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1-4章试卷讲解(中职数学高一上册试卷讲解)

中职数学1-4章试卷讲解(中职数学高一上册试卷讲解)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4-12-02 04:45:19

本次技能大赛说课有8个环节,今天展示5——8个环节。

第5章,讲策略。忽略学法的教法是盲目的,忽视教法的学法是低效的,没有知识发展的教学是无效的。因此,我的教学策略是作如下对应:0.35

教法 启发引导 一题多用 先学后教 典型示范 创设情境 动画演示

学法 循序渐进 一题多思 先做后听 类比迁移 探究归纳 直观构建

并且通过对两个问题的多角度研究完成对原理的探索,通过对多问题的求解完成对原理的运用。

第6章说过程,本课分为4个板块15个环节,分别为引出课题3分钟,探究原理17分钟,运用原理19分钟,总结拓展6分钟,下面将对这些环节依次说明。

环节一,精彩开场,引起注意。首先通过吟诵古诗《绝句》,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师生共鸣。其次点出“类比、有序”的思考方式。再者也让数学课增添人文色彩。

环节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这样设计,是用图片和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同时明确学

习方向,引出课题。

环节三 画图求解 找出共性,引入问题1 从甲地到乙地,旱路有3条,水路有2条,问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问题2 由A村到B村的路有3条,由B村到C村的路有2条,问从A村经过B村到达C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这样设计体现了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通过计数原理最简单、最直观的生活实例,让

学生画图探究。

通过找出共性:求到达目的地的走法,引出:研究完成一件事的方法数。

环节四、观图比较 找出区别。这一步是为了区别一步到位与分步完成。,引出:分类问题与分步问题。同时培养学生抓关键的能力。1.40

环节五. 分析数据 确定算法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问题的算法分别是加法、乘法,为引出计数原理的算法做铺垫,也培养了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

环节六 类比概括 逼近原理。通过设空填空,引导学生从问题1、2中数学抽象出计数原理的简单表述,培养学生类比概括的能力。

环节七 给出原理 高声齐读。首先,朗读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边读边理解,在读中理解。其次,到这个环节,已经体现了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最后,强调“一步到位”与“分步完成”是计数原理运用的关键。0.45

环节八 原理运用 解题示范 这里仍然以问题1、2为题目,从解题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初步实践原理的运用,规范解题格式。在这个环节中问题1侧重于老师示范,问题2侧重于学生模仿,体现讲练结合。

环节九 概念辨析 小试身手。 在这个环节我把课本的实例由太原去北京,改为由昆明去大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创造性使用教材。 同时,提醒学生先判断、再计算,培养有序的思维习惯。

环节十 动画演示 突破难点。从1,2,3这3个数字中,每次取2个排成一个两位数,共可得到多少

个不同的两位数?

选取易于操作、曾经熟悉的组数问题,可以直观揭示分步原理的运用。

我参考了其他教材,引入填空法,用动画演示,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环节十一原理运用 举例验证 在这两个环节中,我把全班分为两组讨论,第1组列举求解,第2组算法求解,一方面培养合作交流,另一方面让实例与算法相互印证,培养学生做事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1.32

环节十二 类比迁移 形成能力 第3题,第4题 侧重于学生自己类比完成,形成解决问题能力 同时强化两个计数原理的运用。第3题照旧分组讨论,第1组算法求解,第2组列举求解。像这样分组分任务可以增大课堂容量。

十三、蓦然回首 柳暗花明 这样设计是为了首尾呼应,通过学习后能准确解决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

十四.总结升华 提升素养,这个总结体现了 1、从知识到能力;从方法到思想,从习惯到素养,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提炼。

十五、作业拓展 信息链接 首先之所以把这个环节放在小结之后,是为了留出弹性时间,达到完美收官的效果。其次拓展部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然后,课后发送课件、相关链接到班群,体现了教育信息化。

最后,问题设计承上启下,为下节课作铺垫。1.23

第七章 亮板书 由于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可以及时体现知识的发展脉络和逻辑体系,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难点,增加记忆通道。我采用了以下的板书设计。第1板块揭示重点,第2板块解题示范,第3板块难点内容剖析,第4板块学生展示区。

第八章 捋反思 优 点 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方法得当,教育引导全面。不足是个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得不太好 0.37

需要相关资料可私信我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