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辽宁高考数学试卷(辽宁历年高考数学试卷真题电子版)

2007年辽宁高考数学试卷(辽宁历年高考数学试卷真题电子版)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4-11-30 13:01:43

来源: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

师生携手逐梦人本创佳绩

家校合作创新人生新蓝图

在社会各界的殷切期盼和全体师生家长的全力配合下,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2020年高考捷报频传,再创佳绩。分校有3人被清华、北大录取:杜俊翰以702分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录取,姜景瑞以697分被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类录取,王科鉴以696分被清华大学工科实验班(机航动)专业录取。

一、谈成绩

学校取得丰硕成果

(一)高分学生聚集分校

分校理科最高分702分,地区排名第一;文科最高分657分,地区排名第二。

理科前10名,分校有7名,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八名(有3人并列)。理科前20名,分校有12名;前50名,分校有25名。

文科前10名,分校有4名,分别是第二、第四、第五、第九名;前20名,分校有10名;前50名,分校有22名。

(二)分校喜获大面积丰收

2020年我校毕业生总数357人,重点上线人数311人,重点率87.1%。其中,理科256人,重本率90.1%;文科55人,重本率75.3%。

(三)600分以上实现新突破

理科121名,文科32名,总计153名。占毕业生总数的43%。其中,理科690分以上4人,680分以上10人,670分以上14人,660分以上27人;文科650分以上3人,640分以上6人,630分以上17人。

(四)2020届有4名同学2019年提前参加高考,均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录取。

(五)2021届高二年级提前参加2020年高考,有5人为600分以上。其中李鉴纯同学高考成绩678分,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录取。

二、谈备考

科学助力学子成才

科学备考助力学子成才,精准研判实现学子梦想。我校高考备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学习研究《普通高中新课标》、《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精神以及近五年高考试题,秉承立德树人“一堂课”、服务选才“一把尺”、引导教学“一面旗”的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科学精准研判高考动向,助力学子成才圆梦。

人本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高三备考也主要围绕“教师导教导学导方法——学生自悟互学提成绩”开展。老师教会是基础,会教是关键,教活是台阶,教用是目的;学生学会是基础,会学是关键,学活是台阶,活用是目的。新高考改革下需要新教育,高考选拔就是需要学生学习达到“活用”的程度。2020年高考试题也不断强调学生“活用”的关键能力,这与分校“人本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语文备考

语文集备组:彭馥郁、任春环、高丹、李旖旎、崔显丽

今年高考语文单科最高分133分,130分以上共4人。

语文集备组将文学经典阅读和完成一定量的阅读练习有机融合,不仅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也需要学生关心国事,有家国情怀。备考阶段,学生要不断加强对于语言文字的解读能力,同时还要牢固把握基础知识、关注传统文化。作文依然要关注“立德树人”的命题方向,紧扣时代脉搏,高三在整个备考阶段的多次模考中,就已经对今年高考作文材料中的多个立意,写过讲评过而且修改过,学生在写作中特别要注重凸显真情实感,将国家置于自己心中。

数学备考

数学集备组:裴大新、郭艳霞、丁春莲、陈萍、杨柳

今年高考理科数学有3人满分,145分以上共9人,140分以上19人;文科数学最高分147分, 140分以上10人。

数学集备组继续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坚持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始终坚持数学原理的意义要大于方法的观点,让学生必须掌握基本方法,理解思想过程和原理。以真题为中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磨练基础,训练新题型,练节奏,树立自信;开拓眼界,训练心态。今年大题18题,考查线性回归中相关系数求法,这个知识点高考题几乎不怎么考,市面上模拟题很少见到,属于“不太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但在我校6月份组织的6模考中我们用省实验中学的试题,正好一道大题考查这个知识点,当时学生认为很新,答得并不怎么好。数学组在集备活动中对这个题型引起重视,在我校自主命题押题的7模考试中我们又出了个类似的题,结果高考出了这类似题。今年导数大题以三角函数为背景,最后一问需要用第二问结论累乘、放缩法来证明,难度是很大的。但高考后和我们和我校尖子生座谈中发现大多数同学能轻松将这个题做出来。这得益于数学组针对疫情期间学生自主复习状态,编写了一本二轮复习的强化真题训练集,里面有选择了大量的江苏,浙江,北京,上海一些高考题,尤其是导数大题选择了大量用前面结论证明、放缩法证明的题,所以对今年这个题帮助是很大的,开拓了学生视野,平和了学生考试心态。第7次模拟考试分校自主命题押题,最后一道压轴题导数大题,我们选择的题也是恰好以三角函数为背景,所以看到今年高考题最后一道压轴题,正好是三角函数为背景,同时选择压轴题为12题,这道题和最后一次模考中的“二进制”的信息题特别相似,高三复习备考正好和今年的高考题是吻合的,给孩子们以信心和力量。

英语备考

英语集备组:赫萍、牟洪杰、梅丽丽、池燕

今年高考英语单科最高分148分,140分以上共27人。

英语集备组一直重视团队力量,坚持集体备课,从知识点的讲解,课件的制作,习题的选择,组内保持一致。备考期间始终坚持提高学生克服困难,学好英语的意识;制定好一轮、二轮、三轮复习的教学进度;单词复习,贯彻始终;合理安排早读内容,并且加强英语优秀作文背诵;加强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的训练力度,以及答题方法指导;强化学生书面表达训练及英文书写,为高考锦上添花。

物理备考

物理集备组:王玲、臧殿武、张福翠、楚北宁、杜宝钟、肖贵军

注重基础知识,突出经典模型,对于考试必考的内容,进行重点训练,建立快速解题的学习方法;紧抓试题发展新动向,增设物理情景,注重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多接触不同的仪器和原理,当处理迁移的问题时,才能处变不惊;突出学科特点,强化关键能力,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综合情况,分层教学,侧重培养关键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物理组自编材料《高中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思想方法》,涵盖了高中阶段所有的物理学史,学生很容易做出14题。对于压轴题第25题,是理综试卷的最难的一题,我校在高一阶段的专题中做过2007年江苏卷第19题及高三的练习册《168套》,都练习过几乎一样的类型题。因此,2020年高考题,学生都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做起来得心应手。

化学备考

化学集备组:姜长春、苏晓玲、李起洋

要特别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回归教材,反复磨练,达到熟能生巧。需要延伸的可进行适当的拓展,切不可盲目提高难度,使学生对学习化学失去兴趣和信心,疲于应对。要凸显展示化学价值,增强立德树人的时代性,聚焦学科实践,对考生的信息整理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关键能力进行更加全面的培养和训练,充分体现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的导向。

生物备考

生物集备组:池智贤、梁宝富、张宝友

紧密围绕“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展开,注重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生物必备知识。强调知识在情境中运用的训练,注重实验能力,同时也强调关注生态文明,倡导环境保护理念,落实社会责任。

政治备考

政治集备组:陈明

政治集备组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在三轮复习中,都强调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梳理教材知识体系,为学生参加考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研究近三年高考题,组织有针对性的训练,经典题反复练,结合时政热点,提出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强调了卷面、答题层次和范围的一些具体问题,学生在练习中得到较好的落实;注重个别指导,培优补差,对错误率高的问题,会重复练习或作业,然后再检查,再反馈,让学生在重复与思考中得到提升。今年备考中,结合2018年全国II卷38(2)的命题特点和疫情下经济复苏难这个热点,我们训练了传导题,复产复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与今年38题命题思路相近,为学生答题心和心态提供了信心。

历史备考

历史集备组:李倩

历史集备组认真研读高考考纲,把握高考的方向;全力研究往年高考真题,找准突破的方法;制定复习计划,但不惟计划,要与时俱进,精心安排限时训练,提高学生答题速度、准确度和规范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立足基础,以不变应万变,梳理专题知识,培养通史意识,注重史学理论,有效整合教材;精编精讲练习,注重能力培养,分章节汇编典型模拟题,分类型对各种题型进行强化训练。

地理备考

地理集备组:王永旭、原玉石

地理集备组严格落实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通过丰富的探究活动案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也要开阔地理视野、丰富地理视角,做好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意识。

三、谈心态

积极稳妥决战人生大考

高考不仅是场知识战,更是心理战。如果把学生的学习实力比作硬件的话,那么心理就是软件,是投入学习与积极生活的基础。高中三年,伴随着学识的增长,学生心灵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生涯课题。我校幸福生涯中心致力于关注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与热爱,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内在品格与优势,陪伴学生去探索有意义的人生层次。高三年级注重发展式心理教育,通过幸福生涯系列讲座,包括考后合理归因、激发潜能、笑对高考等系列主题,帮助高三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学业潜能。同时,结合心理咨询、心理团训、“心海之旅”社团、幸福生涯自助等多途径,让每个学生成为“自我认知、自我实现及自觉有用的人”。学生带着乐观、智慧的美好品质,满怀着个人能量与理想信念踏入考场,这势必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沉浸式考试。

四、谈培养

尖优生冲刺成绩高峰

2020年教育部开展高校创新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强基计划”。我校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前瞻性思考高校选拔方向,形成指向目标更为清晰明确的育人途径与办法,抓好尖优生拔尖冲刺工作。重视学科素养的培养,和国家整体教育理念相融合,立德树人,注重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贴近生活、灵活应对;做好集备教研,针对尖子生不同阶段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及时研讨,单独提要求,评价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训练,做好三年高考和五年模拟,反复研究,注重过程性错误,如实验、流程、原理、语言描述、得分不全等。加强《高考说明》、《考试大纲》《高考评价体系》,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各备课组根据学生特点理清思路,编辑《易错题分类汇编》《高考题分类汇编》《高考热点题型分析》等,学科组把握命题趋势,根据学生阶段性问题出题再训练;适当调整尖优生课时量,力争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认真做好模考成绩分析,专门召开尖子生质量分析会,明确学科、明确学生、明确任务,教师学科成绩跟踪,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做到精益求精,杜绝学生偏难怪思维,通过不断考试,考后辅助好,针对性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下功夫;强化学生基础,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避免简单题出错,注意小题命中率,保证准确性;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生能力和学生心理疏导,召开尖子生联席会议,和家长联系从方法上、心态上激励学生不畏难,平和心态,避免功利心过强;根据学生学科层次需求,学生选择薄弱学科,和教师共同商定教学内容,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针对性指导;合理给尖子生定位,我们选取了历次考试的年级文科前10名,理科前20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加量、加要求、加展示,其中包括试卷展示、班级学法交流,为尖子生培养提供最优方案;疫情期间居家学习时,组建专门的尖子生学习小组,利用钉钉和其他电子媒体解惑答疑;鼓励优秀的学生报考强基计划院校,前期做好指导,普及强基知识,指导强基报考。

五、再出发

积蓄成功经验扬帆起航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旧高考已经完美收官,新高考正蓄势待发。2021年,辽宁省将正式开启新高考模式,学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人本教育”为办学抓手,扎实推进新高考改革,深入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深度挖掘已经实施新高考地区的教学资源,做好高层次拔尖创新特色人才培养,为学生搭建起“高起点、高标准、宽领域”的成长平台,为学生成长增光添彩,为营口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