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试卷多长时间做完(小学二年级数学考试时间多少分钟)

二年级数学试卷多长时间做完(小学二年级数学考试时间多少分钟)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4-08-30 22:06:20

Day.71{ 熹悦研习社 }

用对方法

可以四两拨千斤

对于数学这个学科

掌握思维才是通关密钥


SUMMER

家长问题

问:孩子需要每天练计算吗?口算要天天做吗?

答:让孩子搞清楚计算的原理之后,是不需要天天练计算的,并且孩子计算的正确率还能提高。

最近这两周,三年级以下的小朋友上数学课,首先第一步做的都是带孩子们先开始复习“破十法”和“凑十法”。

这其中,有很大部分的孩子并不清楚“破十法”和“凑十法”代表的是什么,只是会复述之前老师上课的内容或者他们背过的口诀。

所以也就难怪,孩子在做计算的过程中,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也就是有时候对的,有时候不对。

昨天下午,我在带一位九月份上五年级的孩子上课,我们上的的小数的乘法,这一部分,如果是前面计算逻辑清晰的孩子,是很容易就能掌握的,所花的时间不会超过半个小时。

但是这位孩子,我在带他的过程中,我发现他把小数点点对了,上面的计算却是错的;上面的计算错了,下面的小数点又忘记要移位了。

在这位孩子的身上我看到:

1、对数位的理解是不清晰的;

2、因为对数位的理解是不清晰的,在列竖式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错位”(也就是数位错误);

3、计算的正确率是极不稳定的。

再对比另外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她对数学的计算逻辑是非常清晰的,所以在进行这一单元的学习时,前后用了20分钟的时间,就把所有有关小数的计算全部掌握,并且正确率是极高的。

对于数学这个科目来说,是以逻辑框架为基础的,而这个框架的搭建是一步跟着一步,一环扣着一环的,只要把这里的逻辑梳理清楚,是很容易形成一条线,然后以点带面,连成一片。

当这个逻辑框架搭建完之后,剩下的就是理解力的问题了,把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进而得到问题的答案。

在之前跟我接触的家长们总是很好奇,怎么可以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学完一整个学期的内容呢?

但是当家长真正接触下来之后,才发现原来是真的可以的。

其实,数学同样也是一科可以提前学,超前学的科目,但这个提前的前提是:必须把知识点梳理清楚,而非采用强制记忆或者通过反复练习来背答题模板,若是这样的提前学,还不如不学。

因为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形成一个固有的思维,数学只要多做题多背模板就可以得高分了。这样的做法,在低年级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到了高年级,那时候就会发现孩子已经不会自己思考了,也就是没了数学思维,但这时候想要再掰正,是极难的。

数学的计算是个绕不开的问题,计算可以说是数学的基础。

只有把计算这个关卡过了,才能顺畅地进行接下去的学习。

有位九月份上二年级的孩子,这段时间我同样也在给他梳理数学概念,但是我发现,对于新的知识点—乘法,他的吸收是很快的,我就做过一次乘法的示范,接下去偶尔的提问他都是可以正确地回答。

但是对于一年级他原来学过的加减法,在我给他梳理过之后,在间断了几天之后,他又混乱了;这个情况不止出现在这位小朋友身上,另外一个小朋友也是如此,但是今天,这两位小朋友都解决了这个问题。

只是加了一步:让孩子对于数字有个清晰的认识。

这是再次梳理之后一年级小朋友可以掌握的题目。

通过梳理之后,家长终于了解了为什么孩子口算总是算不出来,有时候可以算出来,但有时候又算不出来。

虽然这一步花了三次课(1.5小时)才解决,但是下节课,多位数的减法就是很快就能学会的。并且,这个程度是三年级小朋友才能达到的。

这并不神奇,只是因为底层的逻辑打通了,掌握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已。

但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梳理的过程是需要细致且认真的,需要确定孩子真的掌握到位了,才能进行下一步,不然只会让孩子更加的混乱。

因此,当孩子掌握了数学思维之后,在短时间之内完成新学期的课程学习是很简单的。

就像今天我跟一位家长聊天,他说:回想我们小时候的学习,那时候都是硬背,等到后面再慢慢领悟;但现在的学习进度和深度已经不允许孩子再像我们那样了。

我们不需要从很宏观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就从卷子层面去看这个问题,以前的题目,却是只要公式定理会了,套上去也就解决了。

但现在,是万万没有这么简单的事儿的,题目总是这里设置一个障碍,那里蒙一层迷雾,就需要孩子得“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可以。

数学的学习就像一胎精密的仪器,即使当下少了一个零件,可能看不出来有大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影响是会慢慢呈现,甚至直接让机器罢工。


写在最后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许最该做的事情就是帮助孩子们搭建好大框架的规划;

在细节处,我认为教授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心态,会是对孩子助益颇多的方面。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