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考模拟卷历史(沈阳2024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沈阳中考模拟卷历史(沈阳2024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首页历史更新时间:2024-09-03 06:45:22

何为计量史学,其主要是指利用一定量的数据对某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进行总结,对历史发展作出合理的解释。在近些年来的高考历史题目中多见于选择题部分,有些题目因其数据内容较多,对学生解答造成一定的困难。现以4月份沈阳点石联考卷题目为例,为学生解答类似题目提供一定的方法。

下图所示为1926——1936年中国主要商品进口额(单位:海关两)及进口关税税率(单位:%)的变化情况(卷烟进口关税税率统计为1933—1936年)。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

A. 关税自主权的实现仍存在较大障碍

B.关税改革改善了民族工业发展环境

C.国民政府经济建设扭转了贸易逆差

D.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加剧了通货膨胀

在解题前,要总结和提炼材料所给出的主要信息。首先,材料文字部分给出以下信息:1、时间信息1926年——1936年,属于中国近代史部分,主要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2、商品进口额;3、进口关税税率。其次,图表部分给出的主要信息为:1、卷烟进口额呈下降趋势;2、面粉进口额先上升后下降;3、火柴进口额呈下降趋势;4、卷烟进口税率相较于面粉与火柴的进口税率,呈小幅度上升趋势;5、面粉进口税率上升至50%左右;6、火柴进口税率大幅度上升。学生获取以上信息,方便其对试题的选项进行分析与选择。

A选项,材料中没有明显的信息体现关税自主权的实现存在较大障碍,没有具体交代影响进口关税率变化的因素,因而A项不是正确答案;C选项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为国民政府1935年发起,显然其不是影响此时间范围内(1926——1936年)商品进口额的主要因素。此外,也可以从贸易逆差入手来处理这个选项。那么何为贸易逆差呢?贸易差是指,进口与出口的比值。出口量多,进口量少为贸易顺差。出口量少,进口量多为贸易逆差。材料图表中主要呈现的信息为进口额与进口关税税率,没有出口的相关信息,因而无法判断贸易是逆差还是顺差,因而此选项排除。

D选项,通货膨胀更是无法表明,因而不能选择。B选项,材料中卷烟、面粉与火柴进口关税税率上升,相应的进口额下降。三种商品的进口额与进口关税税率呈负相关。这主要是由于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关税改革,导致了关税的提高,而关税提高的同时商品进口额也随之下降。合理的解释是,本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且相关的生产能够满足需求,因而进口减少。

因而选择B。

在有关计量史学的历史考题中,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中数据的解读能力。学生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点。要对数据进行分阶段,分类别的观察。特别注重数据的变化趋势,是上升或下降,是增加还是减少。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最终才能理解数据背后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