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七年级历史试卷(武汉七年级历史真题)

武汉七年级历史试卷(武汉七年级历史真题)

首页历史更新时间:2024-11-12 09:56:51

今年高三九月调考已经结束,考卷已经阅完,分数已经出来,老师们开始讲评试题,总结经验教训。

然而,今年的历史试题答案,出现了严重问题。

第一小题“根据材料,简述中国古代市镇的发展历程”,命题与答案制作都没有什么问题。

第二小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晚清江南市镇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并加以评价。”命题本身也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出在答案上。

我们来看看命题者制作的答案。

“新现象”的表达也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出在“评价”。我们看它的答案:

1】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

2】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变迁;

3】加深了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4】有利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

5】改变了社会生活和社会风气……

哇噻!如果我们把“近代”两个字去掉,用在浦东开发的评价,不是正好吗?

虽然它后面还有要点:

6】影响了“自强求富”思想的实践;

7】但传统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这完全是在为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歌功颂德!

历史评价,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首先应该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是什么?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当时的上海是什么特定情况?被迫开辟为通商口岸;当时上海特定的经济发展是什么?英国向上海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上海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英国开始建立一些为经济侵略服务的企业,上海周边的市镇体系为英国的经济侵略提供条件,一句话,上海及其周边的市镇体系开始卷入以英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历史评价,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其次应该坚持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首先应该明确,以上海为中心的市镇体系是英国侵略的结果,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市镇体系;其次,它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西方文化,为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一定条件。

历史评价,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三应该坚持发展的观点。上海作为第一批通商口岸,适应了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市场要求,以上海为中心的市镇体系是中国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以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一句话,以上海为中心的市镇体系的发展,就是半殖民地市场的发展,它的最终结果就是完全成为西方完成工业化的工具。

出现这样的答案,武汉教科院罪责难逃!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