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复备人: 时间:
课题:估一估 | 课型 | 新授 | |
教学目标: | 1.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会用万以内数表达具体的事物和交流信息,培养估计意识,在活动中培养数感。 3.亲身经历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发现估计的策略与方法的过程,做到估计有根据。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教学难点:探究发现估计的策略和方法,培养估计意识,逐步发展数感。 | ||
课前准备: | 日记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过程 :教师和学生活动 (一)新课导入: 1、谈话:同学们参观完北京城后回到学校开展板报大赛活动一起来看 2、仔细观察情境图,有哪些板块? 3、看到这个板报,你想知道什么? 生: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 生:这张板报大约有多少个字? 生…… 4、大约和哪个知识点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估计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提问题中,一开始会一些不知从何开始,教师要加以适时引导,引入估计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研究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探究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1)第一次估计,你猜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 生:我估计有100多个 生:我估计有200个 生:我估计有500多个 (2)估计不是乱估,我们要运用了一定的方法和窍门,小组内再一次交流方法,进行重新估计? (3)汇报 生:我先数出10个,圈起来,然后大约有10个10 ,我估计可能有100字 生:先数了数一行大约10个字,有10行,所以我估计共有100个字。 生:我是先数了20个,这篇日记大约有5个20,所以我也估计有100个字。 (4)反例:每行有10个字,有这样的10行,然后再扣除开头的两个,结尾的三个,所以我估计共有97个,这样对吗 生:不对,估计是大约有多少,这样计算进成了准确数了 生:估计不是计算准确数 (5)总结:先估计一部分,然后再估计整体的数量,估计要有依据,讲究方法,不是精确计算。 设计意图:一开始,学生是是乱估一气,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有了思路,方法和策略各种各样,只要孩子们说得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留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反例的引入,加深了学生对估计和准确数的区别,进行正确的估计。 (三)巩固新知: 绿点问题:这张板报大约有多少个字? (1)课件出示,收集信息,弄懂题意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 (3)汇报交流 生:我估计日记大约是100字,整张班报就是4个100,大约400字。 生:上边大约有200字,下边大约200字,整张班报大约400字。 设计意图:绿点问题再一次巩固估计的策略,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达标反馈 1、圈一圈,估一估 2、估一估,这块地一共能种多少棵小白菜?你想怎样估计?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学会了估计 生:我先估计一部分,再估计整体 生: 估计是大约,不是准确数。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 二次备课 谈话导入,学生自主发现数学问题并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第一次估计和正确答案差距很大,老师引导用一定的方法和窍门估计,小组合作探究分享第二次估计结果。 引入反例,估计的数不是精确的数 绿点问题士巩固新知,让学生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提倡方法的多样性。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
作业设计: | 一、估一估,选一选 书架上大约有(10 30 60)本书 二、 | ||
板书设计: | 估计 估计,先估计一部分,再估计整体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