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特别是1983年以后,英语在高考中,同语文、数学等科目一样同等对待。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至此,英语这样才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开来。
这几十年以来,初中一直是英语教育的主阵地,初中英语的教材版本一直在不断的变化,除了教材内容上的变化,还有不同出版社的版本,如小学英语版本就有有很多,如:人教新版、人教版PEP、苏教版、牛津版、朗文版等。各个省使用的教材版本也不尽相同。这里我们还是重点来看看人教社英语不同版本的变化。
从一个曾经学过这套教材的学生的角度来看,当年学这套教材还是非常吃力的,当年我们在乡镇的中学,可能也有老师的原因,那时候英语老师稀缺,仅有的英语老师素质差别明显,而非常不巧的是,我当时的英语老师个是面不表情的男老师,得承认他的英语水平还可以,但是我们学得都不是很好。
从教材本身来说,这套教材只有少部分是语境对话内容,其他大部分是正式的课文,再加上当时的教学模式单一,结果上英语课时,老师就以翻译课文为主,学生学习以默写单词和背诵课文为主,对于一门以语言为主的课程来说,光动手不动嘴肯定是不行的。
虽然成绩不是很发了,但是这本教材给了我们很多的美好回忆,虽然有遗憾,但仍然让我们难忘,而且那时候里面一些人物名字也很有时代特色,比如说中国的男孩就叫王平,女孩就叫李玲,而外国的男孩子一般叫杰克、约翰,女孩叫罗斯、爱丽丝等。
当然这是版本的变化,但对于一个九零后来说,当时学这个英语,现在记得的一个内容,当然就是大名大名鼎鼎的两个人物“李雷和韩梅梅”,不过这本教材正在用的时候,他俩的名声也没那么大,谁知道后来,他俩怎么会这么有名,这得感谢网络的力量,以至于后来,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被改编成了电影和电视剧里的人物,甚至让他们之间产生了情愫,不过作为一代人的记忆,由这两位引发的对九十年代这套英语课本的记忆还是很深的。
学这个版本的时候,初中英语的教学水平,其实已经提高了不少,英语老师们基本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大量配了阅读训练、挂图、简笔画、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等,以至于九十年代的学生的英语水平明显提升,再加上那个时代的“出国潮”等带动,英语一度非常火热。
现在的英语教材执行的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以多听、多读、多说、多写为教学目标,可以看到课本里很少有像80版英语课版里,那样的大量的英语课文,而现在的多是语境对话,场景类为主的课文内容,就是更加贴近实际的生活。
再加上现在对英语的重视,基本上是逢考必有它的一席之地,坐拥和语文、数学一样的分值与地位,让英语学习成为了现在大家非常关心的课程。现在不光有学校里的英语教学课,社会上还有大量的各种英语培训班,当然现在学生的英语水平,可真不是七八十年代的孩子能比的。
在现在的英语课本时在,作为课文里人物也有很多新的变化,陈洁、约翰、迈克还有两个小动物和一个小机器人,这都还算正常,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还有一个人物的名字,那就是吴一凡,不知道当时是谁起的名字,现在看有点刺眼!英语教材的变化是每个人学生时代的一个见证,虽然当时学英语的时候,可能有的好些,有的不是很好,但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现在回看那时候的学生生活,其实很多还是很让人难忘的。而英语课本作为其中的一个课本,一定也会让我们想到初中时代的点点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