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小学数学试卷(97年的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试卷)

30年前的小学数学试卷(97年的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试卷)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4-12-02 02:48:42

如果让你分析现在的小学数学课本有哪些变化,有人可能会这样总结:

一、两套课本都是时代特色明显;

二、两套教材各自代表了那个时代不同的教学观点;

三、里面的插图风格差别明显;

四、以前的教材课程安排相对简单明了,现在的教材课程安排穿插式多些;

三十年前后,小学数学教材封面变化

看到这些,说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还是非常全面的。这两套教材属于两个时代,中间跨度近三十多年,肯定在时代性上有变化,但是数学教学有自身的规律,基本的思路是不可能随便变的,变的其实都是一些细微之处,具体都有哪些方面呢?

这里用1986年的老数学课本(五年制)与2022年(2013年审订)的新课文进行一个比较。

一、从课程的排序来看,两者差别非常明显,侧重点不一样

新数学课本“复杂”的课程安排

老课本里有趣的数数插图中,很多都有小木棒的影子

老数学课本从一年级开始,就是认识数以及十以内的加减计算,到了第二册,基本上重点就是乘除训练,这和新课本也差不多,但这里面有个非常有趣的内容变化,老课本除了加减乘除这些基本计算知识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这排,这就是“尺和斤的认识”,而新课本上是“图形的变化”。

认识秤是老课本的重要内容

老课本上用秤的生活场景

“尺和斤”现在的生活其实还在用着,只不过现在用“尺”的少了,多是米和千米这些代替,所以新课本就没有了,但“斤”应该算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什么现的课本少了呢?新课本里,关于“图形的变化”这节课,其实是想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因为以后初高中都有这类的问题要解决,所以开设了这个单元,但是以前的初高中课也有这方面的内容,不知道为什么当初就没有这方面内容。

二、从插图的内容来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有趣的特色插图

八十年代的老数学课本上,有特色的代表性插图有两种,一种是认识老的人民币,一种是各种具有时代特点的物品,比如说小木棒,这是我们那时候学数学经常用的工具,还有就是古代的称和算盘,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计算用品。

新课本里的人民币插图

老课本里旧版人民币以及有时代特点的插图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本上,用的是新的人民币,这是对比非常鲜明的地方,也是区别两套课本的非常重要的插图内容,除此之外,你可以发现,新的数学课本里的插图,很多都是现在用的生活场景和物品,比如说一些小的电气等。

除此之外,老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上,很多插图都是突出农业的特色,农具或是农产品作为插图内容的非常多。

三、从内容的逻辑顺序看,现在的课本感觉更杂

老的小学课本,侧重于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个计算能力并不是靠大量的做题完成的,而是更加重视效率。比如说,当年我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老师采取的“20题、50题”这样的办法,就是学完后,在黑板上写20道题,单位时间里让我们都做,全部做对才成,不然的话,就不合格,而且这中间时间用的越短越好,达到快算又对的目的。而且那时候的学习,没有家长参与一说。

作业效率是老课本课后作业的特点,不提倡“题海”

到了年终考试的时候,我们还有个数学百题计算考试,就是考谁做的又快又对,所以那个时候,我们非常重视课堂学习,课堂消化,基本不会把问题留在课后,而且也很少布置家庭作业。

新版数学课本把认识图形作为重要内容来对待

再看看现在的小学数学,感觉就是编辑的这些老师,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把计算能力进行转化,让学生理解题,而不是专注于计算,很多学生错误不在于计算,而是识图上吃了亏,感觉有点复杂了,而且与教学的科学思维不相符,这是我个人理解。

综上分析,从新老小学数学的对比来看,两套教材都是时代发展的结果,老教材侧重于计算本身,新教材侧重于计算的应用,各有特点。因为面对的学生素质差别不同,所以特色也不同,新的小学数学,可能是考虑了现在孩子学前教育这一部分,所以内容更加多一些,其他的差别都不是特别明显。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