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试卷分析(小学数学三年级试卷分析范文表格)

小学数学三年级试卷分析(小学数学三年级试卷分析范文表格)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4-07-26 14:53:13

【易错题1】一架飞机上午9时从北京起飞,飞行了4小时20分,下午( )时( )分到达海口。

【答案】1时20分

【易错解析】这里学生容易出错为“13时20分”,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弄清楚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区别。问题中要填写的时间前面已经有时间词“下午”,因此括号中填写的时间必须用普通记时法表示。

【易错题2】王爷爷用长24米的竹篱笆靠一面墙围成一个正方形养鸡场。这个养鸡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24÷3=8(米) 8×8=64(平方米)

【易错解析】这里学生容易把“靠一面墙”这个条件忽视了,解成24÷4=6(米) 6×6=36(平方米),但实际上24米应该是正方形中3条边的和,而不是4条边的和。

【易错题3】合理计算经过的天数

(1)小丽学校2015年的寒假从2月3日开始,到2月最后一天结束,寒假一共有( )天。

(2)小林参加军训活动,从8月27日开始,到9月5日结束,军训了( )天。

【答案】(1)26天,(2)10天

【易错解析】首先要注意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然后看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建议可以用列举天数的方式解答。本题的具体解答如下:

(1)首先确定2月有多少天,因为2015是平年,所以2月有28天,所以从2月3日开始到2月28日结束,一共经过:28-3+1=26(天)

(2)首先可以看出题目中的时间是跨月份的,所以计算的时候,应该分两段时间来计算:8月27日到8月31日(因为8月有31天)一共有31-27+1=5(天)、9月1日到9月5日一共有5-1+1=5天。所以一共军训了10天

【易错题4】求经过的时间

李叔叔上夜班,他晚上8时30分上班,第二天早上6时下班。他夜班要工作多长时间?

【答案】9小时30分

【易错解析】这题考察的是对计时法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其次,对于求这种跨度不是一天的经过时间,建议把时间分两段进行计算。因为24时计时法中,一天的0时同时是前一天的24时,所以以0时为界,前面为一段,后面为一段。在本题中,为了计算方便,先把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计时法:晚上8时30分是20时30分、早上6时是6时,所以两段时间是20时30分——24时、0时(24时)——6时,分别计算时间:24:00-20:30=3(时)30(分)、6:00-0:00=6(时)、6小时+3小时30分=9小时30分。

【易错题5】丁丁沿着100米的直跑道跑了10个来回,共跑了( )米。

【答案】2000米

【易错解析】这里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弄清“10个来回”的意义。一去一回成为一个来回,跑一个来回的路程是100×2=200(米)。因此10个来回一共跑了200×10=2000(米)。

【易错题6】右图中,长方形被分成甲、乙两部分,这两部分的( )。

A、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B、周长和面积不相等

C、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D、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答案】C

【易错解析】周长指的是一个图形(或物体)一周边线的长度;面积指的是一个物体或图形的面的大小。所以我们来看甲、乙的面积,很明显甲的面比乙的面大,所以甲乙的面积不相等;再来看周长,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性,我们可以知道,二者都是由分别相等的两条边和一条公共边组成的,所以周长相等。

【易错题7】商店有三种钢笔,价格分别是8元、15元、24元;有两种笔记本,价格分别是6元、9元。小亮带100元去商店购买钢笔和笔记本。

(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

(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

【答案】(1)最多:51元;最少:26元;

(2)最多找回86元,最少找回67元;

【易错解析】在这一题中,有几个关键的词语:最多(少)要用、最多(少)找回,一定要搞清楚“要用”是指的买东西花掉钱,而“找回”是指买东西剩下的钱。搞清这一点后,再去判断“最多(少)要用”是指买价钱最高(低)的物品花的钱,“最多(少)找回”是指买价钱最低(高)的物品后剩下的钱。

所以现在我们来看问题“(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 最多要用多少钱,就是去买价格最高的物品,也就是1支24元的钢笔和3个9元的笔记本,列式为:24+3×9=51(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用的钱。问题“(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中,要求最多找回的钱,那么就要花去最少的钱,所以购买的是价格最低的钢笔和笔记本,列式为:8+6=14(元) 100-14=86(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找回的钱。

【易错题8】

三年级1班春游坐缆车观光,全班共有29人,每节车厢坐3人,小明最后一位上游览车。请问小明坐在第几节车厢?

【答案】第10号车厢

【易错解析】学生易错误解答为:29÷3=9节……2人,所以,答小明坐在第9号车厢。解决问题要联系生活实际,每节车厢坐3人,最后余下2人也是需要再坐一个车厢,不能挤在别的车厢,所以29人需要10节车厢,然后根据小明最后一个上车,推理出他在第10节车厢。

【易错题9】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减法算式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7看成了1,结果是283,正确的计算结果应该是( )

【答案】343

【易错分析】学生易出错,是因为不知道被减数变化会引起差怎样的变化。被减数十位上的7看成了1,被减数减少而来70-10=60,差会减少60,283 60=343.

【易错题10】某学校有9个教室,每个教室有26张桌子。这些教室里桌子的总数大约是( )张。

A. 260 B.180 C.270 D.280

【答案】A

【易错解析】学生们很容易选C。这道题的估算有两种方法,①把26看成30,结果是270;②把9看成是10,结果是260.大多学生按方法①估算,这是一般的方法,但针对此题,方法②比较准确一些。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