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高考英语阅读C难度较大,话题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比较传统的问题,但作者文笔比较优雅,所以理解起来有些吃力。
全书收录短语及固定用法点25个,均被《高中英语15000考点》命中;有3个难词及偏旁词,收录于《睡眠记忆法辅助词表》。
这道题需要全文翻译,你可以当做阅读理解题来做,如果全部答对说明你的阅读理解能力没有问题,丢的分是单词和短语导致的词汇问题。
近年来,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一致认为,“短期主义”如今已成为工业化社会的一大问题。忽视长期原因和后果导致了世界上一些最严重的问题,如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崩溃。历史学家弗朗西斯·科尔认为,西方已进入一个“只关注当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当下的残酷,也有无尽的无聊。
事实证明,人们往往只关注当下,不顾自己的未来以及社会的健康、幸福和经济稳定。在商业领域,这种偏见表现为短视的决策。对于气候变化等长期问题,人们不愿意今天做出可能在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小牺牲。相反,唯一重要的事情是下一季度的利润,或者满足其他短期愿望。
这些扭曲的观点不能归咎于单一原因。公平地说,我们的心理偏见起着重要作用。人们不愿延迟满足是最明显的例子,但还有其他原因。其中之一是当下最容易获得的信息如何影响对未来的决策。例如,你可能会听到有人说:“今年冬天很冷,所以我不必担心全球变暖。”另一个原因是人们过于重视引人注目的紧急事项,导致人们忽视可能更重要的长期趋势。在这里,一位流行歌星比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受到更多的关注。
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开玩笑说,如果外星人想削弱人类,他们不会发射宇宙飞船,而是会造成气候变化。事实上,当谈到环境变化时,我们存在集体“记忆空白”,每一代人都可能认为他们遇到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寻常的。例如,今天的老年人可以记得长途驾驶后挡风玻璃上的昆虫,而孩子们却不知道昆虫数量急剧下降。
28. 作者引用弗朗西斯·科尔主要是为了 ________。
A. 进行比较 B. 引入主题
C. 评价一个陈述 D. 强调一个问题
29. 从最后一段可以推断出什么?
答:气候变化已被遗忘。
B.历史的教训很重要。
C. 人类的大脑很不善于识别缓慢的变化。
D.人类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
30.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A.长远的思考对于人类来说很重要。
B. 人类倾向于做出长期的牺牲。
C. 当前政策有助于指导未来的决策。
D. 当前偏见有助于减少近期欲望。
答案:D、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