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阅读理解的特点
阅读理解是英语能力培养的重点项目,是各地中考的一个重要题型,分值高占中考总分的三分之一、题量大。阅读理解考查的根本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有关信息的加工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标志是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率。
因此,阅读理解的功夫应下在平时,阅读理解是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好题型,我们常常说要睁眼看世界,中学生可以通过平时多做阅读理解睁眼看世界。平时多积累足够的词汇量,多分析题型特点,多了解考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准确率。中考阅读理解要求做到以下6点:
1 ﹑理解短文的主旨和中心。
2 ﹑理解文中的具体细节。
3 ﹑根据上下文推断文中生词的词义。
4 ﹑作出合理的判断和推理。
5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因此有关阅读理解题目中考主要有以下4种题型:
1.事实细节题
2.主旨大意题
3.词义猜测题
4.推理判断题
二 阅读理解各种题型及解题策略与方法:
(一) 事实细节题
解题原则:忠实于原文上下文及全篇的逻辑关系,决不能主观臆断。 文章中心是论点,事实细节是论据或主要理由;有关细节的问题常对文中某个词语、某句子、某段落等细节及事实进行提问,所提问题一般可直接或间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 提问的特殊疑问词常有:what, who, which, where, how, why 等。
在阅读理解中,要求查找主要事实和特定细节问题常有以下几种命题方式: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s true?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text?
3)The author ( or the passage) states that___.
4)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en ( where, why, how, who, what, which, etc.)___?
(二) 主旨大意题
1. 干扰项 可能是文中某个具体事实或细节
2. 干扰项 可能是文中某些 (不完全的) 事实或细节片面推出的错误结论。
3. 干扰项 可能是非文章事实的主观臆断。
(正确答案) 是根据文章意思全面理解而归纳概括出来的;但不能太笼统、言过其实或以偏概全。
主旨大意题的常见的6种提问形式:
1)What does the writer mainly tell us?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is text?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expresses the main idea?
4)Which is 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text?
6)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三) 词义猜测题
1. 同义法 常在词或短语之间有并列连词and或or,它们连接的两项内容在含义上是接近的或递进的,由此可以推测。
2. 反义法 如 hot and cold, give and receive等,或前句为肯定,后句为否定。总之,词与词间都起着互为线索的作用。
3. 释义法 对文章中的生词用定语(从句)、表语甚至于用逗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引出并加以解释说明。
4. 构词法 英语构词法在中考时很好用,特别是构词法中的前缀和后缀。
5. 情景推断法、代词替代法等等。
词义猜测题 做题要领:
1)文中找线索或信息词。
2) 根据熟悉的词及词义判断新单词之意。
3)根据上下文判断新词汇在特定句中确切意思。
4)熟练运用构词法。
(四) 推理判断题
1 . 中考中常常有4个,着重考查学生归纳概括、逻辑推理等综合能力。推理判断题是中考中考生丢分最多的题型,是考生最怕的题型。根据我20多年的经验发现,情商高的考生得分高,情商普通的考生丢分多。
透过现象看本质,领悟作者思想倾向、观点、立场、语气及态度等。
以原文内容为前提,据作者的观点理论(非考生观点),客观地对文中未明显说明的现象或事例给予合理的逻辑推断,做出一定解释。
2 . 推理判断题(做题要领):
既要求学生透过文章表面文字信息推测文章隐含意思,又要求学生对作者的态度、意图及文章细节的发展作正确的推理判断,力求从作者的角度去考虑,不要固守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推理判断型常见的命题方式有以下7种:
The passage implies (暗示) that_______.
We can conclude (得出结论)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inferred (推论)?
What is the tone (语气) of the author ?
What is the purpose (目的) of this passage?
The passage is intended to _____.
Where would this passage most probably appear?
三 我个人的建议
1.要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活动。不只是停留在对文本的表层理解上;通过追问why,how…, what do you think of…等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2.要避免离开文本孤立地学习词汇。在阅读文本时要有意识地理解文本中的生词,锻炼自己猜测词义的能力,准确理解词汇的用法。
3.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内涵。
培养文化品格,重视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考高考的大方向,通过英语这个平台向世界传播中国元素,扩展阅读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4.与时俱进,关注时代热点。坚持课外阅读训练,练习应包括不同题材、体裁的语篇。在选择阅读素材时,要注意选用原汁原味的文章,尽量多地接触语言地道的表达方式。在中考复习阶段要重视对阅读技巧和策略的训练,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5、科学有效地过好词汇关,最好能有2500的词汇量,词汇量的大小决定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要采用归纳法、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等方法进行掌握《新课标》里的1600个单词以及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熟练这些词汇的词性、词义和基本用法;对词块掌握得好更有助于加快阅读速度,又可提高理解的准确率。
6、强化限时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阅读理解习惯的养成在于平时的训练,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才能在中考中应对自如,提高阅读质量。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英语阅读理解需要平时好好加强练习。七年级八年级时候要多加练习才是王道。Come on, smart boys and girls. You can, you wi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