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绩老是不见提升,各位 “鸡娃” 家长肯定是心急如焚。
你可能想不到的是,学习不好或许是一种 “病症”,而且现在医生已经有办法治疗这种 “病症” 了!
昨日(8号)上午,备受关注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首次开诊。
门诊基本信息
这是上海首个以“空间与数学”细化命名的学习困难门诊,由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理卫生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联合设立。
从官方预约挂号渠道来看,这一门诊为儿保特需门诊,挂号费316元,首批开放预约的名额在10月8日、10月15日和10月22日,每天限号8人,三天的就诊号源已全部被约满。
10月8日,在半天的门诊时间里,此前预约的8名患者中,有6人按时前来就诊,其中2人还从江苏昆山、南通赶来,患者年龄基本都在10岁及以上。有患者经评估后,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心盲症等。
门诊目的
不是所有数学不好的孩子都适合来看这个门诊,设立初衷是精准找到孩子学习障碍原因,帮助家长认识孩子并找到解决办法。若孩子因神经发育问题导致学习能力不足,“鸡娃” 效果有限。
诊断依据
依据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ICD-11诊断系统,同时参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标准进行数学障碍诊断。
患病率统计
中国大陆小学生中数学障碍总体患病率为8.97%,小学低、中、高年级患病率分别为11.57%、10.07% 和4.76%,低年级儿童主要因计算能力差存在数学学习缺陷,中高年级计算技能会提高。
数学障碍涵盖情况
包括数感差(数量大小估计、符号管理、基本计数困难)、数学记忆困难(检索数学事件、计算、理解记住规则和公式困难)、推理困难(掌握数学概念、复杂数学程序、逻辑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几何、图形和表格理解困难者。
患者诊断情况
当日就诊患者中,家长多反映孩子数学成绩不好,但并非都存在空间与数学方面障碍。
有患者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心盲症等,如存在注意力缺陷的患者将被转入相应门诊,因作息不规律导致成绩不佳的患者被建议调整作息。
该门诊团队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赵冰蕾博士表示,心盲症是那些无法在脑海中生成某种具体事物形象的人。通常,我们可以在睁着或闭着眼睛的情况下,在脑海中想象出丰富的画面、场景、各种细节,但患有心盲症的人无法进行相应的脑中构建,只能看到一片白色或黑色,有些心盲症患者甚至无法产生梦境,只有情节而没有画面,无法在梦中看见清晰的影像。
“我们在门诊中遇到一个初一的孩子,在脑海中无法呈现物体的视觉等信息,如颜色、空间等,譬如让孩子想象苹果的样子,他也想不出来,问到柠檬和橙子哪个更偏黄色,对方会回答橙子,也搞不清楚一些城市在地图上的方位等。”赵冰蕾表示,针对心盲症可以通过视觉想象生动性测试等进行评估,“心盲症虽然会表现为数学成绩不佳,但其实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活中的其他不便。”
赵冰蕾当日还遇到一名存在数学学习困难的患儿,乘法和加法都没有问题,但减法和除法却不好。“乘法和加法更多的是靠记忆完成的计算任务,但减法和除法往往要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竖式,这个孩子却缺乏对空间关系的理解,这也可能是导致他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赵冰蕾说,“如果发现孩子存在空间能力上的不足,或许我们可以提醒家长不需要再这么‘鸡娃’了,应该根据孩子存在的根本问题给予相应的帮助,而不是一味地去责怪孩子,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焦虑甚至抑郁情绪。”
治疗方法
在该门诊中,心理医生会与家长、患儿进行20-30分钟的谈话,通过量表、行为测试等形式,配合一些检查手段进行疾病的评估。确诊后,团队会提出一些改善的训练途径,包括拼图游戏在内的视觉空间训练,利用算盘的视觉和触觉记忆来增强计算能力,参与障碍赛或定向活动进行身体与空间训练、虚拟现实游戏化学习等。
这一门诊的团队负责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精神卫生专业副主任医师马希权举例说,譬如给儿童一个2D或者3D的图形,让儿童进行思考和旋转,以符合给定的挖空的图形,或是让儿童参与拼图活动,帮助他们理解形状、空间关系和整体结构,又如教儿童如何使用算盘进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逐渐过渡到更复杂的乘除法,鼓励儿童在没有算盘的情况下进行心算,利用算盘的视觉和触觉记忆来增强他们的计算能力。
此外,还可以结合身体活动与空间技能训练,通过运动来增强儿童的空间意识和认知能力。例如,设计包括空间定位和方向感的运动游戏,如障碍赛或定向运动。或是使用动态视觉材料(如动画或三维模型)来展示数学概念,增强儿童的空间理解。
赵冰蕾还表示,也可以使用专门设计的教育游戏来锻炼儿童的空间技能,例如通过APP、电脑端游戏、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来创建沉浸式学习体验。
“研究发现,基于空间的认知训练,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表现。但这些也并不一定说所有孩子都适用,一般来说我们干预的时间在3-6个月,我们会观察下训练的整体效果,也会在今后临床中不断总结治疗经验。”马希权说。
成都也有相关门诊
信息显示,在成都这些儿童医院,还真开设了专门治疗“学习困难”的门诊: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学习困难门诊
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儿童学习行为门诊
成都西南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学习困难门诊
另据网友分享,成都还有不少医院开设了治疗与“儿童厌学”相关的门诊:
华西附二院→儿童多动症门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儿童心理科室
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
成都儿童专科医院→多动和抽动症专科
不知道平时“母慈子孝”,辅导作业“鸡飞狗跳”的你,看到这里,有没有想掏出手机“约个号”……
来源:澎湃新闻、综合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