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笔记就知道他考试一定是神仙卷面了!
他的试卷让字差的人抄一遍,成绩估计只有一百二三,字写得好,对作文成绩太重要了!”
深以为然。高考时,最吃亏的不是成绩差的孩子,而是那些字写得丑的。
孩子当下练好字,受益在将来。
01
“神仙卷面”VS“零分卷面”:
考场上无形的拉分利器
常言道:书为心画,字如其人。
试卷上的字迹,是留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
试问,如果你作为阅卷老师,看到以下卷面,你会给哪个打高分?
2022高考作文《本手妙手俗手》
答案不言而喻。
字迹工整的卷面赏心悦目,在答案正确的情况下,阅卷老师自然会给出相应的卷面分。
字迹凌乱的卷面,即使答案正确,若是难以辨别,不扣分已是万幸。
尤其现在是电脑阅卷,对考生的书写规范和答题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郭沫若曾大力提倡:
“务必积极培养中小学生写字的能力,不一定要求人人都能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端正、干净、容易认。”
前两天,在网上读到一个女孩的高考故事,不禁唏嘘。
网友@夏夏 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学弟学妹平时一定要好好写字。
高考结束后,她对照标准答案估分后,觉得考550 没问题,结果成绩公布后,她只考了460分,语文成绩只有50分,作文0分。
她说自己平时语文都在110左右,分析后得知落榜原因一是作文跑题,二是字迹太潦草。
原来,高考的时候,她有些紧张,作文写成了小说,担心时间不够用,所以字写的非常潦草。
教育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
阅读最重要的体现就在于作文,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单是作文就有60分,占据着语文的“半壁江山。”
父母是否重视练字,孩子是否习得一手好字,书法的重要性,或许在平时体现不出来,但是考场上的差距一目了然,也是拉开孩子作文分数的关键。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规定: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不清或错别字太多,判为三类卷(41分以下)”
有一位作文评卷老师坦言:
“看卷面就可以看出整体素质,字差的答卷,不用看也就30多分。”
要知道,阅卷老师一天阅卷几千份,字迹漂亮至少要加5分。
如果仅因为字迹在作文上和别人拉开5-10分,其他科老师再因为字迹凌乱而扣分,尤其是文科,题目灵活性和主观性更强,相同答案下,卷面之差,就是分数之差。
在“多拿1分、甩开千人”的高考中,分数之差,就是名次之差,学校之差。
字迹,无疑就是考场上的拉分利器。
除了字迹本身,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在中高考试题中,加强书写教育和汉字书写能力考察。
比如:
2021年黑龙江中考考题,要求学生临写一句古诗,平时没有练过书法的学生,恐怕没办法得到满分:
2023年甘肃白银市、天水,中考语文卷中,出现考察学生汉字书写能力:
将“书法纳入中高考”不再是一句口号,写字也不再是孩子们的选修课,而是一项必备技能。
练字功夫在平时,短期来看是考场上受益,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孩子的个人成长。
02 练字,是对孩子性价比最高的投资纵观历届中高考学霸,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坚持练字,热爱书法。
今年湖北考生“黑马”考生张煜东高考成绩708分,他说这是他高中三年最好的成绩,比平时多出将近40分,语文更是138分高分,完全在他意料之外。通过采访了解到,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练习硬笔书法,他认为,所有孩子高考前都应该养成练字习惯。2021年1月,黄佳晟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她认为正是因为坚持练习书法十年,才让她在面试中显得更加从容;
黄佳晟 小楷《金刚经》局部
2020年唐楚玥凭借高考语文146分,一度成为全网刷屏学霸,唐楚玥表示,自己平时很喜欢练字,练字让她更加自律;
唐楚玥字迹
2019年河南理科第一名韩奉延被清华大学录取,当老师问起高分秘诀时,他回答:
“可能因为练习书法的缘故,因为学书法让他在学习和考试中多了几分定力。”
韩奉延的书法作品
有网友评论到:
“十个考得好的学霸,十份印刷体卷面,看完默默练字去!”
大多数人眼中的学霸都是高度自律、专注力强,有耐力和韧性……
而这些品质,都可以从练字这个小习惯中慢慢培养。
方寸之间见天地,练字之时养性情。练字的附加值往往大于写好字本身。
孩子想要把字写好,首先要十分专注,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结构以及笔画;
其次单纯的笔画要反复练习几十遍才能写好,久而久之便能磨炼孩子心性,这样他们遇到任何难题都不会轻言放弃;
最后书法往往都是以诗词文章、名言警句为载体,潜移默化中增加孩子文学素养,一步步让他们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上学时,孩子也会因为写字好看而得到老师、同学夸赞,增加学习自信心,对提升成绩有所帮助。
想起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10岁男孩坚持练字4年后,从中等生逆袭到年级第一。
其爸爸透露:“大家表面上看到的是字,背后其实是孩子自信心的提升。”
除了个别学霸靠天赋学习外,大部分的学霸都是后天养成的,而秘诀就在于:夸!
正如斯坦福教授曾在实验中证明,成长型夸奖方式,能让孩子成绩提高30%。
练字如磨剑,剑锋出自信,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
写字如做人,笔端显品格,塑造孩子道德根基。
柳公权从小就在书法方面显示出过人的天赋,有一天,他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
卖豆腐的老人路过时,看了他所写字后,觉得这个孩子傲气大于才气,便对他说道:
“你这个字写得和我框子里豆腐似的,无筋无骨,还值得拿到人前受夸吗?”
小公权听后,很不高兴。老人建议他去华京城看看,说那里有人用脚都比他写得好。
第二天,小公权来到华京城,看到一个独臂老头赤脚坐地上,左脚压着稿纸,右脚上夹着笔,所写之字如同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引得众人阵阵喝彩。
小公权跪在老人面前,欲请教写字秘诀,老人在地上铺上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白家长,始得龙凤飞。”
从此以后,柳公权时刻牢记老人的这几句话,发奋练字,手上磨茧子,衣肘缝缝补补。
终于,他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练字教会孩子付出艰辛努力和持之以恒坚持的同时,也在教会他们时刻保持谦虚和虚心态度,只有不断学习和借鉴他人优点和经验,方能包容万象,成大器。
正如《弟子规》中所写: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一个人的内在智慧和性格,往往能从他所写的字中窥见一二。
字迹端正的孩子,往往性格稳重,思维清晰,学习上自然能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
字迹潦草的孩子,大多性格急躁,思维跳跃,学习上容易急于求成,缺乏耐心和细致的钻研,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让我想起一位老教师对家长的忠告:
她建议家长都去翻翻孩子的作业本,那些写字拖拉、书写潦草、小错误不断的孩子,往往做事磨蹭,缺乏自控能力。
孩子对待写字的态度,就是对待学习、对待人生的态度。
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练字习惯,不只是为了让他们赢在中高考,更能为孩子铺好人生路。
03 练字要趁早有着20多年教龄的语文老教师坦言:80%成绩好的学生,字体都比较工整。
老话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学习是孩子的第一要务,孩子的好成绩,从写好一撇一捺开始。
要知道,练字总比不练强,早练总比晚练强。
尤其小学阶段,孩子时间较为充裕,字迹也未定型,不妨就从这个暑假开始,重视孩子练字习惯的培养!
- 致家长:
1、孩子练字前:
决定练字时,要和孩子立好规矩,比如让孩子自主选择周内两晚分别练习1小时,周六日晚上必须练字一小时。
练字开始前,确保桌面整洁、光线充足,为孩子创造安静、整洁的练字环境;
前期和孩子一起准备练字工具,如字帖、毛笔、钢笔、纸张等,确保工具质量良好,以免影响练字效果,导致孩子对练字丧失信心。
2、孩子练字时:
做好榜样,关掉电视,停止刷手机,尽量让手机处于静音状态;
不要制造噪音,随意打断孩子,分散孩子注意力;
前期尽量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在一旁安静观察,确保孩子按照正确方法和步骤练习。
3、孩子练字后:
对孩子练字成果给予如实的评价,不吝啬肯定,激发自信心,不避讳批评,教会孩子正视问题;
鼓励孩子多观察、多思考,慢慢培养孩子观察力和分析力,帮助孩子更好掌握练字技巧;
多带孩子欣赏别人的书法作品,告诉孩子只要坚持练习,也会如此优秀;
寓教于乐,将练字融入家庭生活,比如周六日可以和孩子比赛写字帖,适当给予孩子物质奖励。
注重实际应用,引导孩子在写作业、记笔记等场景中运用所学技巧,让孩子体会到练字的实用价值。
- 致孩子:
1、保持正确姿势。
俗话说:握笔不对,发力不对,写字很累。
正确的姿势就是写字的规矩,有了规矩,练字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坐姿: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地面,头部和纸张保持适当距离,避免过近或过远。
握姿:拇指食指捏,靠在中指上,四指半扰,掌心空,笔杆右斜,立掌写。
2、基本功要扎实。
掌握并熟练运用起笔、行笔、收笔、转折和连带这五个基本运笔动作;
有针对性地对点、横、竖、撇、捺、提、钩折等基本笔画进行训练,做到“横要平稳字不歪”、“竖要挺直精神来”、“撇有尖”、“捺有脚”。
通过口诀记忆法学习并记忆书法技巧。
比如遵守“先撇后压、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封、先中后两边”的书写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