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材料题综合性强,对学科能力要求高,是不少同学历史取得高分的拦路虎,对咱们农村学生来说也是失分率最高的部分。现在中考历史的材料题虽高达40分,但跟选择题相比,学生更愿意写单选。为了提高学生历史材料题的得分,现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剖析材料题命题特点,克服畏难心理。
材料分析题具有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灵活性强,设问角度多,能力层次要求高,考查功能强等特点。学生一看到大段大段的材料,那么多的字往往就不愿意写。这其实是畏难情绪在作崇。实际上材料题只是一只“假老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材料题全是汉字又不是英语,而且材料一般都是有用的,有时答案就藏在材料里,它只跟你玩捉迷藏的游戏,把它找出来即可。跟学生分析材料题的特点,让学生明白材料题是怎么一回事,有利于克服畏难心理。
材料题的常见类型材料分两种文字型材料题和图片型材料题。文字型分为文言文、 现代文、外文翻译三种。图片型则有文物图、漫画、地图三种形式。中考材料题采用主题式来组织材料,一般是三个材料分四个问,对应每个材料分别设问,最后一个问属于综述性设问,往往跟材料主题相关。选取材料都是新的,考查知识点都是学生学习过的。对材料题命题特点多一份了解,学生心里多一份淡定和从容。
二、总结材料题答题方法,做题得心应手。
材料题的解答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材料题考查的内容及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2)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3)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4)根据提问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包括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5)依据材料提炼、概括出观点;(6)联系实际,谈谈启示。 从以上考查内容及考查方式来看,材料分析题有四种常用设问方式:
(1)根据材料… … 回答、指出、说出… …
(2)根据材料… … 概括、归纳、总结… …
(3)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4)上述材料和问题的主题是什么?从中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针对不同设问方式,指导学生采用相应的答题方法:
(一)根据材料… … 回答、指出、说出… …这个题目的答案往往是原原本本地出现在材料中,这就得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出答案。具体方法如下:
1.仔细认真研读材料,直接从材料里找出答案,一般情况下是照抄原文。
2.抄材料的方法
①问原因、目的、背景:抄材料开头。
②问过程、内容:抄材料中间。
③问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抄材料结尾。
(二)根据材料… … 概括、归纳、总结… …
1.这种题目答案也在材料里找,但不能直接照抄原文,要把材料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高度概括出来。
2.找取有效信息,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
3.可以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反复训练学生概括历史材料的能力。
(三)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这个题目的答案就会出现在课本当中,同时要紧扣材料,这就得指导学生用材料所给的信息去联系课本内容得出相关的答案。具体方法如下:
1.此类设问一般在材料里不能直接得到答案,需要结合平时所学回答。
2.平时督促学生背历史提纲、梳理课文一级标题,除了选择题以外主要目的就是应对此类题目。
3.此类问题的材料并不是毫无用处,材料可以帮助考生大致确定该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信息,缩小范围,最终得出答案。
(四)上述材料和问题的主题是什么?从中给你带来什么启示?这种设问解答方法如下:
1.无论是否设问这道材料题的主题,都要先找到这个材料题的主题。
2.提醒学生确定主题一定要从这道大题所有材料和问题来确定,而不是从就近的材料和问题中确定。
3.启示类问题一般设置2分,通常要答出两层意思来:即阐述两个方面内容:这是什么和该怎样做。建议通过扣住每一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关键词展开(如有重复,可几则材料合并得到一个启示;如一则材料提到多个方面,也可得出若干启示;不好得出启示的材料可略过。)如果题目要求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评价则从正反两面去回答。
历史文字型材料题的解答总体上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审清题目;二是读懂材料;三是规范答题。
1. 审题(有几个问、提示语、限定语、中心语)
2. 读材料(了解基本内容、理解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关键字、关键词和重要句子,并做好勾画;再次联系问题,并回顾之前所学内容,寻找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抓住材料提供的各种有效信息,特别要注意材料引文出处。
3.先在试卷上写出答题提纲(答题序号和关键词、或在材料上勾画要点和序号);组织语言答题。
图表型材料题分析图片信息的三个要点:审图、审注、审设问。
图表型材料题一般包含数据表格、实物图片、地图、漫画、海报、示意图、框架图等。图表材料分析顺序:1.表的名称(比较什么内容)。2.表头(包括横向、纵向的表头,比较什么方面)。3.数据(发生什么变化)。4.注意材料间的联系。具体方法如下:(1)地图:有图名的直接定位到相关考点。关注图中的关键词(时间、 地点、人物等)(2)漫画:捕捉文字信息和漫画寓意,分析漫画反映内容的特征,寻找漫画中隐含的信息,尤其是漫画背后的讽喻信息。(3)表格类的题目:要能够从数字变化对比判断趋势,要能够根据所列的史事找到其共同点和主题。曲线图和柱状图的题目:识别曲线和数值柱的信息类别,观察数据变化的轨迹,能从静态的数据看出动态的走势。饼状图的题目:分析各数据的比例关系。
三、规范答题,力求完整。
在书写上,务必注意格式的规范,在字迹清楚的基础上,要做到四化:
1.提示化。写出答题的提示语。
2.段落化。每个问题的答案写一个自然段。
3.要点化。如果答案比较复杂,尽可能用课本语言和观点,史实准确,提炼概括,答案严谨缜密,言简意赅,分层回答。
4.序号化。答案行文或按时间先后,或按空间顺序,或按性质归类,依次展开,且在每要点前标明序号,答案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总结起来,规范答题三问;写提示语了吗?分层次了吗?字儿都写对了吗?
四、几点温馨提示:
1. 密切关注以下字眼:以上材料分别或各自说明了什么问题?要关注分别、各自,表明答案肯定不止一个。
2.根据分值确定答案要点。看有几分,一分一点。例如两分要从不同角度作答。
3.变化类问题的回答“由/从……到(发展/变成)……”不能只写变成以后的内容。
4.小心漏题。一道小题当中有不止一个问题,假如没仔细看,很容易漏答。如题“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很多同学只看到了第二小问“国际或地区组织”看漏了“具体措施”。
5.尽可能使用历史学科语言,不用或少用大白话。
6.书写答案时不要写错别字,否则会失分。易错字:例如神舟飞船,亚太经合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