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4年高考数学试卷难吗(河南24年高考数学用什么卷)

河南24年高考数学试卷难吗(河南24年高考数学用什么卷)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4-12-02 01:02:48

除了上海,全国2022年高考已经顺利结束。今年高考和往年高考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情况。

受疫情影响,很多高中生放弃了原本有出国留学的计划,现在也参加高考。2021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为1078万人,而2022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高达1193万人,也就是说2022年全国高考人数为比2021年又增加了115万!竞争更激烈了!

今年高考,考生普遍反映数学难度很大有考生考完数学哭着走出考场。大家都说今年高考题难,特别是数学卷子,特别难。还有很多家长在网上发牢骚,说三年疫情,孩子基本都是上网课过来的,怎么怎么样的。

“难哭了”的高考数学题,恰恰暴露了很多考生的学习弊端。很多学生高中三年学数学都是靠记套路和背公式过来的。

笔者以为题目难,对所有的考生都是公平的, 所以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高考的目的是选拔人才,要有分数的区分度而不是表面上的分数好看

这次实际上提高难度的不光是数学,语文也提高了难度。只是语文原来的难度已经很高了,所以它再提高难度大家都习惯了, 反而叫得少。数学原来的难度就不高,一下子提得有点快 所以今年很多考生和家长就有点受不了。

这次数学难度的提高肯定会影响一批孩子的高校录取和专业的选择。 下面详细分析具体的影响,并预测接下来几年高考数学出题的发展趋势。

数学是理科的基础,理科尖子生的数学一般都很强。如果数学提高难度,理科生数学好的考生就冒出来了。

另外数学提高难度对大多数优秀的文科生也是有利的,这话怎么讲?一般文科生的数学都偏弱。数学难,文科生的数学成绩都普遍偏低,这样在数学上就拉不开档次,真正文科好的学生才容易露出来了。

同样的道理,语文难,对理科生有利。为什么?理科生普遍语文成绩低,拉不开档次;要拉开档次还是看数理化成绩。

如果像以前那样,似乎是要选拔全能型人才。文科生能上好学校, 要看数学考得好;理科生要上好学校,语文和英语也要考高分。

实际上文科生将来的专业和数学不沾边,凭什么要求数学好呀;理科生凭什么要求语文水平要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很难样样好,这种要求就走偏了。

那么语文 、数学提高难度对什么类型的学生不利呢?按照笔者的理解,对各学科均衡的学生是不利的。也就是说每门课都还可以,但都不拔尖类型的学生。语文 、数学的难度提高,尤其数学偏难就会减弱“万金油”类型孩子的优势

也有人说高考英语也难呀。笔者以为英语好像影响的不是文理分科的学生。英语影响的是富裕人群和贫穷人群的影响

英语基本上是拿钱堆出来的。东部沿海的大城市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请外教和上培训班呀,农村和小地方的孩子上小学才开始学英语,还找不到好的英语老师。

笔者那个年代高考普遍各科成绩都偏低 。但进入2000年以来,每年7月、8月都有报道各省市的文理科状元的高考成绩,除了语文很多人接近各科满分了。

真不知教育部门是怎么想的,难道考生考的分数高就是教育水平高吗?也许是大学扩招的原因,也许是各省市争取高等教育的名额,总之就是把分数弄得越来越高,总分120分还不够,好几门课单科总分上150分了,这也算得上一种分数“大跃进”了。

近几年常有亲戚朋友的孩子数学考了130 、140的分数,还没有考上211的大学。比如去年有一位朋友的孩子高考数学考了140多分,但最终上的是一所省内的普通本科学校,当时觉得有点奇怪。

如果按80 、90年代的高考逻辑,数学高分肯定能进一所好学校。究其原因是现在高考数学的难度不够大,拉不开分数档次。

大家知道前几年教育已经达到高度产业化,所以去年国家出了双减政策。对于高考来说,每年的高考真题资料也就那么多,无数的老师和教育培训机构都拼命研究高考的出题套路和招数,然后再把这些套路总结出来或者口诀化,然后把学生“武装”起来,刷大量的套路题,把这些诀窍都练到条件反射。

立体几何口诀表

如果出题人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出题,那么这些个套路和招数对“武装”起来的学生就没有了难度。因为解决问题不用思考,靠记忆就行了,这对其他没有被“武装”的孩子就没有了公平性可言。

令考生们胆寒的“数学帝”葛军老师出题就是不按套路出题。让考生们觉得难是因为题型新颖,让人不熟悉,无法直接用套路,但运用的都是基础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强的考生很容易看透其中的本质,解题的过程并不复杂。

葛军老师课堂照

所谓难题、复杂的题,都是假的,只不过你要学会用所学的最基本的知识来处理它,不要老是想着我怎么没见过这题。——葛军

实际的工作和科研工作不像考试那样需要补短板,而是需要有特长的人去突破。比如具有理科思维的人都是一切从原理和基本前提出发,运用逻辑推理,反复猜想 、尝试 、验证,最后灵活而严谨地解决问题,绝对不是记忆一些僵化的口诀和招数之类。

试想如果选上的人大都是靠背口诀来解决问题的,后果会是什么样?恐怕对国家的科技发展绝对不利吧。

按现在的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今后几年高考数学的难度还会继续下去。原因有两点: 首先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以制造业为立国之本,为国家培养和选拔顶尖的理工科人才肯定是教育部门的责任

其次现在是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说白了就是算法 数学的概率统计计算,所以数学学科会越来越重要。

今年高考数学的变化,其实预示着国家选拔人才方法的改变

有朋友问,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在这种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这次高考数学有很多考生反映很多题以前都没有见过,笔者认为以后高考数学出题人肯定也不会按常规套路出题,更强调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基于上面的分析。数学想获取好成绩的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一 提高学科素养:对本学科的基本定义 、基本定理 、公式不仅要知道,还要亲自推导,还要理解背后的思想。

二 养成一切从基本知识出发的习惯。平常把基本定理的前提条件的各部分和结论的特征总结出来,每次解题就是辨认这些特征和转化条件的过程。数学的解题思维就是不断分解问题,化归转化问题的过程。

三 记得曾经有一位知名的学者曾说, 复杂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原因是基本问题没搞明白。所以一定要弄明白基本问题和知识点,同样重要的是掌握好由简单问题向复杂问题转化途径的方法和技巧。

由简单到复杂

做一定数量的不同类型的综合题。一般在同一板块内的练习题非常多,也是考生们平常做的题, 所以套路 、技巧考生们都很熟悉。

但高考题一般是包含多个知识点的综合题。多个板块的综合题知识点之间的排列组合可以衍生出巨量的题目,再加上探究题, 这些都是让考生们感到陌生的题目。

经常做综合题,可以更清楚各板块的实质问题, 避免因现成的问题而失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可以少做题,但一定要多总结。每次自己都卡在什么地方,如何改进,做到经常进步一点点。

总之, 高考数学偏难会是长期的。只有改变学习方式才能适应祝关注本文的考生都能考出好成绩。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