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大家好,我是讲阅读的忠良老师,我又来了,有家长在公众号后台留言,问了我一个问题,说:阅读理解答题的正确思路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准备从两方面回答,分别是做练习的时候和考试的时候,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时候呢?因为平时练习和考试的场景和心境是不一样的,练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所以呢,平时练习的时候的步骤有点多,但是对阅读成绩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练习的正确步骤:1、 阅读。第一步肯定是阅读文章,这个很简单。
2、 概括文章大意。在读完文章以后,需要再添加一个练习,就是对文章的每段内容进行一个概括,概括是为了提高概括能力。在阅读考试中,小学考察孩子的最重要能力就是概括能力,其次是表述能力。所以概括能力对小学、中学阶段的孩子,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是我做题时候的概括练习
3、 读题。读题对孩子们来说可能很简单,答题才是最难的。在这里我要提出我不同的观点:读题才是最难的,能读懂题,答题就简单了。为什么呢?
读题我们要看两个地方:
(1) 分值。
初中的孩子可能都知道,历史老师、地理老师和政治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几分,答几条。其实在考试中,阅读理解的题目同样适用,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都是先看分值,有几分,答几条。给大家举个例子:
问题一、文章的中间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
问题二、文章的中间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大家看这两个题目,问题完全一样,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分值,文章中间段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第一题,回答上承上启下这4个字就可以得满分。
但是如果第二题只回答承上启下,却只能得1分,那第二题怎么才能得满分呢?
首先要回答出来中间段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然后还需要回答出承上启下在文中是如何运用的,回答出两方面才能得满分。
下边就是两个问题得答案,大家感受一下两个答案,因为分值不同,答案得区别
答案一:文中中间段起到了承上启下得作用。
答案二:文章由上文中屋外的寒冷引出下文中屋内得温暖,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得作用。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看分值的目的是看我们需要回答几条,应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文章。
(2) 关键词
什么叫关键词呢?
举个个例子:从描写角度对这句话进行赏析。
这个问题的关键词就是:描写角度和赏析。
只要提到“赏析”,就需要回答这几个关键点: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或描写,在文章中是如何运用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而“描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具体的分析角度。就是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在文章中是如何运用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所以赏析就是关键词。
在小升初和中考等这样的大型考试中,阅读理解有常考的题型,有常考的题型就会有固定的答题结构,也就是固定的答题套路。能找出关键词,就可以快速确定常考题型,从而找到对应的答题结构。
如果通过读题,能够知道要回答几条,有几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并且找到对应的答题结构,那么答题就变得容易多了。所以能读懂题才是最难的,能读懂题,答题就简单了。
4、 写答案。通过读题,知道了回答几条,几个答题角度,也知道对应的答题结构,接下来就是答题。答题考察的是孩子的表述能力,这么多要回答的点,是否能够连贯的,逻辑清晰的写到试卷上?表述能力不仅会影响阅读理解的成绩,而且会对作文成绩产生巨大的影响。
阅读理解每个题目只需要回答几十个字,而作文可是按照一个要求写几百字。所以写答案的能力跟写作文的能力是互相关联的。表述不清晰的同学可以通过练习写作文来提高。
5、 对答案。对答案看起来很简单,看看自己写的和答案是不是一样的,但是对答案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对答案,而是分析答案,分析答案的答题角度和答题语言。
6、 反思。这是最重要的部分,反思什么呢?这里给大家提供几个角度:
(1)、题目考察的知识点有没有掌握?与其相关的知识点都有什么?
(2)、这类题目有没有固定的答题结构,如果有自己有没有掌握?
(3)、自己的答题思路和答案的思路有什么不同?
(4)、如何才能让自己形成跟答案一样的答题角度?
这几个步骤走下来,不仅可以掌握这个题目,而且还可以从一个点出发,复习到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这几个步骤虽然复杂,但是对巩固阅读基础,提高阅读成绩来说是非常奏效的。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考试的时候的答题步骤:1、 阅读文章。尽量做到概括每段的段意。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表达的情感。
2、 阅读题目。看分值,寻找关键词。
3、 答题。答题的时候注意语言的清晰、顺畅、简洁、有逻辑。
4、 检查。如果最后还有时间,最好是能够在检查一下。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做练习的时候这么复杂,真正考试的时候反而简单了呢?
今天就为大家分享这么多,如果有关于阅读方面的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