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三年级数学下第八单元测试卷)

三年级数学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三年级数学下第八单元测试卷)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4-08-22 13:05:50

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及同分母分数间的加减计算的理解掌握。

分数的意义(概念),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组成部分的意义和名称及读法,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表示把单位“1”分了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注意:由于输入工具的原因,本文中的大部分分数将以(*/*)的方式表达。

01

直接写出得数

旨在考查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及对相同分母的分数的分母的加减法计算的理解掌握,计算原则: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将分子相加即可,相加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分数算式中的整数1呢?因为整数1在分数中代表分子与分母是相同数的数值。所以,如算式1-(3/4),可以看作是(4/4)-(3/4),这样一来,同分母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即……

温馨提示:分数相加减后,正常来说,能约分的需要约分。但是由于刚学分数,还没有学到通分与约分部分,三年级上册的分数加减计算中,有需要约分时,不需要约分

填空部分

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分数中分子与分母的意义的了解,以及整数1在分数中的意义。

注意,单位“1”并不一定就是自然数1,它可以表示一个物体,或整体。分数,说白了,分母就是把东西分成了多少分,而分子是取了多少份。

02

选择部分

考查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掌握,以及对单位“1”的灵活运用。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准谁是整体“1”,被分成了多少份。

如题1,可以利用单位“1”的思路来解决,即4个(1/4)是1,那就想一想需要多少个(1/5)才能使结果为单位“1”;题2则是把“16颗棋子”当成一个整体“1”分成16份;题3则是把公路当成整体“1”,分成7份(一个星期);而题5则是把钟面当成一个整体“1”,分成12份(时钟刻度)。

难在题4,掌握了方法的话,最简单也是题4.对于此题,我们可以利用“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这个分数越小”这个概念直接来判断。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把一堆物,分两份或是分成三份,哪一种份法的每份数会多一些呢?肯定是分两份的每份数多一些。既然分两份的每份数多一些,这也在间接说明我们喝掉(1/2)后余下来的牛奶会少一些。(也可以在草稿纸上画上6个圈,利用分一分,圈一圈的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

填数部分

与加法此种类型题类似做法,说白了,就是想对“加算减法”的运用。注意,在移项计算时,数字前面的计算符号要改变,加变减,减变加。

排一排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们对“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这个分数越小”这个概念性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运用。题2是以算式的形式出现,所以我们需要先把算式结果计算出来,再来比较分数的大小。注意:在填空时,只能填算式,不能填数,我们计算出来的结果只是为了帮助我们分析与比较。

03

看图填数、涂色、列算式部分

旨在以图的方形帮引导学生对分数的概念性的理解掌握与实际应用。图的总数量或是总份数是分数的分母,有阴影部分有几份就是分数的分子。

解决问题部分

考查学生利用已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数学应用思维能力。由于三年级还没有学习分数的乘除法,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换种思路来解决问题。

比如题1,三年级学生不会计算27x(2/9)和27x(1/9)这种分数乘法算式,那我们可以利用分数的意义换个方式来解决。具体思路:先把27分成9份,得出每份数,各猴分得几份就乘以几。

04

题3的关键是把谁当成整数“1”来分,这里的整数“1”所包含的具体数量是不一样的,而要我们根据不同的总量分别计算出每份数是多少,然后计算出具体的数量,再对比谁多谁少。

而题5则是整数“1”所包含的具体数量是一样的,但在两种分法中份数不一样,导致每份数也不一样,而要我们根据具体数量计算出每份数是多少,然后计算出具体的数量,再对比谁多谁少。

05

以上为本卷参考答案,先做后核对!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