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历史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首页历史更新时间:2024-09-03 09:37:58

第二章:历史课堂与历史核心素养

1.如何理解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①时空观念:既是学生认识过去、感知特定历史人物和时间的必要前提,又是理解历史变迁、把握历史与现实联系的认知依托。

②证据意识: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更是学生感受、确证历史的证据来源。证据意识既要求学生懂得“用证据说话”,更要“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即要能辨析史料真伪,能从不同类型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辨清、理解史料作者的意图。证据意识不仅包含了必要的逻辑推理、分析与比较能力,还蕴含着更深层的求真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③历史理解:历史理解主要指向历史认识的内在心理过程,它要求学生能够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实,对历史人物、事件要有“同情的理解”,能够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件和任务,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④历史解释:历史意义的外在表达过程,在历史上下文中解读的时间和文化意义,并且能赋予历史问题现实意义

⑤历史评判:对被评判的历史对象施加价值判断,对某一历史时代、事件、人物的评价是以特定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为依据的。历史评判要求学生能依据一定价值观对史实做出判断,能分辨历史上的善恶、真伪、进步与倒退等,并能对历史的认识延伸至对自身成长与社会现实的认识上,形成积极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2.历史核心素养与历史课堂教学的关系如何?

①时空观念、证据意识是历史知识习得的前提

②历史理解、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基础

③历史评判是理性反思、历史智慧生成的必要构成

3.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历史核心素养?

①将有意义的事件结合空间构建“过去→现在”的历史时序,延伸至“未来”,在各种不同维度史料中去理解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的额生存境遇和他们在其中的体验、感受,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意义

②设置历史情境,运用多种类型的史料,转化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历史知识在新情境中迁移与运用。

历史理解体现在阅读和理解史料中需要:辨别史料真伪、对历史语境的解读与复原;历史解释体现在以史料为依托进行历史探究,对历史材料进行解读与组合,构建对历史的多元阐释

③融合多种形式的史料,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历史事件,通过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在此基础上的理性反思与评判,使其思维能够超越现有的历史文本,使其思想更具有洞察性、延展性,更可能生成历史智慧。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