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数学题,必须要正确打草稿,方便高效检查。但学生们对待草稿的态度和方式各有类别,成绩也当然不一样。
我经过研究发现,学生对待草稿的态度和方式一共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类学生:完全不打草稿,纯粹靠口算。
此类学生把自己当作天才似的,做题不打草稿,就喜欢口算。这是非常不好的学习习惯。或许你小学数学口算还可以搞定,但对于初中,尤其高中数学,计算机那么复杂,又大,你还敢靠口算来解题么?
教学实践的观察,不爱打草稿的学生普遍都是差生,而且对学习的态度也不端正、不严肃。
对于此类学生,我认为首先要解决他的是态度的端正问题。
第二类学生:在试卷上打草稿
此类学生会打草稿,但习惯在试卷各题的旁边有限的空白处打草稿。这也是错误的打草稿的习惯。
试卷题目旁边空白太窄小,你打草稿根本是空间不够用,很容易算错,带来粗心丢分严重。如果遇到难题,那就没地方打草稿了,是不是意味着放弃此题呢?
第三类学生:在草稿纸上乱七八糟打草稿。
此类的学生是最多的,最常见的。拿来草稿纸,看到空白处就写草稿,横着写、竖着写,还可以斜着写。一张草稿纸写的乱七八糟,浪费了很多空间。
此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最大危害是无法找到原题的草稿在哪里,根本无法回头检查自己做对题没有。
第四类学生:真正懂得正确顺序地打草稿
此类学生的打草稿的方式,就是本文要说的正确的打草稿的方式。
为何要顺序地打草稿?因为可以方便高效地检查。做数学题,一定要养成检查的良好习惯。数学题尤其高中数学题,一道小题就5分,特别昂贵。如果粗心错几道,那么十几二十分就不见了,数学成绩必然起不来。而且检查是一个严谨的态度,拥有这样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以后做人做事都非常有意义。
如何正确顺序地打草稿?具体做法是:从第1题开始,先标上题号,然后竖着顺序打草稿,做到有序,但不需要像平时做作业那样字迹工整过程详细。只要保证后面能够回头检查看懂即可。
做完题后,一定要回头把草稿过程重新看一遍,这就是检查。只要学生这样正确的顺序打草稿,他检查一遍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搞定,这就是高效检查的办法。
教学中,会正确顺序地打草稿的学生是很少见的,一般都是需要老师传授正确打草稿的方式,学生才能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