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试卷不足之处

数学试卷不足之处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4-12-22 15:47:44

很多学生说,数学经常不够时间。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数学永远不够时间,别说2个小时,即便是4个小时,可能也不太够。

常言道:友谊会走散,爱情会变淡,困难会让你痛苦,生活会使你屈服……只有数学不会,不会就是不会。

当然,超级学霸和超级学渣是个例外。

刚好,五一之前是不少初三学生集中一模,以及高三学生集中二模的时候,我们今天谈的话题也和考试有关,那就是在高考、中考这样关键的综合性考试里面,数学这门科目在120分钟里面,我们应该怎样取舍。

这个家长说的情况,很多学生都会出现,我们往往用粗心来概括。

人生大多数遗憾里,我们觉得最可惜的往往不是那些再给我机会我都做不到的事情,而是那些“我本可以,但没做好”的瞬间。

说是粗心没错,但你不得不承认,粗心就是能力问题,并且是非常可惜的问题。你不能一句粗心就放过了,总得找方法试着解决。

比如,在考试里,我们如果在非压轴题里面算出一个奇怪的数字,你难道毫不怀疑就写在答卷上吗?又或者,当你算出来两个解,你会不假思索地把两个解都写上去吗?

至少,你应该怀疑一下吧?在长年的考试经验里,难道没有发现大考基础题甚少出现数字奇怪的答案吗?难道没有意识到这些多个解有可能有坑吗?很遗憾,不少同学就是缺少这个意识。

另外有一个较具普遍性的问题是,平常能做对的题目,考试就做错。

那是因为,平常作业和练习不限时,没压力,题目考点相对单一,而综合性考试则相反,限时,有压力,考点既广且深。

越有能力的同学,越是又快又准,缺一不可。但我们常常只会侧重一端,要么一味追求快,要么使劲冥思苦想一道题。

一份高考(中考)卷,肯定是99%以上的人都不具备2小时内把所有题目顺利完成的能力的。这时候你就要去衡量一下,是要放慢速度,检查,确保前面的分数,还是要追求速度,去做难题,压轴题?

这有点像体操或者跳水比赛。选择高难度的动作,失误率自然会高,反过来虽然稳,但上限就在那儿了。

但我们和运动员的处境不一样。因为比赛里,一个没有绝对实力的运动员,要去冲击更好的名次,有时候只能拼一把,而重要的升学考试里,稳定性永远更重要。

至于具体到一份试卷,学生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这个判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以广州中考数学为例,举个例子。

假设2个小时的数学考试里,你用75分钟做完所有会做的题目时,这时候剩下第10题(选择最后一题),第16题(填空最后一题),21题第2问(中等难度大题),24题第2、3问(压轴题),25题第3问(压轴题),剩下45分钟,你该如何选择?

提问:先做哪道题?

A、10

B、16

C、21

D、24

E、25

答案是:​都不选,先检查!

首先你得花个2、3分钟,去确保你认为没问题的题目真的没问题,​那是你的下限,保底分数。

然后,理论上应该先看第21题,因为它不是难题,比较大可能只是,你卡住了。顶多5分钟后,如果依然没有思路,那么你应该放弃了,先去扫一遍​其他题目。

这时候考虑的,一是性价比(分值)问题,二是自我感觉哪道题做出来的几率更高,或者能写出得分点的可能性更大。

这些题先做哪一道,这里是没有一个标准的,适合所有人的答案,真就是按照个人情况选择。

但一些小技巧还是有的。

比如选择题是不建议花太多时间的,如果不会做的题目里有选择题,应该用排除法排除不可能的答案后再蒙一个​。蒙也有点技巧,高考(中考)这样的考试里,同一科目选择题选项出现的​比例相对均衡——这还真不是瞎猜的。

​相关阅读:神棍技术贴:广州中考近五年数理化选择题规律

另外,不会做的题目不代表一分都拿不到啊!每次复习函数的时候我总会说的一句话是:即便不会做,你们也得把所有不动的东西求出来啊!(动点问题你不得先把函数解析式,定点,定直线等等都写一遍?)

但现实是,很多学生去冥想一道更难的题目,放过了一些原本原本更容易解决的题目,一些​能够写出来的得分点。甚至为此检查都省了,连前面基础的题目都丢分的。

同学们,读书,学习,做题,考试,请带上脑子,别像个机器人啊!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