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初一语文考试试卷附加题(广东初中语文试卷中考真题)

广东初一语文考试试卷附加题(广东初中语文试卷中考真题)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2-02 10:47:59

南都讯 7月12日,广州市教育系统在组织专家老师对今年广州中考语文试题进行分析时,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市语文中心组成员,中学高级教师尹宏燕介绍,今年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命题在素材选择、情境设置、名著阅读以及加强写作思辨性、激发学生担当精神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中考语文命题采用大情景的命题方式,让学生在体验和体会实际场景中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创设具体情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的语文试卷在命题素材的选择上,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当下的发展,培养爱党爱国的精神,如党史学习教育、瞻仰缅怀焦裕禄、抗击疫情、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成功、北京冬奥会等,结合时事的命题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发展,认识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力求让学生在做完试卷后,能够真正提升自我,命题充分发挥中考的育人功能。

试卷坚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重视思维品质提升,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试题的呈现上,采用了整体大情境的命题方式,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

综合性学习选用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的新闻素材来设置整体情境,既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与积累,同时很好地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目由火星探测器的名字“天问”出发,指出“天问”取自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的追问与探索,引导学生结合传统文化去探究中国太空家族的命名奥秘,另外还有“嫦娥”“悟空”“鹊桥”等,让学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在当代的传承发展。这就通过具体的情境设置,引导学生进入社会生活,探究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真正地把语文学习和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非连续文本阅读以“炎黄子孙”的话题切入,引出小黄同学研究汉字文化为主题设置整体情境,将语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融入其中,不但丰富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特别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升,对于考生的思维品质也有一个很好的考查和区分。

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以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本,设置具体情境,能够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与内化,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

增设阅读附加题,鼓励学生多读名著

为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拓展阅读视野,今年语文试卷增设了名著阅读附加题,考查范围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12部必读名著,旨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试题围绕“读而有知”“读而有法”“读而有思”设计了三个典型任务,任务之间呈现出能力层级与梯度,同时渗入了名著阅读的关键环节。具体而言,“读而有知”聚焦于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基本内容,如任务一选取了《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贺龙将军的一段人物描写,让学生通过描写来辨识人物。“读而有法”,聚焦于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名著的方法、经验,如任务二选取了《西游记》中的“真假美猴王”和《水浒传》中的“真假黑旋风”来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阅读心得。“读而有思”,聚焦于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以及从中汲取的精神营养,是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1年的中考作文题目是“这里有我”,是政治站位和文学意境俱佳的新时代宣言。就题目来说,延续了近几年广州中考一贯的命题风格,不设置审题障碍,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实现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写作目的。

“这里有我”作为今年的作文题目,立意高,格局大,有内涵,重思辨,有一种向上的力量。“这里有我”也可以是一句自我表达,同时暗含了交流语境。今年的语文作文题目没有规定写作立意的具体方向,学生有更多发散思维的空间。题目中的“这里”代入的范围不同,写作思考的起点不同,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广度,关心国家发展的热度,关注自我成长的深度,都会在写作过程中呈现出来。

“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在不同的方向思考辨别做出选择,并且不断调整自我认识世界的方式,这个过程本身具备了更多的思辨空间,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更符合真实的写作语境。”尹宏燕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 叶斯茗 实习生 邹燕平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