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妖娆(ráo) 娉(pīng)婷 瑟(sè)索 摇曳(yì)
B.飘逸( yì ) 赦(shè)免 撩逗 ( liāo ) 轻觑 (qù)
C.解剖(pōu) 亵(xiè)渎 强聒 ( guō ) 贸然(mào)
D.阔绰 ( chuò) 恪(kè)守 箴(zhēn)言 恣睢(zhu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嘶哑 天娇 濡养 相得益章
B.漫游 脏物 灰烬 言不及意
C.呢喃 嘻闹 萧索 矫揉造作
D.鲜妍 困厄 妄想 富丽堂皇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3分)
A.人应该要学习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地为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B.这么多天过去了,我对妈妈的思念不但没有削减,反而与日俱增。
C.我们最喜欢的体育课,竟然被数学老师鸠占鹊巢,拿来评讲作业了。
D.那天,一向贪玩的同桌突然郑重其事地告诉我:“我要好好学习!”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一个生命的分量有多重 ( )取决于他为世界创造了多少价值。大家都知道袁隆平有一个“禾下乘凉梦”( ) 让水稻长得跟高梁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期盼和朋友们坐在稻穗下乘凉喝茶( ) 他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称为东方“稻神( )
A., —— 。。” B.?—— , ”。
C.?:, 。” D. , :。”。
5、将情思融入景物中,景物就成了意象。请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句用意象表达情思的话,修辞和句式不限。(4分)
示例:月——月,一条银色的扁担,这端挑着天涯,那端挑着故乡。
备选景物:晚霞 树叶 夏蝉
6、名著阅读(6分)
(1)《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的最后结局大都悲惨,宋江被奸臣在御酒中下药毒死后,宗帝梦游梁山泊,宋江奏道: “臣等虽曾抗拒天兵,素秉忠义,并无分毫异心。自从奉陛下敕命招安之后,北退辽兵,东擒方腊,弟兄手足,十损其八。臣蒙陛下命守楚州,到任已来,与军民水米无交,天地共知臣心。陛下赐以药酒,与臣服吃,臣死无憾。但恐A怀恨,辄起异心,臣特令人去润州,唤A到来,亲与药酒鸩死。B、C亦为忠义而来,在臣冢上,俱皆自缢而亡。臣等四人,同葬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里人怜悯,建立祠堂于墓前。今臣等与众已亡者,阴魂不散,俱聚于此,申奏陛下,诉平生衷曲,始终无异。乞陛下圣鉴。”
上文语段中A是 , B是 , C是 (填写相关人名或绰号)(3分)
(2)下面是著名诗人聂绀弩先生读《水浒》后写的诗, 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3分)
董超薛霸
解罢林冲又解卢,英雄天下尽归吾。
谁家旅店无开水,何处山林不野猪
鲁达慈悲齐幸免,燕青义愤乃骈诛。
佶京俅贯江山里,超霸二公可少乎!
概括第一二联涉及的故事情节,并根据此联简析诗人对“林、卢”所处社会的认识。
7、综合性学习(8分)
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学习四单元后,那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多样的表现手法,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班级准备开展“走进小说天地”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开场】请你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激发同学们的活动兴趣。(抄写题目内容者不得分)(4分)
(2)【知识竞赛】活动中将“举行小说知识竞赛”,请你写出具体活动步骤。(4分)
步骤一:主持人讲话(致开场白);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四:老师总结。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无题》)
(2)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3)不应有恨,_________。(《水调歌头》)
(4)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
(5)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
(6)一封朝奏九重天,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用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行路难》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2)云归而岩穴暝
(3)宴酣之乐 (4)树林阴翳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用语简练,令人叹服。首句“环滁皆山也”仅五字就写尽了滁州四面环山的特点。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文章的核心命意,“醉翁”之“醉”,不仅因太守酒量浅,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重含义。
C.作者欧阳修即文中的太守,由此看来,文中所记的滁人出游的自在从容还隐含着作者的自信和自得之情。
D.全篇着力写太守与民沉醉山水之间的状态,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借游山玩水排遣内心郁闷的人生态度。
12、阅读下面的链接资料,请简要概括“子瞻之乐”和课文“太守之乐”有何异同?(4分)
【链接材料】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注】①子瞻:苏轼的字。②迁:贬谪。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13-17题。(22分)
谁敢动我的杨树 蔡楠
①白杨树替自己准备好了一口棺材。他宁肯死掉也不愿意把双腿锯掉。
②白杨树的腿有毛病。医生说他得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而且双腿开始发生溃疡,需要截肢。不,我还要靠双腿走路,还要靠双腿干活养活妻儿呢!白杨树拐着双腿走出了医院,他在大街上喊道,我宁肯死掉也不把双腿锯掉!于是他在棺材铺订购了一口棺材。
③其实,白杨树不想死,他期待奇迹出现。他四处求医找药,希望民间土法能够治好他的腿。但是奇迹并没有垂青白杨树,老婆和儿女们强行把他送进了医院,截了肢。
④白杨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为治病,家里欠了十多万的债。孩子们都已辍学打工去了。老婆也去了村办工厂给工人做饭。他趁老婆不在家,喝了老鼠药爬进了棺材里。昏昏沉沉的睡了一天,却没死。老婆回家把他拖出了棺材,狠狠地骂着,白杨树你这个没良心的,死都不会死,你干嘛给自己喝假药?
⑤死不了怎么办?那就得活下去。要想活下去,就得给自己找点活。只有干活挣钱还账才是活下去的理由。
⑥白杨树请人在轮椅的后面做了个后备箱。他就滚动着这个特殊的轮椅出现在了大街小巷,出现在了高速公路两侧。他开始捡垃圾。废旧纸、破塑料,矿泉水瓶子……每天都能捡一后备厢。有了一点积蓄,他找到了村委会。他说,古洋河大桥以北的堤坡不能再随便取土了,大堤都挖没了,要是来了洪水怎么办?我给咱看着吧!我也不要工钱,你们就和水利局的说说,我承包两公里的堤坡,种树,种速生杨,承包费照交!
⑦村里和他签了合同。白杨树就在苗圃场订购了树苗,带上了特制的镐头铁锹,爬到了堤坡上。他扔掉了轮椅,摘掉了假肢,露出了粉红的嫩肉,用绳子将空空的裤腿缠上。他就坐在了地上,开始挖坑。白杨树的手就成了脚。他坐在地上,一锹一锹地挖着。他把短短的锹把拄在肚子上,用身体的力量推动铁锹。肚子累了,受不了了,他就换个方式,拿过镐头一下一下地刨。阳光照过来,还有风沙吹过来。白杨树的脸上有了汗有了土有了泥,汗水流下来,流到了嘴里,牙碜的不行;流到了地上,砸在新挖出来的土上,一砸一个窝儿。
⑧坑挖好了,白杨树种上了第一棵树。他拎着塑料水桶,爬着去古洋河里取水。他的腿没了假肢的保护,嫩肉被胶土咯得生疼。那疼是坚持不住的疼。他手去摸腿,前面失去了依托,人一下子就滚到了河沟里。灌满水,他拉着拧上盖子的塑料桶,一下一下地往堤坡上挪。他的身后是一溜湿淋淋的红水印。爬上来了,他把水灌进了树坑。小树吸了水,冒出了嫩芽。白杨树也觉得自己真正的从棺材里爬出来,像小树一样,活过来了。
⑨白杨树开始了长达8年的种树生涯。八番寒暑,他用坏了的铁锹有几十把,磨烂了的手套堆成了小山,两条曾经细皮嫩肉的残肢也长满了厚厚的老茧。堤坡成了他的家,也成了他的乐园。那里变成了一片白杨树林。绿荫覆盖,鸟雀鸣唱。林下连着白洋淀的古洋河水,水平如镜,清澄透明,偶尔有鱼跃出水面,惊得蛙声一片。白杨树在堤坡的树林里爬着,走着,转悠着,他搂着粗大的树干,像搂着自己的儿女。
⑩不,比自己的儿女还亲。树不让他生气,儿女却让他生气。这不,长大了的儿女带着一支砍伐队来树林里找他了。儿女说爹,你看这树大了,该用他换钱了!白杨树把轮椅转过去,背对着儿女说,咱们的债务不是你娘和你们都还上了吗?还急着要钱干什么?儿女说,我俩在城里每人按揭了一套楼房,想用这钱交首付呢。爹,你看,这两百亩白杨树林,最小的树也值100块呢!
⑪白杨树就又把轮椅转过来,看着已经成年的孩子们。他说,种树的时候我是想有一天能用树换钱。可孩子们,现在我不了。我一棵树也舍不得砍了,你们没看出来这古洋河、这鱼儿,还有这鸟儿,需要这样一片树林吗?还是留下吧,留下比砍了重要!
⑫儿女们早就和商家谈好了价钱,他们不砍就没有了面子,当然也没有了房子。他们就带着砍伐队绕过白杨树,向树林深处走去。白杨树就扔了轮椅,立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的双腿又健康如初了。他跑到人们的前面,大声喊道,你们谁敢动我的杨树,我就动谁的脑袋,然后自己削下自己的脑袋,反正我的棺材早就准备了多年了——
⑬众人惊在了那里。他们看见一把磨秃了的铁锹攥在白杨树的老手上,寒光一闪一闪的。
(选自《芒种》2021年第2期,有删改)
13、通读全文,用精炼的语言在(1)(2)处补全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腿病截肢→绝望自杀→攒钱包堤→(1)_______ →种白杨树→(2)______
14、作者给主人公取名“白杨树”,有什么用意?(4分)
15、第⑨段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6、小说中人物动作是人物心理的外显与心灵的投射,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谈谈第⑩ 段中两个加点“转”字分别表现了白杨树怎样的心理。(4分)
(1)白杨树把轮椅转过去。
(2)白杨树就又把轮椅转过来。
17、小说的结尾有何妙处?(6分)
(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8-21题。(18分)
(材料一)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国家领导人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比较多。我国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首先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将贫困对象精确识别出来,然后视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加以精确帮扶,坚持分类施策——因人施策、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的扶贫方略,并将贫困对象基本资料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阳光的精确管理。扶贫工作立足我国国情,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制度优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举全国之力助贫困群众脱贫,在全世界做出了一个成功的“中国样板”。
(材料二)
精准扶贫,就像点穴治病,避免了盲目性,增强了精准度,成效显著。
点穴治病,识穴为先。识贫,就像识穴。只有深入调查、反复核对、查漏补缺、认真分析,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才能了然于胸,为精准扶贫奠定基础。
点穴治病,“点功”为要。精准扶贫,讲究精准施策。要摒弃以往扶贫工作中对贫困户个体情况不加区别,以同样标准和统一形式进行帮扶的“大水漫灌”式,采用“精准滴灌”式;改“吃小灶”、“栽盆景”为全方位、立体化帮扶。对城镇和农村最低保障家庭、特困职工家庭等不同贫困类型的贫困户,必须“点对点”服务,“一对一”救助,“多对一”帮扶,“扶智”、“扶技”、“扶信心”,从思想和技能上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事实证明,精准扶贫,就像在庄稼的根部施肥浇水,效果更为显著。
精准扶贫,合力为上。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齐心协力、凝心聚力,加快推进扶贫进程,合力实施脱贫攻坚战。
点穴治病,祛病为本。只有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突出协作性,才能真正让贫困群众祛贫根,奔富路。
(材料三)
(2)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年变化统计表 (单位:万人)
(材料四)
在扶贫攻坚战中,有许许多多能征善战的干部,他们扎实工作,呕心沥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要脱贫,先修路。无路是导致下庄人贫困的重要原因。获评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的 “当代愚公”毛相林,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路,历时7年铺就一条“绝壁天路”。
为了修通这条路,毛相林号召劳力全都上工地。没有资金,他带头卖猪卖粮。在短短五天时间里,村民们凑出了3960元钱。捐完了自己的所有积蓄,毛相林又用自己的房子做担保,以个人名义贷款1万多元。
在他的带领下,下庄人不向困难低头,坚持向荆棘遍布的大山要路。2004年4月,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蜿蜒伸向山外。从此,从下庄到巫山县城,车程只要一个半小时左右。下庄村几代人的梦想,终成现实。
路通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何让下庄村脱贫摘帽呢?
毛相林摸索“脱贫路”,带头种过漆树,养过蚕,栽过桑,最后根据下庄人的种植技能,确定发展柑橘、桃树、西瓜种植三大脱贫产业。对因无一技之长、体弱多病、懒惰致贫者,毛相林采取不同的措施,除了物质帮扶,更是“扶技”、“扶信心”,帮助他们摘掉贫困帽子。
2015年,下庄村在巫山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5年的坚持不懈巩固了脱贫成果:2020年,下庄村人均收入达1.3万元,较20年前收入增长了40倍。
摆脱贫困后,毛相林没有止步,他又带着大家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如今,下庄人用血肉之躯建成的“天路”,已经成了他们通往富裕的希望之路。
1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多数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变化不大,中国的扶贫工作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世界的扶贫提供了经验借鉴。
B.材料二思路清晰。作者首先提出“精准扶贫就像点穴治病”的论点,然后从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祛病为本三方面进行论证。
C.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大批干部的努力工作,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D.扶贫工作使中国贫困人口逐年下降,到2020年,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
19、请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回答下列问题。(5分)
(1)请判断材料三图一表现的是哪一种扶贫方式?(2分)
(2)材料二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作用。(3分)
20、毛相林带领下庄村脱贫致富采用了哪些扶贫方略?请结合上述材料具体分析。(6分)
21、脱贫攻坚战胜利了,但脱贫成果还需要巩固。请你阅读下列链接材料,说说为巩固杨刚一家的脱贫成果,使其走上富裕之路,乡政府还可以为他提供哪些支持?(4分)
(链接材料)
杨刚一家居住在重庆市云阳县XX村。这里地处深山,交通闭塞,盛产竹笋、木耳、菌菇,一到春天,山桃花满山遍野,景色怡人。杨刚的母亲长期患病,父亲身体瘦弱,全家的收入还不够支付母亲的药费。面对这种家庭境况,杨刚长期心灰意冷。在脱贫攻坚战中,乡政府为村里新修了公路,开通了网络。杨刚一家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治好了母亲的病,全家脱贫了。
四、写作(55分)
22、以下两题,选做一题(55分)
要求: 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④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题目一:陌生和熟悉其实是一种感觉,有时,陌生和熟悉也会在某一刻发生转换。我们与家人朝夕相处,家人是我们最熟悉的陪伴,亲情是最舒适的港湾。但时间在流淌,世界在变化,我们在长大,他们在变老。初三的我们,倔强于自己的认知,却忽略了身边的温暖;忙着在分数中耕耘,却忘记了周围的存在。
当我们某一次与熟悉的家人见面时,会突然感到陌生。然而蓦然回首时,我们却发现陌生的背后原来……
请以“陌生的他/她”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目二:初三某班班刊,在毕业之际,要出一期“给你的一封信”专刊,设置了“一生有你”、“风雨彩虹”、“难以离开”、“未来可期”四个栏目(见下表),请你写一篇文章投稿。要求:只能选择一个栏目投稿,自拟题目。
栏目说明
一生有你 :送给对自己影响巨大的老师、同学等 均要求书信体
风雨彩虹 :送给历经困难与挫折,最终收获成功的自己
难以离开 :送给母校
未来可期 :送给中考后的自己、同学等九年级上册期中定时作业
参考答案
1C 2D 3C 4D
5、示例一: 晚霞——晚霞穿着华丽的衣装,恋恋不舍地和夕阳作最后的告别。
示例二: 树叶——枯黄的树叶跳着芭蕾从枝头落下,用动人的舞姿与大树做最后的告别。
示例三: 夏蝉——一只只夏蝉不知疲倦地放声欢唱,用单调的表演高歌生命。
6、(1)A李逵 B吴用 C花荣(BC可以互换)
(2)董超、薛霸受人指使,用相同的方法加害林冲、卢俊义:先在旅店用开水烫伤两人的脚,后在山林动手想结果两人性命(2分);当时社会黑暗险恶,到处都可以成为害人的地方(1分)。
7、(1)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1分)提起小说,你们一定不陌生,精彩的小说,能让我们结识性格丰满的人物,体验独特别样的人生。它们就像一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灵魂(2分)。既然这样,我们何不携起手来,走进那一片天地?(1分)
(2)示例:步骤二:进行小说知识竞赛;步骤三:颁奖(评分、颁奖);答案不唯一,只要活动的条理清晰,围绕着主题展开即可。
8、 (1)蜡炬成灰泪始干 (2)雾凇沆砀(3)何事长向别时圆 (4)溪云初起日沉阁(5)怜君何事到天涯(6)夕贬潮州路八千(7)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1)情趣 (2)昏暗 (3)尽情地喝酒 (4)遮蔽
10、(1)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的,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啊!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
11D
12、同:都有虽遭贬谪,却能随遇而安(安然自适)之乐;都有寄情山水之乐。
异:太守之乐是与民同乐;子瞻之乐是自得其乐(乐观豁达,以“适意”为乐)。
13、 坡堤挖坑 舍命护树
14、“白杨树”这个名字新颖独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既是主人公名字,也是他种植的树木的名称。暗指他把自己辛勤种植养护的白杨树看作自己生命一般重要,突出他的责任担当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品质。
15、这一美丽、诗意的自然景象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气氛,烘托白杨树快乐愉悦的心情。表现出“白杨树”用自己的辛勤努力给坡堤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也是他后来坚决不让子女们卖钱的原因。
16、(1)表现出白杨树对女儿的愧疚之情,觉得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女儿的要求。
(2)表现白杨树内心的坚决,坚决保护这片林地不作丝毫妥协的决心。
17、结尾刻画了白杨树舍命护树的场面,让故事陡生波澜,给人强烈的震撼。突出了老人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家庭利益也要为家乡留下一丝青山绿水的美好心愿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
18B
19、(1)“精准滴灌”式。(2分)
(2)比喻论证。如用“点穴治病”比喻精准扶贫,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精准扶贫针对性强,精确度高。(3分)
20、①因地施策: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7年凿出“绝壁天路”。
②因人施策:根据下庄人的种植技能,确定发展柑橘、桃树、西瓜种植三大脱贫产业。
③针对贫困原因施策:对因无一技之长、体弱多病、懒惰致贫的除了物质帮扶,更是“扶技”、“扶信心”。
21、①乡正府可以支持杨刚利用风景资源,开办乡村旅游社、农家乐。
②利用竹笋、木耳等资源,做电商。
③提振杨刚的信心,让他看到努力致富的希望。
(任答两点得四分)
22、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