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卷子用什么软件编写的

幼儿园数学卷子用什么软件编写的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5-02-01 22:58:53

睡眠与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5月30日,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以下简称“97中”)“数学×微信小程序”学习项目作品发布。经过近一年的跨学科学习,学生在科技创新类竞赛获奖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半年共获市级及以上奖项9项。今年9月新高一,97中将开设“微信小程序竞赛班”。

数学融合小程序 研究睡眠与成绩关系

课堂上,来自高一不同班级的刘晓桥、白敏彦、孙悦林、陈凯悦、黄楚钊等五位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分享了设计《青少年成长之星》的小程序的初衷和过程。

“年初,广州教育部门发布文件,要求‘高中学生每天睡眠8小时’,我们就想到研究一下睡眠和学习的关系。”五位同学分工合作,2个月来着手设计睡眠和成绩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形成小程序并不断完善。

指导老师、数学老师叶玉茵介绍,去年9月开始,高一级“数学×微信小程序”学生社团的同学融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九章《统计》的内容,与数字化工具相结合进行了一个为期1个月的高中数学建模学习。

“上学期的课题是‘为照看学校生态园植物设计一个微信小程序’,鼓励学生运用数学思维,选定植物养护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积极运用小程序编程,基于数学模型建立一个实际可用的小程序。”叶玉茵表示,去年97中成为全国首个“微信小程序教育创新合作示范基地”,今年融合小程序教育平台和中学数学教育的探索更加深入,本次学习的驱动性任务是:为提升高中生睡眠质量制作一个微信小程序。

在此任务目标下,社团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了从“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数据—选择及应用数学工具—使用数字化工具(微信小程序)”的问题解决全过程。特别是学生基于统计调查的结果,分析提出关于提升高中生睡眠质量的有关策略建议后,通过设计并制作一个微信小程序进行解决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数字化工具赋能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在高中一线课堂的落地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同学们已经尝试在与腾讯混元大模型进行互动下进行小程序编程问题的解决,进行生成式AI在基础教育学段课堂教学的创新探索。

例如,白敏彦、孙悦林等五位同学的《青少年成长之星》的小程序,通过采集睡眠数据及呈现睡眠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性以达到促进高中学生养成健康生活、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的目的。“关于问卷设计,数学教材上只有理论的几句话,我们在设计睡眠和成绩的调查问卷中,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细节,以及前期对问题要考虑多周到。”同学们说,“数据分析更加深了他们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以后考试翻来覆去地考都不怕了。”

解决问题教学

97中副校长吴晶晶介绍,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下,高中学习要求学生会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考试也逐渐转向考察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怎么教?解决问题怎么学?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吴晶晶表示,学校生源基本是中等层次的同学,“他们的智商、学习能力,跟学霸同学并没有区别,效果的不同是中等同学需要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愿意把事情做到极致的探索和坚持。‘数学×微信小程序’的项目式学习,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据介绍,97中自2023年9月与腾讯微信小程序教育团队合作以来,共同实施了“数学×微信小程序”等教育创新项目,成果颇丰。如开发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教育创新课例,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赛事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与北师大、微信等单位合作举办相关全国性教育研讨会,与高校人工智能团队达成合作意向等;而根据近一学年来的数据跟踪与分析,参与实践的学生在学业水平方面的提升非常明显,例如:25位社团同学经过大半年以来的实践探索,在四次考试中数学学科成绩均有明显上升;在期末九区统一调研测试中,有5名同学进入海珠区前100名,其中陈启邦同学以140分高分获数学单科全区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该项目实施以来,学生在科技创新类竞赛获奖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半年以来共获市级及以上奖项9项。

新高一开设“微信小程序竞赛班”

吴晶晶介绍,学校和同学们都尝到了“数学×微信小程序”项目式学习的“甜头”,今年9月新高一,将开设“微信小程序竞赛班”。

计划一个班30人,中考成绩达到第二梯度线上就能达到入班门槛,无领导小组讨论选拔学生,希望培养综合素质强、有创新能力、数理潜力的学生。

班主任由叶玉茵老师担任,她是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硕士,一线教学经验12年。

文、图 | 记者 蒋隽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