和多重意蕴,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启示,生活经历与主旨有关联,语言表达流畅。(4分)
参考示例:
感悟:①文章提到花开花谢应四时,不受外物影响,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于顺应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②春日时短,花期浅浅,人生也是如此短暂,因而与生命同行的人、事、物都是珍贵的存在。启示:①在生活中,无论顺境逆境,无论独自一人还是朋友成群,都要保持初心,绽放自己最美好的姿态。②我们应珍爱生命,珍惜身边人,发现生命之美,珍惜当下、“莫待无花空折枝”。
第二层:能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谈主旨,有启示,但没有自己的生活经历,语言表达通顺。(3分)
参考示例:
感悟:春日时短,花期浅浅,人生也是如此短暂,因而与生命同行的人、事、物都是珍贵的存在。启示:我们应珍爱生命,珍惜身边人,发现生命之美,珍惜当下、“莫待无花空折枝”。
第三层:只能谈主旨或谈启示,语言表达准确。(2分)
参考示例:
感悟:春日时短,花期浅浅,人生也是如此短暂,因而与生命同行的人、事、物都是珍贵的存在。或启示:我们应珍爱生命,珍惜身边人,发现生命之美,珍惜当下、“莫待无花空折枝”。
第四层:主旨或启示只答了一点,且没有结合文章或生活经历。(1分)
参考示例: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身边人。
六、作文
23、参考例文
走好选择的路
路这个字是由足和各组成的,仿佛告诉我们,路在脚下,各有各自的路!
究竟什么是路?路就是道,道就是规则,法则。道路的故事充满了人生的经验!
在成为网红前,李子柒是一条饱尝人间辛酸的“毛毛虫”。李子柒幼年,父母便离婚了,而后父亲早逝,继母待她很不好。之后爷爷把她从继母手中接过来抚养。不久爷爷去世,她出门打工,后来奶奶得了重病,李子柒又不得不回家照顾奶奶。生活给了她太多的磨难,然而拍摄短视频这条道路,给她一线生活的亮光。为了拍兰州拉面的视频,李子柒软磨硬泡的求人家教她,每天有空就要揉面练习,拉面拉到第二天胳膊都抬不起来了,等到终于学会了,发现拍摄更难,他一共拍了200多个镜头,拍废的20多斤面粉。
我想,能拥有这样的坚韧,在任何艰难的道路上,都不会轻易认输。
鲁迅,在仙台读书时,因为一个电影短片,毅然决定弃医从文,走上了作家的道路。他的选择是把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当做己任,他知道用尖锐的笔当做武器,要比治病的针头更最重要。在这条道路上,他从来都没有后悔。有的是坚韧和执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人格的真实写照。他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他的价值在选择中得到了体现。
正是由于这样的选择,才使他成为了民族魂。
霍金,虽然他只有几个手指能活动,可是他的大脑是健全的,于是他选择了一条充满坎坷而又富有挑战的物理学之路。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刻苦钻研,终于在这个领域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本可以在生病之后选择安乐与享受,可是他没有,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什么是坚韧与执著。
他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他用自己的成绩证明了选择这条路是正确的。
没有路的时候,心里会彷徨;路多的时候,心里又会迷失!走好选择的路,别只走好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