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共 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共10分)①轻轻打开语文课本。我们向美丽的四季走来。春天里( ),美不胜收;夏季的雨热烈粗犷,万物( )地成长;
②秋天的落叶中既有“断肠人”的豪迈,秋风中还有“歌以咏志”的秋思;冬天里还有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可爱的水藻。同时,
③在美丽的自然中感悟到世间的真情。瘫痪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jué bié( ),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解决散步时的fēn qí( )中,彰显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古人用他们的诗文雅兴,在大雪缤纷中让人喜出望外;
④泰戈尔和冰心诗意地用大自然表达出对母亲最真挚的热爱与祝福的心情……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粗犷guǎng骨髓suí B.粗犷kuàng骨髓suǐ
C.粗犷kuàng骨髓suí D.粗犷guǎng骨髓suǐ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决别 分歧 B.诀别 分岐
C.决别 分岐 D.诀别 分歧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雍容华贵 你争我赶
B.花团锦簇 争先恐后
C.花团锦簇 你争我赶
D.雍容华贵 争先恐后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处修改为“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B.②处修改为“秋天的落叶中既有‘断肠人’的秋思,秋风中还有‘歌以咏志’的豪迈”。
C.③处修改为“在美丽的自然中体会到世间的真情”。
D.④处修改应去掉“的心情”。
5.给下面语句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2分)
①如果我们用一颗有求的心面对所有事情,那么无疑是打开了一个烦恼的盒子。
②我们总是找种种借口去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自私与狭隘。
③我们的烦恼更多是来自于自己的自私和狭隘。
④学会满足,学会放弃,烦恼就会远离我们。⑤生活里,我们往往不经意就被烦恼包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④② C.⑤②④③① D.⑤③②①④
6.综合性学习(4 分)
某校七年级开展“组建文学部落”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为配合本次活动,班级要在自创刊物中新增一个栏目,请你拟写一个栏目名。请根据入选作品的类型,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成长笔记 B.咬文嚼字
C.名作品悟 D.名家访谈
(2)文学兴趣小组各成员就“跟名家学作文”的问题发表了很多看法,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发言。你能从名家的话语中听出对作文有帮助的经验吗?请任选一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甲同学:老舍说:“假如有个人告诉我们:他刚下过两次水,可是决定马上去参加国际游泳比赛,我们会相信他能得胜而归吗?不会!我们必定这么鼓舞他:你的志愿很好,可是要拼命练习,不成功不拉倒。这样,你会有朝一日去参加国际比赛的。我看,写作也是这样。”
乙同学:莫言说:“一个孩子在初学作文的时候,反复地有意识地描写名家,模仿得多了,自然地发现,第一步很像。有很多的中学生写的作文就很像鲁迅的风格。因为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课文里比较多。”
7.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诵读诗文佳句,能让我们领略到丰富的内涵,陶冶我们的情操。
读《天净沙·秋思》,我们从“夕阳西下, ”中感受到诗人漂泊他乡、无以为家的羁旅之苦;
读《潼关》,我们从“ ,山入潼关不解平”中体会到诗人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读《江南逢李龟年》,我们从“ , ”中领会到诗人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
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我们从“ , ”中感受到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读《<论语〉十二章》,我们从“ , ”中认识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
二、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
(一)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共 10分)
【甲】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周公诫子书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节选自《韩诗外传》
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B.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C.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D.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9.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正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C.周公洗头发、吃饭的时候,经常因为贤才的到来而不得不停下来,但周公并没有因此而生气。
D.这两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要立德、修身;【乙】文中,周公告诫儿子伯禽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他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小题 3 分,共 6 分)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1–12 题。(共 5 分)
秋 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1.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诗歌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诗歌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C.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体现了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
D.全诗虚实结合,由虚入实,用鲜明的形象来表现感情。
12.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中“排”字的表达效果。(3 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0分)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①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数千年前,不仅融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事、养生等多门学问于一体,而且还蕴含着以德修身的深刻内涵,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指导人们进行农事活动。
②节气表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如何测定节气的呢?这要从我们非常熟悉的计时工具——“表”和“圭”说起。
③表,最早诞生于中国。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在地面上立一根八尺长的竹竿来测量日影,这根竹竿最初就被称为“表”。
④“圭”本是指测量土地的标准尺子,后来把测量日影的工具也称为“圭”。圭和表的结合,就构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1276年,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了一座观星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就相当于一个量日影的圭表。
⑤古人利用圭表观测天象,将每年白天最短的那夭,叫“日短至”,又称“冬至”;白天时间最长的那天,叫“日长至”,又称"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时间长短相等,把这天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
⑥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今天的天文学来解释,地球轨道投影到太阳系模型上形成的坐标系,为黄道坐标系。黄经,将这个坐标系的横轴,以春分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度,共有二十四个等份,每份15度,为一个节气。基本规律是: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6日和21 日,下半年是8日和23日。
⑦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如:在4月份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二十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8个节气,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十四节气是传统历法的关键和核心。
⑧二十四节气是中华祖先馈赠给每一位子孙后代的珍贵礼物,拥抱它,就是拥抱我们自己的生命质量与智慧命运。
1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古人用圭和表测量土地的长度,从而推算出二十四节气的长短。
B.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的观星台,是历史上最早记录节气变化的天文台。
C.春分和秋分,其实就是把春季和秋季平分的那几天。
D.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四季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天气现象和物候现象。
14.第④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15.第⑦段“各历时15天左右”中的“各”去掉后,表达的意思有改变吗?请加以说明。(3分)
16.请根据上文有关节气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2分)
[链接材料]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农谚]冬至吃了面,一天长( cháng)一线。
请写出秋季里的第三个节气,并说说农谚中“一天长一线”的意思。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文后17–20 题。(共 15 分)
锁不住的目光
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四楼。【A】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最让母亲不堪的是,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诉说。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母亲常说,无事莫入三堂。三堂,就是学堂、庙堂、祠堂。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殇。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她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开心。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B】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我一把驮起母亲。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小时候的女儿。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锁着母亲的日子,我回家更勤了。我怕她摔倒了,怕她烫着了,更怕年迈的她孤独了。有一次,我出门,母亲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楼道,偶一回头,看见母亲趴在阳台上了,她一动不动地看我。这种情形,小时候母亲送我上学、迎我回家是常见的,可这时候她的目光里多了一份依赖和不舍。母亲是听不见我的脚步声的,她一定在心里默数着我的步履,数着我走下四楼、三楼,再看我走出一楼的那一刻。我想母亲是老了,她能看见我一定是她最大的心安了。母亲眼睛不好,她的目光抵达不了远方,但她浑浊的目光总能锁住儿子的背影。即使人来人往,亲情这个坐标,母亲说什么也不会丢失的。阳光满天时,母亲喜欢看云,喜欢看落在阳台上的麻雀,喜欢看楼下忙碌的人影;下雨天,阳台上的母亲叨唠更多了,我想母亲此时更落寞,一定在回想着她青春的往事。每次上班,当我落锁的那一刻,母亲便走向了阳台,她会准时地守候在阳台边。她目送着我的离去,搜寻着我渐行渐远的轨迹。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当我走入石楠树下时,我闭着眼,静静地站一会。我轻轻地说:“母亲,我会很快回来的。”
17.请从“母亲”的角度概括主要写了哪几件事。(4分)
18.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19.请分析题目中“锁”字的妙处。(3分)
20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悟和体会?(4分)
四、名著阅读(8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1~23题。
①正行之际,忽闻得有人言语。八戒仔细看时,看来是行者在山凹里,聚集群妖。……那呆子有些怕他,又不敢明明的见他,却往草崖边,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也跟那些猴子磕头。
②不知孙大圣坐得高,眼又乖滑,看得他明白,便问:“那班部中乱拜的是个夷人,是那里来的?拿上来!”说不了,那些小猴一窝蜂把个八戒推将上来,按倒在地。行者道:“你是那里来的夷人?”八戒低着头道:“不敢,承问了。不是夷人,是熟人熟人。”行者道:“我这大圣部下的群猴,都是一般模样。你这嘴脸生得各样,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别处来的妖魔。既是别处来的,若要投我部下,先来递个脚色手本,报了名字,我好留你在这随班点扎。若不留你,你敢在这里乱拜!”八戒低着头,拱着嘴道:“不羞,就拿出这副嘴脸来了!我和你兄弟也做了几年,又推认不得,说是什么夷人!”行者笑道:“抬起头来我看。”那呆子把嘴往上一伸道:“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行者忍不住笑道:“猪八戒。”他听见一声叫,就一毂辘跳将起来道:“正是,正是!我是猪入戒!”他又思量道:“认得就好说话了。”
③行者道:“你不跟唐僧取经去,却来这里怎的?想是你冲撞了师父,师父也贬你回来了?有甚贬书,拿来我看。”八戒道:“不曾冲撞他,他也没什么贬书,也不曾赶我。”行者道:“既无贬书,又不曾赶你,你来我这里怎的?”八戒道:“师父想你,着我来请你的。”(节选自《西游记》)
21.选文第③段中的“这里”是指 ,猪八戒来到此地是为了请孙悟空去降服 。(2分)
22.《西游记》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请从选文中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3分)
23.《西游记》中很多人物既保持着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3分)
五、作文(50分)
24.根据下面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请以“我的寒假生活”为题。
要求
①600字以上;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2学年春季收心考试答案
1、D 2、D 3、B 4、C 5、D
6、(1)C
(2)示例一:写作文只有靠写作者勤动笔,下功夫练习,才能成功。示例二:写作文可以从模仿名家作品开始。
7、(1)断肠人在天涯(2)河流大野犹嫌束(3)正是江南好风景(4)落花时节又逢君(5)僵卧孤村不自哀(6)尚思为国戍轮台(7)不义而富且贵(8)于我如浮云
8、D 9、B
10、(1)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怡养性情。
(2)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
11、C
12、“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迸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13、D
14、第④段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中国古代测量日影的工具“圭表”的来源。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了中国第一座观星台的建造时间和特点,具有历史意义。
15、表达的意思有改变,去掉的话就变成了“节”和“气”交替出现,共15天。
16、白露 冬至后的每天白天时间渐渐变长。
17、①母亲摔伤,儿子接母亲到学校一起住。②母亲下楼和老婆婆聊得很开心。
③母亲走出了校门,儿子找到后生气又担心。④母亲在阳台看儿子远离的背影。
18、(1)示例:比喻,把母亲比作一棵半枯的藤蔓,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精神上的萎靡,表现了母亲离开故乡后的孤独和忧郁。
(2)示例:神态和语言描写,“生气““大声”“凶”写出“我”因为母亲外出走远而生气、担心,连用四个问句,责备的语气更显示出寻找母亲的急切和对母亲的担忧之情。
19、①“锁”字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我”将行动不便的母亲锁在屋里。二是指母亲每天目送着“我”离去。
②点明文章主旨。既表达了“我”想尽力照顾母亲,又表达了母亲对“我”的依赖和牵挂。
③设置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两点即可)
20、示例:要多关心父母,多理解和陪伴父母……
21、花果山 黄袍怪
22、示例一:如“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中,“溜”和“挤”等动作滑稽可笑,把八戒不敢见悟空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示例二:如“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中的“好道认得嘴”,通过俏皮的语言,突出猪八戒的外貌特征,表现出其憨厚可爱的特点,让人忍俊不禁。
23、孙悟空:动物性: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具有猴子机敏乖巧、好动的习性;
神的本领(神性):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奇本领;
人的特点(人性):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爱捉弄人,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
猪八戒:动物性:猪八戒嘴脸和猪相似,有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
神的本领(神性):天蓬元帅出身,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
人的特点(人性):爱耍小聪明,爱在师父面前进孙悟空的谗言,动不动就喊“散伙”等。
24、略
关注我,学好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