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 图姐
大家好,我是图姐,我家妞妞今年三年级,不是要期末统测了么
这不,我这几天把海淀区前几年的数学卷子给搜集起来看了几眼
发现自从“新课标”以后,这数学题出的
不信,咱一起瞅瞅
题干好长, 越来越像语文题了
看看这个,又是长跑又说网购的
还有这个,一题就占用了一堆版面
读不懂题,自然就做不出
和科学知识结合,越来越像理综题了
比如这个鸟类孵化
还有这个海豹呼吸
没有点科学常识储备,做起来孩子就会觉得陌生
和生活结合,越来越要求解决实际问题了
比如这个,放假通知
据通知,北京市的小学2024年1月20日至2月25日放寒假。小明是北京市某小学的一名学生,为了合理规划寒假时间,他计算出了今年寒假一共有()天。
比如这个,公交专用道了
还有这个买奶茶的
还有这学期的重点里程表
地铁时刻表
这种题还有好多,主打一个生活有啥咱考啥
计算更注重考察本质了
比如这个
还有这个
不是上来就让你计算了,你得清楚计算的本质才行
要会现学现卖,自己总结和发现
比如这个,问你有什么发现的
数学也成了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了
图姐说: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关于数学新老课本的争吵,挺火的,我也去围观了
有几个专门讲数学的老师还写文说这事儿,有一个观点我挺认可的
过去咱们国家底子薄,学数学是为了培养工匠,上定义,简单粗暴,会应用就行
现在咱们国家富强了,学数学是为了培养科学家,不上定义了,全让你探索发现,目的是交给你这个探索发现的过程
咱家长们赶上的是“工匠”时代的剧情,咱娃拿的是“科学家”剧本,所以自然从课本到题目
那,跟着“工匠”课本学起来的我们一代,应该如何辅导娃呢?
作为实操号,我肯定要说几个能实操的建议:
① 和娃一起学,更重视本质和底层逻辑的思考
尤其是低年级孩子,一定要勤动手,多用实物操作
实物经验不够,孩子就是抽象不出来的
在培优阶段,如果咱家长时间有限,或者像我这样数学不行,孩子校内学的还行还想拔高的,也可以跟着市面上的大机构上上奥数和思维的课
听听他们是怎么讲的,按照他们的框架给孩子讲,少费点自己摸索的功夫
② 生活中多铺垫
生活就是数学,坐高铁,逛超市,买奶茶,压马路的时候,都有数学问题
这是妞妞4岁的时候我带她做高铁就给她讲了,提早接触,真遇到了就不慌了
③ 提升知识面
现在题目都灵活,靠刷题是肯定没戏的。
咱一定要给娃子们留下留白时间,让孩子们顺着自己喜欢的主题去探索,多看看闲书
一方面把阅读速度提上来
另一方面也多知道点有的没的,这样遇到一些没见过的知识点也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