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道常见的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附加题,学会思路才能不丢分
附加题常见于试卷的末尾,小学阶段有的附加题的分值是计算在总分之内的,有的只是作为小学生学习能力的评测,方便教师因材施教,根据小学生掌握的不同情况来制定作业计划。
附加题的难度要高于日常的练习题,今天我们就讲解几道典型的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阶段的附加题,也是经常在考试中出现的题目。希望小学生通过简单的讲解,能够掌握解题的思路。
看一下第一题:将木头锯成4段,需要付给工人9元的工资,工人领到了24元的工资,木头被锯成了几段?
乍一看题目无从下手,因为9÷4不能得出整数,如果是有余数的除法也没有办法计算,我们换一个思路看一下。
锯成4段需要锯3下,这时候工人领到了9元的工资,每一锯需要付给工人3元。那么工人领到了24元,锯了几下?24÷3=8(锯),锯了8下,也就是将木头锯成了9段。木头的段数比工人锯几下总是多1.
有的家长说,老师,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这个学期没有学习除法,这样的题目能做吗?能!加法和减法互通,同样的道理,乘法和除法也是互通的。我们通过乘法口诀就变得简单了,三( )得九,三( )二十四。
这道题目的重点不在于计算,而在于理解锯成两段需要1锯,锯成3段需要两锯,以此类推。通过图片能够很快的掌握解题思路。
我们再看第二道题目。
同学们排成一个方阵练习团体操,淘气的前、后、左、右各有4名同学,参加团体操练习的有多少名同学?
这道题目的关键在于小学生是否理解了什么是"方阵"。行数和列数都相等的称之为方阵。
小明的前后左右各有4名同学那么一行有几个?一列又有几个呢?我们通过图片的方式来看一下。由于图片是自己排版的,不那么规范,家长见谅一下。理解意思就可以了。
图片中间的是淘气,这样我们就能看出来,每一行有4 1 4,中间的1是淘气,每一列呢,也是一样的数字,这样我们就能够知道横竖都是9人,应该怎么做?9×9=81.这道题目就解答出来了。
再看第三个题目,红红参加答题大赛,一共有10道题目,答对一道加10分,答错一道不加分还要扣5分,红红最后得到了70分,问红红答对了几道题?
这样的题目我们应该从哪个思路去想呢?我们先想:全部答对的话,能得到100分。答错一道题目,也就是10分没得到还要扣5分,那么答错一道题等于是要丢掉10 5=15分。我们看看红红丢了多少分?100-70=30分。30是几个15?对,是两个15相加。我们就知道了,红红答错了2道题目,答对了8道题目。
附加题有难度和趣味两种属性,小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一个思路想不通要换一个思路,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