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24初三历史期末试卷

江西2024初三历史期末试卷

首页历史更新时间:2025-03-03 13:17:45

2024年秋期名校联考期末试卷

九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小页,两大题,25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文明成果出自古代不同文明地区,突出体现了古代文明的

A.传承性 B.多元性 C.交互性 D.同一性

2.国王期望大学可以培养人才帮助其有效处理国家事务,或建立一个由大学学者组成的智囊团专门用于战胜贵族叛乱。因此,英王极力支持大学的发展。正如学者雅克·韦尔热所说。“好君主的周围有一批出谋划策的哲学家。”据此可知,大学应运而生的原因是( )

A.一批知名学者的推动 B.新兴市民阶层要求

C.国家政治的必然选择 D.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3.阿拉伯帝国强盛时期,哈里发不仅广泛搜集、翻译古希腊、波斯、印度的文献典籍,将来自西方和中东的天文医学知识传向东方,还将中国和印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如造纸术、印度数字等传播至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由此可知,阿拉伯帝国( )

A.使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 B.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C.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文明 D.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

4.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玉米,非洲的咖啡珍珠、宝石,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丝绸、瓷器、茶叶、香料,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欧洲的商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材料主要说明新航路开辟( )

A.扩大了烟草等农作物在世界的种植

B.使亚洲的丝绸等商品成为珍品

C.使欧洲商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活动

D.使得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5.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评价凡尔赛体系时说:“我们所起草的文件(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当你们把这样的条件强加在德国人民的身上,这只能导致德国人要么不遵守条约,要么发动战争!”材料表明( )

A.协约国完全消除了彼此矛盾 B.该体系埋下了未来爆发战争的隐患

C.战胜国还决定建立国际联盟 D.美国领导世界的期望没有能够实现

6.日本仅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走完了欧美国家一二百年才完成的近代化路程,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促进这一历史变革的关键是( )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一战的爆发D.美国的扶持

7.到殖民时代末期,北美工场手工业的年总产值已达到2000万美元,其酿酒业、制铁业和纺织业已经可以和英国一比高低。为维护从属于自身的经济利益,英国不断加重税收。这反映的是独立战争( )

A.爆发背景 B.发展过程 C.重要战役 D.深远影响

8.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各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对付危及秩序和文明的国际威胁。于是各国进行国际合作,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这是因为( )

A.各国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 B.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 D.巴黎公社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9.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表明,一切当时能够计时与测定的运动,都可用相同的数学公式来加以阐述。一切物质都在运动,任何两个质点之间似乎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力,就是万有引力。他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瓦特 D.狄塞尔

10.一战期间,德国人绘制了一幅将战争比喻成打牌的漫画(如图所示)。画中,德国是庄家和大赢家,其他人一脸沮丧,美国人则在一旁观看,并未参与。该漫画意在( )

A.说明美国在战争期间始终保持中立

B.鼓吹德国对取得战争胜利充满信心

C.反映世界各国都被德国打败的事实

D.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战争

11.世界社会主义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1848—1917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主要包括《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等重大事件。这一时期,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是( )

A.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 B.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到多国

C.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 D.社会主义革新从地区到全球

12.“这一体系因无法消除列强之间的根本利益冲突……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危机’或‘20年休战’期间逐渐崩解,最终走向一场新的、更大的世界战争。”“这一体系”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D.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体系

13.下图为1921——1937年苏联(含苏俄)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变化示意图。下列选项中,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这一时期的工业增长呈现曲折反复的发展趋势

B.1921年,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苏俄经济下滑至历史最低点

C.1926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提高了苏联的工业产值

D.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苏联工业实现快速增长

14.“作为资本主义经济支柱的金融信贷业几乎全面瓦解,美国有1万多家银行破产,德国的黄金储备减少了五分之四,英国第一次出现了1亿多英镑的国际收支赤字。危机过后,各国的经济直到1936年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这次“危机”是( )

A.萨拉热窝事件B.第一次世界大战C.经济大危机D.第二次世界大战

15.某校九年级学生为了撰写论文,搜集了如下资源。据此可以分析出,该论文可能涉及的内容为( )

·照片——《日本刺杀中国平民》《德国纳粹迫害犹太儿童》

·论文——《意大利侵害埃塞俄比亚战争始末》

·漫画——《三头怪兽》(20世纪30年代)

·数据——《1937年各大国国防开支的比例》

A.三国同盟的形成与对峙 B.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危害

C.法西斯政权的侵略扩张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

16.小丽和小敏用中国俗词和谚语对绥靖政策进行解释,最为恰当的是( )

A.槽里无食猪拱猪,分赃不均狗咬狗 B.贪小失大,惜指失掌

C.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顺水推舟

17.美国和苏联从二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的原因是( )

①国家战略的对立 ②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③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④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1990年邓小平在谈及东欧剧变时指出:“由于东欧的变化而引起的问题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如果走东欧这条路,中国就完了”。材料中提到的东欧的变化实质上是( )

A.执政党变化 B.国家名称变化

C.社会制度变化 D.国家体制变化

19.2013年,WTO通过了《贸易便利化协定》。该协定使WTO成员的贸易成本平均下降14.3%,在进出口货物耗时方面,能够减少1.5天的进口货物时间和2天的出口货物时间,比目前耗时分别减少47%和91%。据此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 )

A.维护国际安全 B.消除国际竞争 C.推动贸易发展 D.促进国际合作

20.因为疫情影响,很多国家施行或计划施行封锁政策,消费和运输下行,石油的需求端也下行,致石油价格下跌。俄乌战争期间,燃油粮食价格疯涨,津巴布韦经济雪上加霜。这表明,当前的世界经济( )

A.贸易保护日益明显 B.相互依存程度加深

C.向逆全球化趋势发展 D.发达国家无力主导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观察材料一图片,图一人物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图二人物的思想主张有哪些?写出图三人物的主要历史功绩。(3分)

(2)材料二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异同?(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22.(6分)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对你们讲话。”

材料二 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上,华盛顿强烈主张武力反抗英军,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太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1776年7月4日,由杰斐逊起草的宣言发表了,该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材料三 下图是某国的国家权力构成示意图

(1)哪一部文件的制定标志着人类首次将王权关进了制度的笼子?该文件的颁布,使英国逐步确立起什么政治体制?(2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宣言是指什么文件?它的发表有何意义?(2分)

(3)材料三这种权力结构是由哪一部法律文献确定的?请简要概括这种国家权力构成的特点。(2分)

23.(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早期火车 图二 早期汽车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此时科学研究成果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公司制替代合伙关系成为标准,股份公司成立后,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实际上他们几乎毫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权归董事会。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发明的动力装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上述发明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2分)

(3)请再举一例说明科技对社会的影响。(1分)

24.(6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仅在措施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转到了私人手上,按其规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过5人的小作坊;他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和以前时期相比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

——据C列利丘克《苏联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

材料二 最保守的估计,从1929年开始,一直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便增加了3倍。1938年时,苏联总生产量在全球所占的比例,已从1929年的5%跃升为18%。同一时期,美英法三国的比例,却由全球总额的59%跌落为52%。更令人惊奇的是,苏联境内毫无失业现象。于是不分意识形态,众人开始以苏联为师

——摘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所描述的是苏俄(联)历史上的哪一政策。该政策的特点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苏联与美英法国家出现不同的经济发展趋势的原因。举一例说明西方国家如何“以苏联为师”。(2分)

(3)综合上述探究,从“政府与市场”的角度谈谈你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识。(2分)

25.(6分)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2024年秋期名校联考期末试卷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D

B

B

A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C

C

C

C

C

C

B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1)《神曲》。天赋人权、君主立宪制(开明君主执政)。(任意一点)创造出马克思主义学说;创作《共产党宣言》;深入国际工人运动,撰写科学理论指导工人运动。(任意一点)

(2)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不同点:核心思想、斗争矛头、政治实践。(任意一点)

(3)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社会进步;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前奏;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推动作用。(任意二点)

22.(1)《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2)《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成立、建立)

(3)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互相制衡。

23.(1)变化:由蒸汽机到内燃机;作用:便利了人们的出行,缩短了距离,密切了联系。

(2)特点:电力进入生产生活领域;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出现公司制、股份制等新型管理模式。

(3)影响:计算机的发明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加强了联系等。

24.(1)政策:新经济政策;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直接联系起来,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原因: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促进;英法美: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举例: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认识:政府职能必须要与市场要求相适应。政府应适当放手,但同时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督调节等,言之成理即可。

25.评分说明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给分要点:自拟题目;史实正确,线索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联系: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若小短文不足80字,酌情扣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