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希望学【宝藏老师】系列文章的第6篇。
我们迎来了希望学小学数学“大S主讲”——“花花老师”洪然。
这是我们经历的最热闹的采访,花花老师在讲述她每一段故事的时候都很有热情、很热闹,一如她的课堂一样。她形容自己的课堂是“巨疯巨闹”,但恰恰是这样一个巨疯巨闹的课堂,孩子们很快乐,家长也很认可。
关于数学,我们倾向于认为这是一门高度理性的学科,同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也让很多人感受到枯燥乏味,甚至伴随痛苦。数学很重要,也很难,学习数学的人常常感到不快乐,这似乎是很多孩子的一种共识。但在花花老师这儿,数学可以是一门快乐的学科,学数学的孩子也可以是快乐的。
你可以看作这是花花老师与生俱来的一种教学天赋,但其中也蕴藏她多年教学的积淀。让我们一起走进花花“巨疯巨闹”课堂背后的世界。
时间拨回2020年2月2日,特殊的日子里,花花老师依旧坚守在屏幕前,给孩子们上网课。
同时出现在镜头里,还有花花老师的小狗。
花花老师的本名其实叫洪然。“洪小花花”是她给自己取的昵称,她想让孩子们跟着她学完之后能集齐更多小红花,和孩子们熟了,大家觉得四个字太长了,于是都叫她花花老师。
那段时间,一直有猫狗等宠物传播病毒的谣言,花花老师想要打破这些谣言,好好陪伴它们。出于爱心和责任感,她特意带着宠物,也是言传身教地告诉孩子们:“除了学习知识,我们从小要做要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作为一名小学的数学老师,面对这帮年龄很小的孩子,她希望未来,自己能够一直陪伴所有需要她的小朋友。
“看着他们从童年跑向青春。”
01
选择成为“孩子的玩伴”
学生时代,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可以挑选任课老师的风格,你会选哪种?是温柔姐姐型、严厉师长型还是慈爱长辈型?
小朋友们喜欢的花花老师则是知心伙伴型。
朋友眼中,花花老师像一朵小白花,和人的交流也不拐弯抹角,遇到事不会想那么多,天真得不像个成年人。
这种性格看起来“不成熟”,但花花也说:“当投射到给孩子教书这件事上,反而是一件好事。”
谈起和孩子交朋友这件事,花花老师很开心:“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用平等的姿态和他们对话,会特别顺畅,我可以想到什么就和他们说什么,不必顾及一些成年人社交的规则,这样的状态让我感到很轻松。
我可以和孩子成为朋友,虽然我的年龄比他们大很多,但跟小孩一块玩其实特别开心。而且还能教授他们知识,这让我感觉很棒。”
花花老师早期课堂
在花花老师看来,老师的性格决定课堂的风格,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如果老师比较沉闷,那班上的气氛大概率比较闷,如果老师是活泼的性格,那课堂气氛也会活跃。
“像我这样的,我们班就是巨闹巨疯,有时候黑板上要做抢答,你知道那种状况吗?每个孩子都很着急想要回答。而且我们每节课都会有开心课间,各种各样的游戏都能玩起来”。
花花老师有个理念,教育是个技巧活,孩子们的天性是爱玩的,如果能把玩和学结合起来,对于小孩子来说学习根本就不是事。
这种相处方式,让孩子们也很愿意向花花老师分享他们的生活,比如男生喜欢哪个奥特曼,或者女孩子最近流行编珠子……在学习上,孩子们也会主动和花花老师讲学了什么知识,自己怎么理解的——而这种自主学习模式,接近于著名的“费曼学习法”所要达到的效果了。
在督促孩子学习时,花花老师也更愿意用鼓励的方式,让孩子进步:“孩子是需要鼓励的,如果他有做得好的地方,老师看见了,一定要表扬;如果他做错了,老师就告诉他这一步哪里错了,让他改就好了。”
教课这件事,本就是教学相长,花花老师以伙伴的身份,教给孩子们知识,而孩子身上的真善美,也深深感染着她。
而当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的时候,就是花花老师最开心的时候。
对于孩子,她会以伙伴的身份去引导,对于自己,她有这样的自我期许:教育是个良心活,用心去传授,细心去呵护,恒心去坚持。
教学这件事,她很在乎。
相比于之前的线下课,花花老师觉得如今的网课,对老师的要求会更严格。每个班孩子都很多,还来自全国各地,任何的细节,都会通过网络放大。所以她必须注重每一个细节,把课程准备得精彩。
花花老师跟同事备课
“就像现在在希望学,其实我们有标准化的PPT,可以直接拿过来用。但我非得要自己拿来改一改,看看它画面是不是美观,需不需要抠一抠图;录的视频,我也尽量让它非常流畅,有时候录一个挺长时间的课,中间如果忽然崩掉,我会很介意这个事,不会接着录,而是从头开始,因为我觉得接着录状态始终是难以衔接的。
我其实并没有强迫症,只是教学这件事,我很在乎。
花花老师准备的讲义,厚厚一摞
别人都说‘鸡娃’,我其实是挺‘鸡’自己的一个人。我是一名老师,教书这件事就是我最想干的事,我‘鸡’自己,就是要把这件事做好。”
02
“在冰没有化掉之前,跳到另一块冰上”
花花老师很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
“我挺喜欢玩的,比如哪里有好玩的地方,我肯定先去玩一下、感受一下。我们女生嘛,会时常关注一些美容仪之类的,我不会说等朋友用了推荐给我,基本上我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先买了试试。
工作这块也是,从之前的学而思到如今的希望学,我一直不断尝试新的方向,在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其实花花老师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登上讲台,也是出于一次尝试。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她大学还没有毕业。
“当时还是兼职的状态,我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自己的班,属于帮其他老师代课。
第一次登台讲课真得非常紧张,那会儿还是线下课,即使已经内部通过了试讲,但面对下面孩子和家长,虽然表面上我很镇定,其实腿都有点发软,幸亏最后的效果特别好,孩子和家长都很满意。”
这种敢于尝试的自我驱动力,一直推着她不断进步。
之前团队业务转型,直播是下一个瞄定的风口。
学生与花花老师“隔空”合影
其实刚开始,大家都不怎么想做直播,怕分散精力。但花花老师觉得,既然有新的方式去教课,那就试试呗。“要做就一定做好,所以那段时间,我狂开各种各样的讲座。记得那会首页轮播图都是我。就是因为只有我在那天天开直播。”
她很感谢那段时间,不断地直播和讲座,让大家慢慢认识了“花花老师”这张名片,对授课方式的沉淀和优化,也培养了自信心。
有一句话让她深有感触:“其实大家都不是站在一个岛上,而是站在一个一个的浮冰上,而你要做的,就是在这块冰没有化掉之前,跳到下一块冰上。”
花花老师基于公司业务的不断尝试,就是希望自己尽量不要固步自封,不能一直站在脚下这块“冰”,要一直往前走,根据教育市场的变化和孩子需求的变动,快速优化迭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花花老师的这种“尝试”,也是出于一名老师的责任感。
在大家都不能出门,孩子们只能上网课的日子里,团队打算做免费的直播课,花花老师是第一批报名的人。“当时孩子们上课特别困难,我也想着尽自己一份力,报名的时候就想着我要第一个冲,赶紧冲。
当时真得非常紧张,那个直播人数具体我忘了,好像是十万几十万,特别多的人。
课开始前15分钟,会有一个倒计时,这时候就超级紧张,因为上一位老师讲课那么多人在听,到你了万一人数跌了怎么办……但最后我的上课效果也很好,尤其是抱着我的狗狗上课的场景,很多小孩过了很久还有记忆呢。”
花花老师当时只有一个念头,这个课一定要讲好,要通过这个课把应该学的知识告诉他们,只要孩子们进到直播间,就要有收获。
给孩子上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逾千金。
03
用对方法,让数学学习更简单
孩子的小学阶段,数学究竟应该怎么学?
有十几年教龄的花花老师很有发言权:听得懂、胜负欲、要好玩、找方法。
花花老师设计的课堂“游戏”
“第一,你要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和他说话。”
很多家长会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一道题,家长给小孩讲半天他不懂,但老师一讲孩子就听懂了。
老师一定比家长知识渊博吗?不一定!但老师可以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讲给他们:
“其实小学数学的学习,得向语文学习借鉴一些方法。你需要给孩子作比喻打比方,完了还要给他形象化,比如有些东西太抽象了,你可以给他画各种各样的图,便于孩子去理解,因为小孩还是喜欢图啊画啊之列,比较孩直观的东西。”
第二,要激发孩子的胜负欲。
“孩子们之间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我不想让他们太平和,同学这道题做出来了,我也一定要把这个题做出来,或者玩这个游戏,我一定要赢了。他赢得越多,就更爱学,完了他就越来越好。如果他老输,然后躺平了,那他肯定对学习没有兴趣了”。
激发孩子胜负欲的核心,花花老师觉得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学习要好玩。
花花老师会设计很多环节,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孩子的计算能力、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一些反口令,你让他坐下他就要站起来,你让他稍息他就要立正,这种就是锻炼反应能力。还有就是拍手游戏,比如3的倍数拍一拍,7的倍数拍一拍,是同时锻炼计算能力和反应能力。还有一些和生活结合紧密的题,比如《商家的诡计》,商家喊满1000返200,请问是打八折吗?其实不是,这种情形相当于你付了1000,买了1200的东西,算下来应该是八点几折……”
花花就是通过各种游戏,让孩子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
第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这一条学习方法,具体包括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思维方式,我很看重归纳总结的能力,小学数学阶段的学习,如果想要拿到高分甚至满分,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最看重专注力,我会推荐孩子做一些需要长时间坐下来做的事,比如玩乐高、玩拼图、画画等,当然,这件事必须是他感兴趣或者不排斥的。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他的专注力就会上来,不会那么磨蹭爱走神,没事干还掰橡皮转转笔。另外,学习习惯一定是和从小到大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家长也需要配合,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
很多家长询问,如何在小学阶段,让数学快速涨分,花花老师也给出了解答。比如一二年级要多练计算,三四年级多练应用题,五六年级重点抓图形……
每个阶段要抓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你想快速提升,那就是弄明白这个阶段主要考察什么,你就赶紧把这个知识弄会了,就能快速提升。”
给低年级小孩教数学,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花花老师每次都要花很长时间备课。
在希望学,花花老师有4个版本的课。
花花老师针对不同版本教材录制的课
“目前我有4个版本的课,我很有成就感。但这种每天都会上新课的状态,也让我的备课量特别大。
还有就是在录课阶段,我的工作量就要乘以4,那段时间从早到晚干,想要早点把课录出来,就一直待在我的小直播间不出来。”
这样的付出也有了回报,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老师的课堂很有趣,而且耐心细致,我很喜欢洪然老师。
才貌与智慧并存的好老师,讲课思路清晰,时间节点掌控得很好。
花花老师上课很吸引孩子,自从听了她的体验课,孩子就喜欢上花花老师了,点名要报老师的长期课。觉得老师的课知识点明确,能学到很多东西。
学生送给花花老师的花花
有的学生即使毕业很多年,还是对花花老师记忆犹新,这点让她特别骄傲:
“挺多上过我课的孩子,从我的班出来后,一直有联系。前两天我自己的抖音号发了个视频,还有人在评论区给我留言说我教过她,对我表示感谢。”
04
我是好老师,也是好妈妈
不同于她的职业选择。带娃这件事上,她的选择是偏“保守”的。
成为妈妈之后,花花老师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如今网上流传着各式各样的养娃必备工具、启蒙必备书籍,还有什么吃辅食,买这买那,现在大家筛选信息的成本太高了。
“其实这些所谓的养娃辅助工具,买最基本的就够了。我之前也听从网上的买了很多无用之物,买回来就是吃灰。
孩子的教育和启蒙问题,我觉得第一是给足孩子安全感,用你的行为去影响孩子的性格和习惯养成。第二是看看你究竟有多少时间陪孩子,比如数学启蒙中,就有很多教具,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互动,家长引导他思考。”
成为妈妈之后,花花老师对于某些教学理念,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过去她更多以老师或者学生的视角去看待问题,现在她尝试用家长的角度,去理解“教育”这件事。
“前面不是说了吗,我很喜欢‘鸡’自己,没娃之前也设想过,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让他成为传说中的海淀牛娃,重点小中高,一路通清北。我老公就是海淀的,也是被社会舆论搞得特别焦虑。
但生完之后,心态反而没那么急了。想着第一位的,还是别让孩子痛苦,尽量让他快乐。因为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人生其实不在你的掌控之后,你再鸡他没有用,因为孩子不听你的,和孩子较劲不如和自己较劲。
家长能做的只是给他引导,最好是以身作则地引导孩子的价值观,以及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给孩子力所能及的帮扶和支持。
而不是去掌控孩子的人生。”
在给小孩传授知识方法的时候,花花老师也更愿意先让孩子自己去试错。
“这也是我当了妈妈之后的体验,别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应该有一些耐心,先让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尝试,所给他们一些时间试错。
我是妈妈,也是数学老师,但孩子错了我不会说你就错吧,或者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当你想要解决问题,想要寻求帮助的时候,我会跟着你一起把问题解决掉。”
“妈妈”这个角色,让花花老师对未来充满期待。
而"老师"这个角色,让她无比快乐。
“大人是很难改变的,但小朋友,你可以亲眼见证在你的影响下,他变得活泼开朗了、变得好玩有意思了,或者当你告诉他一个知识点,他也会运用到生活中,这让我感受到老师这个角色背后的分量。”
而谈到对未来的自我期许,花花老师说:
“是好老师,也是好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