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一进门,儿子就扑上来告诉我:“妈妈,我数学不及格,才考了60分!”
我觉得不太可能,一年级数学只学到10以内的加减法,对儿子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呀,怎么会得这么少的分数?
“爸爸不会打我吧?”
我安慰他:“不会的。”
儿子拿过来一张生字本上撕下来的测验纸让我看,可不是,上面赫然打着鲜红的“60分”,这是咋回事呢?我仔细看看。
儿子急火火地找来他的数学课本,翻出一页:“就是这道题,我都错了!”
哦,原来是一道看图计算题,瓜蔓上这边结了6根瓜,那边结了4根瓜,儿子将6数成了5,这下子就错了4道题。虽然算式都对,写得也很认真,但是看错了题意呀!
后面还有一道看图算式题,一辆公交车原来有9个人,有两个人下来了,三个人上去了,结果他的算式写成了9-2-3=2,不仅题意理解错了,得数也是错的。
一共10道题,算下来,他应该是错了5道题,只能得50分,可能老师觉得50分不太好吧,给了他一个友情分数60分。
我的第一反应是:孩子一眼看过去就认为自己会做,没有认真看题,导致犯了低级错误。
我觉得吧,一年级的孩子犯这样的错误有情可原。
但是呢,其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我觉得还是应该从中反思一下,不能掉以轻心。
我把自己的反思梳理了一下,大体总结为3个方面。
上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数学老师特意讲过这个问题:一年级孩子学习的难点不是计算,而是看清楚题意,家长在家陪写作业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让孩子清楚最后要的是什么结果。
看来,还是老师专业,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单纯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100以内的加减法并不难,难的是正确理解图中或者语言中的题目所表达的问题。
说到这里,不禁想到语文和阅读的重要性,若是题目都没有理解对,怎么做题也是错的。
02“会”一点跟系统学习不一样一直觉得儿子自学能力挺强的,很多东西无师自通,给人一种挺聪明的感觉,但是因为没有系统学过知识,所以并没有检验出他真实的水平。
其实,“会”只是懂一点而已,只能说明孩子的求知欲比较强,离真正掌握知识还有很大一块距离。所以认清了这一点,就要脚踏实地跟着校内一步一步地走。
儿子在课堂上有点坐不住,听讲不认真,这次测验也从侧面说明:他没把老师平时强调的重点问题给记在心里,测验前老师讲的注意事项估计也没用心听。
我感觉我们对数学还是轻视了,觉得孩子会计算100以内加减法,数学思维能力还不错,就觉得一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很简单。
我们娘俩脾气性格有点像,对自己要求不高,做事有时候是“差不多”主义。看来,我们以后必须要端正态度:儿子要认真听讲、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也不能随便让儿子糊弄作业。
虽然仅是一次小测验,但孩子还是挺难过的。
我在班级微信群里浏览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他看到了老师拍照发的全对的同学们的照片,跟我说:他们上台的时候,我坐在下面差点哭出来~
听得我有点心酸:表面看着憨乎乎的儿子其实也有好胜心。
上学实际就是正式参与了社会竞争,在竞争中可以发现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距、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
作为家长,我有必要对照孩子的性格特点正视这些差距,引导孩子系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慢慢融入社会,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他自己~
婉秋聊育儿,爱学习、爱思考的两娃妈妈,欢迎关注,一起吐槽养娃的鸡飞狗跳,分享养娃的的幸福快乐,总结养娃的的经验教训。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