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绸缎(chóu) 愧赧(nǎn) 空旷(kuàng) 不省人事(xǐng)
B.宽宥(yòu) 撩逗(liāo) 拮据(jié) 前仆后继(pū)
C.别墅(shù) 箴言(zhēn) 作揖(jǐ) 荡然无存(cún)
D.星宿(sù) 懦夫(nuò) 瞥见(piē) 自惭形秽(h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促狭 聒噪 箪食壶桨 李代桃僵
B.娉婷 鳄然 与日俱增 持之以恒
C.褴褛 拜谒 形之有效 顿开茅塞
D.忧戚 端详 置之不理 忸怩作态
3、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 任选五题; 在第(8)-(10)题中, 任选一题】(6分)
(1) , 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2)闲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其一)》)
(3) , 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汉文有道恩犹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 ,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树绕村庄, 水满陂塘。倚东风, 。(秦观《行香子》)
(7) , 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8)大雪三日, 。(张岱《湖心亭看雪》)
(9)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10)假如我是一只鸟, :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艾青《我爱这土地》)
4、名著阅读。(3分)
作品 | 独特的价值点 |
《艾青诗选》 | 有丰富的意象,语言朴素生动,情感深厚 |
《水浒传》 | 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质朴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
每部作品都有独特的价值点,请从上面的表格中任选一部作品,结合作品中的某一首诗歌或者某一个情节(回目)简要分析。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①自律是成大事者的必备能力。②所谓自律,就是针对自身的情况,以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③一般来说,自律者皆都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④而且,自律会衍生出强大的自我管控能力和坚定的毅力,让一个人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从而不断地战胜自我、成就自我。⑤一旦做出一个决定,就会义无反顾、心无旁骛地朝着目标前进。
(1)请提取第①句的宾语部分,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从复句类型来看,第⑤句是 复句。(1分)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班级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7分)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请你围绕本次活动主题,仿照项目一和项目二,再设计两个活动项目。(2分)
项目一:小说故事我来讲
项目二:小说结局我来改
项目三:
项目四:
(2)有同学对本校九年级学生小说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请你根据下面调查表中的数据,概括你的发现。(2分)
(3)下面是活动中展出的来自网络的发言,你认同这位网友的说法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日常生活中,我比较喜欢阅读简短、搞笑的网络小说,经典名著太枯燥了,我几乎不读。
(4)请你将下面的句子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1分)
沉醉小说世界,看人物悲欢。
三、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12分)
【材料一】历史上每当汉字混乱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时,就必定迎来一次大规模的文字规范运动,将汉字的发展方向调校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而每次汉字回归规范的时期,也往往伴随着文化的大繁荣。因此,汉字规范程度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例如,战国时期汉字大乱之后,秦始皇不得不进行“书同文”,不然秦朝的政令就无法在全国顺利颁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及西汉时期今文经学的独霸天下,导致古今文字血脉隔断,乱写、乱讲汉字之风盛行,西汉官方开始严加整治,规定“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迭起,文字失范,唐代官方及文人便极力推重“字样之学”,倡导使用规范汉字。这些历史事实都有力证明:规范汉字是汉字职能的根本要求,是汉字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
(选自《规范汉字是时代的选择》,有删改)
【材料二】汉字规范的阻力,来源于多个方面: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民众的汉字应用能力有所下降,越来越智能的拼音输入法让人们产生了依赖性,这对汉字结构、笔顺的规范都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人们书写汉字的频率越来越低,提笔忘字、写错字别字的现象频现;再就是很多年轻人刻意追求标新立异,使汉字的应用出现不规范现象。每年新出现的网络热词,大都导致网络语言简单化、碎片化、随性化,直接对传统汉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造成冲击;民众汉字文化知识的欠缺造成了一些汉字书写的不规范现象,还有些所谓的书法家在流量思维、话语争夺和自我创作能力不足等因素的推动下,制造种种“丑书”“怪书”。
(选自《大众日报》《规范使用汉字的意义》,有删改)
【材料三】①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然而一直以来,网络平台却成为不规范汉字使用的重灾区,谐音字、变体字、生造词并不少见。这种不规范使用汉字的行为尽管可能“热词”不断,但与汉字使用规范南辕北辙,相距甚远。同时,少数网民使用一些谐音字、变体字发表观点,传播不良信息,混淆视听,严重影响网络空间的清朗。
②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同样需要使用规范汉字。网络作为新媒体,应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一样使用规范汉字,不能搞特殊。这既是法律的规定,同时也是网络平台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可否认,网络语言给公众带来了一些新鲜的东西,但是网络不能错字连篇,误导公众,变成规范汉字使用的盲区。
③网络也需要“咬文嚼字”。自觉遵守汉字使用规范,抵制拙劣字体、错误字形等不规范汉字表达行为,不但有利于汉字的规范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有利于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让网络上少一些网络“黑话”和不当、过激言论。所以多家网络平台宣布使用规范汉字,向错别字、不规范汉字说“不”,这是一件好事。
(选自《规范汉字,网络平台就该“咬文嚼字”》,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历史上,汉字混乱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时,就会有大规模的文字规范运动。
B.依赖拼音输入法会对人们的汉字书写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提笔忘字、写错别字等。
C.因为网络平台上的谐音字、变体字、生造词很常见,所以网络语言毫无可取之处。
D.多家网络平台宣布使用规范汉字,体现了网络平台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8、【材料一】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5分)
9、针对【材料二】列举的现象,请你提出规范使用汉字的建议。(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0-14题。(18分)
北京,南京 侯发山
①老歪这两天特别兴奋,以致于晚上都睡不着,鏊子上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有人说,睡不着就数羊,数不到一百头就睡着了,老歪连着几个晚上,都数到一万多头了还是没有一点睡意。
②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转一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想住了就住下来。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去就去吧,住是不会住的,玩两天还是可以的。若是犟着不去,说不定哪一天蹬腿了,会让孩子遗憾终生的。
③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了,他还不该享福吗 ?
④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两个孩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女儿在南京。
⑤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他们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别想去,却一直没有去成,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他们。这次邀请他进城,也就是在前几天的电话里说的。
⑥就这样,老歪睡不着了。
⑦北京, 还是南京 ?这几天,村里人见了老歪,都会这样问他。不少人给他出主意,有的建议他去北京,说北京有毛主席纪念堂,有天安门城楼;有的建议他去南京,说南京有中山陵,有雨花台。
⑧老歪呢,咧着嘴嘿嘿直乐。说实话,他也没决定好到底是上北京还是下南京。这两个孩子也真是的,说寄车票都寄车票,说不寄都不寄。
⑨儿子在北京上班,房子买在了河北,每天上班要提前三个小时。唉,上个班就这么远,也真难为儿子了。儿子是去年结的婚,媳妇是外国人。他们举行的是集体婚礼,单位操办的。恰好老歪当时刚参加过本村的一个葬礼,按农村阴阳先生的说法,不宜再去参加婚礼,就没有去。他们也没回来过。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老歪没见过媳妇的面,不能说没见过——儿子给老歪买了个智能手机,在手机里见过,还给他拜过年呢,叽里咕噜的,像是鸟语。儿子说那是问候老爸新年好的。老歪想等到孙子出生后再过去,视频了几次也没见儿子提到这个事。儿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电话里却轻松地说,他们不打算要孩子!这还了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得去好好数落数落儿子。
⑩这边牵挂着儿子,那边女儿也连着心。女儿在南京上的大学,女婿是她大学期间就认识的。今年五一结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哼,老板有啥了不起,收破烂的也叫老板。
⑪去年村里来了个收破烂的,临走给了老歪一张名片,名片上写着“回收公司总经理”。女儿是旅游结的婚,之后也一直没把女婿领回来过。这个女婿不是外国人,是苏州人,说话也听不懂。女儿说,现在的生活挺好的,她也不打算要孩子。啧啧,儿子、女儿真傻。
⑫到底是去北京还是南京?去北京,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儿子不高兴。有了,谁的票到得早去谁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镇里洗了澡,破天荒请人搓了搓背,理了理发,刮了刮脸,还拿出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媳妇给熨烫了一下。
⑬过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个快递员送来的两个快递——两张卧铺车票——一张去南京的,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上的车次居然是同一天时间!
⑭快递员的到来早已把左邻右舍吸引过来了,他们相互传递着火车票,眼里写满了羡慕,还一边取笑老歪:你不会分身术,看你这次去哪里!
⑮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其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现在不可能了。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说罢,老歪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淌满了泪水。
⑯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
(有删改)
10、阅读文章,请按照心理线索来梳理本文情节,将横线补充完整。(4分)
两个孩子邀请老歪去城里,① ,② ,老歪失望伤心。
11、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3分)
老歪这两天特别兴奋,以致于晚上都睡不着,鏊子上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
12、文中的老歪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分)
13、“巧合”是小说中的常见手法,请找出小说中的巧合之处,分析其作用。(3分)
14、文章的结尾很有特色,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5-18题。(12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①尚风节,自仲淹创之。
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②,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③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④洛阳,树园圃,为逸老⑤地。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⑥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
(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五十二,有删节)
【注】①矫厉:振奋。②重肉:两种以上的肉。③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④治第:建府宅。⑤逸老:安享晚年。⑥形骸:形体、身体。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至若春和景明 ( ) (2)把酒临风 ( )
(3)仲淹少有大志 ( ) (4)吾今年逾六十 ( )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人苟有道义之乐
B.不以物喜 以赡族人
C.其喜洋洋者矣 子弟知其有退志
D.先天下之忧而忧 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17、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2分)
(2)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2分)
18、结合【甲】【乙】两篇选文,分别说说范仲淹是怎样践行他的“仁人之心”的。(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19-20题。(4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9、“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2分)
20、小文不明白诗人为什么要把无形之“思”比作有形之“丝”,请你结合“春蚕到死丝方尽”向她解释一下。(2分)
四、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生活总会以不经意的方式引发我们的思考。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提醒我们岁月的流逝。过去悠悠间已化作从前,未来在向我们招手致意。青春正好,来日方长,前方充满希望!每个人拥有的只是当下,把握和珍惜当下,是对过去最完美的总结,是对未来最恰当的馈赠。如此,才可自成风景。
请以“掬一捧光阴,把握一份当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A
2D
3、(1)鸟下绿芜秦苑夕 (2)忽复乘舟梦日边 (3)巴山楚水凄凉地 (4)湘水无情吊岂知 (5)欲为圣明除弊事 (6)豪兴徜徉 (7)少年不识愁滋味 (8)湖中人鸟声俱绝 (9)江山如此多娇 (10)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4、示例一:《艾青诗选》中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通过土地、河流、风、雪、母亲、农夫等意象,描写了大雪纷扬下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的思想感情。
示例二:《水浒传》中的“景阳冈武松打虎”,先通过武松在“三碗不过岗”的酒家的豪饮,写出了武松超乎常人、争强好胜的人物性格,然后在打虎的过程中,通过对老虎的动作、外形以及声音写出了老虎的凶猛,进而突出了武松武艺高强、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
5、(1)成大事者的必备能力(或“必备能力”) (2)(删掉“皆”或者删掉“都”。
(3)条件
6、(1)示例:项目三:小说人物我来演 项目四:小说情节我来猜
(2)示例:本校九年级学生不喜欢阅读小说的人数近三年来逐年递减(越来越少);②本校九年级学生近三年来喜欢阅读小说的人数远远多于不喜欢阅读小说的人数;③本校九年级学生近三年来电子阅读的人数大约是纸质阅读人数的两倍。(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3)示例:不认同。网络小说能够缓解我们紧张的情绪,带给我们快乐,经典名著能够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增加我们的智慧。我们在阅读网络小说的同时也应增加经典名著的阅读量。
(4)略
7C
8、举例论证(1分),列举秦始皇进行“书同文”、西汉官方整治乱写乱讲汉字之风、唐代官方及文人推重“字样之学”的例子(2分),证明规范汉字是汉字职能的根本要求,是汉字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2分)。
9、①提倡民众动手书写,纠正提笔忘字、写错字别字的现象;②年轻人要规范使用汉字,不要刻意追求标新立异;③网络平台要对新出现的网络热词进行规范;④相关部门对汉字书写创作进行规范,严禁所谓的书法家制造种种“丑书”“怪书”。(每点1分)
10、①老歪期待、兴奋(纠结) ②两个孩子寄了去对方所在城市的车票(无意父亲到自己家)(每空2分,意近即可)
1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歪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状态,表现出老歪对于儿子和女儿接自己去城里这一消息的高兴和激动。。
12、①老歪怕年幼的孩子受苦决定不再娶妻,怕给儿女们增加负担一直没有去过城里,是一个疼爱孩子、为了儿女不惜牺牲自己幸福的好父亲;②老歪一个人含辛茹苦养大孩子,连县城都没有去过,是一个淳朴老实、没见过世面的农民;③老伴去世多年,儿女都在外地工作生活,只留老歪一个人在老家,他是一个孤独寂寞的空巢老人。(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13、示例:儿子和女儿同时邀请父亲进城,车票居然是同一天同一车次这一巧合推进情节发展,故事反转,使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凸显儿子和女儿性格的两面性,表面上非常孝顺,实际上却无诚意真心,突出了小说的主题。(找出巧合之处得1分,答出作用得2分)
14、①情节安排上,这一结尾既照应了前文,又是对故事情节的逆转,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耐人寻味;②人物塑造上,儿女性格的两面性和老歪的善良隐忍都在情节逆转中得到集中表现;③主题表现上,对虚情假意的孝顺进行鞭挞,表现对空巢老人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深化了主题。(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15、(1)日光。(2)持、执。(3)志向。(4)越过、超过。
16A
17、(1)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
(2)我所担心的是在高位上很难退下来,而不是退下来没有住的地方。
18、【甲】文中,范仲淹表达了自己效仿“古仁人之心”的观点,通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虑,引出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实现自己的仁人之心(1分);【乙】文中,范仲淹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志向,通过他生活节俭,把衣食施舍给别人,设立义庄赡养族人,不愿意为颐养天年而修建住宅等事情来表现他的仁人之心(1分)。(意近即可)
19、点明离别的季节,渲染离别的气氛,烘托人物凄楚的心情。
20、示例:“春蚕到死丝方尽”意思是春蚕直到死,缠绵的丝才吐完,其中的“丝”与“思”谐音,比喻人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一样绵绵不尽,从蚕开始吐丝到“死”推移到人的感情至死不渝,这样使人的“相思”有了具体的形体,其情感能够被人更清晰地感受到。(意近即可)
21、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