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汇总
年份类别 | 时间 | 题量 | 题型和分值分布 |
2020全国文综卷 | 45分钟 | 12个选择题、 5个非选择题 | 选择题:48分(每个4分)非选择题:52分(必做题2个,分别是25分和12分,选修题3个选1,15分) |
2020新高考山东卷 | 90分钟 | 15个选择题、 4个非选择题 | 选择题:45分(每个3分,选修融入必修考查2-3个选择题)非选择题:55分(均为必做题,第16-19题分别是12分、14分、14分、15分) |
2021新高考(湖北模拟) | 75分钟 | 16个选择题、4个非选择题 | 选择题:48分(每个3分)非选择题:52分(第17-20题分别是14分、12分、14分、12分,第19题选修融入必修考查) |
2021新高考(辽宁模拟) | 75分钟 | 16个选择题、4个非选择题 | 选择题:48分(每个3分)主观题:52分(第17-20题12分、15分、13分、12分,19题选修融入必修考查) |
2021新高考(重庆模拟) | 75分钟 | 15个选择题、4个非选择题 | 选择题:45分(每个3分,选修融入必修考查2-3个选择题)非选择题:55分(均为必做题,没有选修题,第17-20题分别是17分、14分、12分、12分) |
2021新高考(湖南模拟) | 75分钟 | 16个选择题、6个非选择题 | 选择题:48分(每个3分)非选择题:52分(必做题3个,第17-19题分别是15分、15分、12分;选修单独命题,选1、3、4三选一,10分) |
2021新高考(广东模拟) | 75分钟 | 16个选择题、6个非选择题 | 选择题:48分(每个3分)非选择题:52分(必做题3个,第17-19题分别是14分、14分、12分;选修单独命题,选1、3、4三选一,12分) |
2021新高考(河北模拟) | 75分钟 | 15个选择题、6个非选择题 | 选择题:45分(每个3分)主观题:55分(必做题3个,第16-18题分别是12分、13分、18分;选修内容单独命题,选1、3、4三选一,12分) |
2021新高考(福建模拟) | 75分钟 | 16个选择题、 4个非选择题 | 选择题:48分(每个3分)主观题:52分(均为必做题, 17、18、19、20分别8分、20分、12分、12分,其中20题类似人物评说 ) |
2021新高考(江苏模拟) | 75分钟 | 15个选择题、6个非选择题 | 选择题:45分(每个3分)非选择题:55分(必做题2个,第16-17题分别是18分、13分;选修内容单独命制非选择题,第18题包括A、B、C、D四小题,选修1、4、5、6四选二,24分) |
2020江苏卷 | 100分钟 | 20个选择题、7个非选择题 | 选择题:60分(每个3分)非选择题:60分(必做题3个,第21-23题分别是13分、14分、13分;选修单独命题,第24题包括A、B、C、D四小题,选修1、4、5、6四选二,,20分) |
板块 | 题号 | 年代 | 知识点 |
中国古代史 | 1 | 西周、春秋战国 | 宗法制的变迁 |
2 | 两汉 | 北方经济 | |
3 | 魏晋 | 选官制、士族阶层 | |
4 | 清初 | 政府政策 | |
中国近现代史 | 5 | 1840-1911 | 学习西方的主张 |
6 | 1911 | 辛亥革命 | |
7 | 1923 | 工人运动与中国共产党 | |
8 | 1940 | 毛泽东思想 | |
9 | 1957-1962 | 一五与二五 | |
10 | 1980 | 改革开放 | |
世界史 | 11 | 古代希腊 | 古希腊政治 |
12 | 18世纪90年代 | 美国1787年宪法 | |
13 | 1750--1825 | 英国工业革命 | |
14 | 20世纪20年代 | 苏联政治与文化 | |
15 | 1995 | 经济区域化 |
题号 | 材料与设问个数 | 知识点 | 分值 | |
16 | 三材(文字材料)一问 | 宋朝历史 | 12分 | |
一材(表格形材料)一问 | 世界近代人文主义 | 13 | ||
18 | 两材(文字材料)两问 | 古、现代中医学发展 | 9 9 | |
19.1 | 选做题(改革),一材(文字)两问 | 近代清朝《公司律》 | 6 6 | |
19.2 | 选做题(战争),一材(文字)两问 | 二战《苏日中立条约》 | 6 6 | |
19.3 | 选做题(人物),一材(文字)两问 | 清康熙颜元思想 | 4 8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JTY 教科所 ,作者研究院历史研究室)
关于河北省高考适应性试题的分析(一)初窥庐山面有改(题型题量较之前文综卷和去年几个新高考的先行省份有变化)首先,通过将2020年高考全国卷、山东卷以及2021年各省历史模拟试题进行对比和分析,我们可以推断的出2021年高考中历史科目的题量基本上为19到25题左右,考试时间大多数为75分钟。这提醒同学们(当然也是提醒我)在接下来的二轮复习中需要用每一次练习中注意磨合做题时间。其次,相对于江苏、山东等省份河北省的题型保留了全国卷的基本风格,因此温馨提示同学们需要多阅读各种文字资料(不局限与历史学科)并对大段材料进行总结概括。选修1、3、4单独制题为选做题(这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个有利的点),这要求同学们在以后的模拟练习和大型考试中要养成针对问题迅速做出判断并亮明选择(正规大考要求涂出选择了那道题,注意!)的习惯,同时要对之前讲过的改革、战争与和平类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答题术语进行再次思考。(选做题很可能成为大题拿分、考场上提升信心的突破口)
(二)当机立断稳准时间(选择题要把握好时间,为大题争取更多思考时间)选择题共15小题,和之前的高考文综试题一样按时序排列,先中后外,大致可以分为中国古代史(4题)、中国近现代史(6题,其中3道中国近代史,2道中国现代史)、世界史(5题,其中1道世界古代史,2道世界近代史,2道世界现代史)三大板块,本套试题选择题部分相对于全国卷而言,有继承也有变化(第1-4题对应全国卷第24-27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第5-10题对应全国卷第28-31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但其中有4道考查中国近代史,比重较大,第11-15题对应全国卷第32-35题考查世界史相关知识,但世界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各考查2道),变化之处在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命题比例增加了,需要大家多多注意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和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变迁的基本趋势等问题。
(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材料题要多锻炼自己的史料提取和概括能力)通过做题发现我们的答题考察的基础知识是较为固定的(多为咱们上课的时候强调的那些能够明显的拉出发展脉络的发展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行程过程和人文主义发展历程等),但是运用的材料越来越新颖、也越来越亲民(比如这次的话本和小说)。其中不乏大段的文言文、半文半白,所以我们要多多阅读课本和一些大段的文字材料(不局限于历史学科)并且自己试着去总结概括它的主旨和意图。
最后应当注意一些新的出题方式:图表题,这类题在新旧高考中均有涉及,在参考了江苏、浙江、山东卷后发现,图标题的比例呈增长趋势(当然这次我们河北省的模考还是以材料题为主,大题第二个是表格分析题)。图表分析题要把握住两点:横向找个性(不同点),纵向找趋势(相同或者相似之处)。
三、备考建议(一)明确复习方向——从以知识为本到以基础知识为基奠,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知识的梳理是必要的,把握主干知识和核心历史概念从而建立知识的框架和宏观体系,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阶段特征。这一点对于应对任何形式的考试来说都是最必要的。所以接下来的二轮复习同一轮一样要以课本为基础和重点,一轮是把课本由薄读厚,二轮则是把课本由厚读薄。
同时在基础知识之上着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尤其是要多加训练学生的史料阅读分析与提取能力,包括文字、图片、表格等多种类型。要精选史料,深度分析解读,只有促使学生生成出问题,相互交流碰撞,才能够达成较好的效果。
(二)注意复习侧重——从只关注教材、题海到联系社会生活历史学习要注意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对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将历史、热点、中外现实等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适当关注本年度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高三的历史复习不仅不能和社会隔离,反而需要关注社会热点。教师在坚持以教材为根本复习方向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知与领悟社会热点,充分发挥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功能。另外,纵观本卷文学气息浓厚,材料大多新颖有趣,所以我们在接下来的复习中也要注意多锻炼自己的史料阅读能力和大段史料概括能力
(三)追求复习效率——从注重进度到注重效度过去复习模式主要是三轮复习,快节奏地梳理知识和高强度地训练测试。现在,必须要处理好进度与效度的关系,一节课不应该再追求完成了多少知识点的梳理,做了多少道习题,而应该转为追求学生思维的训练力度和素养的不断积淀。
要关注新高考地区的试题题型(包括这次八省市模拟考),加强解题技巧的培训。通过不断地拓宽视野,提高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和素养。
我们和学生们还要多注意研究错题,反思师生各自身上存在的问题,从错误中总结方法和思路,以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当然之前讲授的选择题关键词提取法、论文题的格式分析法等在此次考试中被印证是可行的),规范答题技巧和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