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实验学校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六年级语文)
(分值:12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的字注音。(2 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 jù的变化, 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 并且听得见母亲 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 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①jù ②怅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每个人对自己的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______为之牺牲; 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______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______ 为之感动……
A. 沉醉 奋斗 描画 B. 奋斗 沉醉 描画
C. 奋斗 描画 沉醉 D. 沉醉 描画 奋斗
3. 下面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祖父和老战友相聚, 客厅里不时传来他俩哄堂大笑的声音。
B.对待两面三刀的人,一定要当面揭露他的嘴脸, 让其不能再害人。
C.三月的北京,春和景明,万象更新。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北门外,新任驻华使节们先后抵
达。
D.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修建的园林风格独具特色,深得游人喜爱。
4.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民俗, , 。在文字出现以前,民俗靠话语口口相传,有了 ,
便有了
样看来,
。文艺张扬民俗,民俗在不断的社会历史变革中得到重塑和创新。这
,是一个问题, 更是一个问题。
①是地域文化的沉积;②探讨文艺话语保护和传承民俗
③文字记载和文艺话语载体;④承载着博大深渊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
⑤寻找文艺介入民俗的有效切入点;⑥生动鲜活、历久不衰的生命力
A. ①④⑤⑥②③ B. ④①⑥③②⑤
C. ①④③⑥②⑤ D. ④①②⑤⑥③
5 填空。(5 分)
(1)春度春归无限春, 。( 《人日立春》)
(2) 《迢迢牵牛星》中突出织女美丽而勤劳的诗句是: , 。
(3) 《寒食》以“ , ”讽刺后汉宦官得宠, 享受特权的现实。
(4)王建《十五夜望月》中“ , ”两句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 表现得蕴藉深沉。
(5)四面荷花三面柳, 。(济南大明湖小沧浪亭园联)
6.名著阅读(2 分)
我就像一个没有头脑的傻瓜一样进行起造船的工作。我对于这个计划非常满意,再也不 去研究一下它是否可以实行。其实我并不是没想到过下水的困难,不过对于自己的怀疑, 我总是愚蠢地认为:“让我先把它做成了再说。做成之后,我敢保证一定可以想出个什么 办法来解决它。”这是一个最荒谬的办法,但是我的心里已经着了迷,便不顾一切地去进 行工作。
上述语段选自 ______ 的小说《 ______ 》。“我”是指______, 文中“这是一个最荒谬 的办法”指的是___ __ 。
7.综合性学习。(5 分)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多姿多 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 的一种传承。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 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 写一个句子。(2 分) 例句: 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
(2)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一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着手机。爸 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此时,
你想对他说:“ (30 字左右)(3 分)
二、阅读(共 5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25 题。
(一)(4 分)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①陂(bēi) : 水岸。 漪: 水波纹。③腔:曲调。 8.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析。(2 分)
9..这首诗融情于景,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二)(9 分)
阅读《学弈》,回答问题。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 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
若与? 曰: 非然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
(3)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
11.翻译“惟弈秋之为听”。(2 分)
(2)非然也 然:
(4)为是其智弗若与 智:
12.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 分)
(三)(10 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
聪明的, 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
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3. “他们”指的是“ ”。这段话写出了日子 的特点。(2 分)
14.体会画线的句子有什么特点, 再仿写两句。(4 分)
15.下面的句子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 分)
但是, 聪明的, 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四)(12 分)
时间去哪儿了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 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 我们为何很难记起 3 岁以前的事情? 研究表明,对时间的感知 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 成熟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而且 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 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 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从 7 岁开 始丢失。虽然不少 3 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 在 7 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 到了八九岁, 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 35%的内 容。这是因为在 7 岁时, 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 儿童缺少时间和 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趋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 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快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 久才长了一岁,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 1 分钟有多长, 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 1 分钟时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 1 分钟才觉 得这才是 1 分钟的时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 而客观的时间没 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
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 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 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 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 小时候看世界却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 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 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极为快速,渐渐 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
这样, 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 5 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 这是 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 20 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 程的 5%;而对于一个 50 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 2%。人越老, 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 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
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16.文章第①段引用歌词有什么作用?(2 分)
17.阅读选文,说说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有哪些?(4 分)
18.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3 分) 19.第⑥段加横线的“渐渐”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
(五)(15 分)
父爱不矮小
①第一次发现自己个子矮,是在她十二岁那年。
②六一节前夕,镇上的小学照例要举办一台联欢会。比同班的女孩子矮了半头的她站在 舞蹈队伍里显得极不协调,伙伴们已长成婷婷的天鹅,而她依然是只瘦弱的小鸟。 ③她哭着问妈妈, 为什么别人都长高了,就她不长。妈妈没意识到落选的事对女儿的伤 害,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说:“这丫头, 要是随了妈就好了,谁让你随了你爸呢。”一旁的 父亲局促地搓搓手,没有说话,转身走了。从那天起,她才注意到父亲竟是如此矮小。
也是从那天起, 她在心里怨上了父亲。
④那个不愉快的儿童节过后不久,她的小学时代结束了。曾经向往的中学生活并没有想 象的愉快。在这所小镇唯一的中学里,她和父亲经常被别人一同提起,因为父亲是这所 学校的语文老师。有时,她正在操场上和同学快乐地打球,身边走过的老师或同学会说, 她长得真像她父亲。这时, 快乐会瞬间飞远。虽然这时她已学习了一些生理健康知识, 知道遗传的作用,但对父亲的怨还结在心里。
⑤蔷薇花开了落, 落了开, 她也花一样长得清纯,小巧的个子更显得玲珑娇小。她考进 城里的大学后,耳边不会再有人说她像父亲了。一日,她被同学从操场上叫回宿舍, 是 父亲来了。(A)他似乎并未察觉她的不快,笑着递给她两大包饼干,还有两本她喜爱的文 学书。临走又回头说:“丫头,记着吃饼干啊, 每天都要吃。”她望着父亲矮小的背影怨 着:“哪里没有卖饼干的?不要再给我送了。”
⑥假期回家。一进门父亲就问:“丫头,饼干吃完了吗?”说着又抱出几袋一样的饼干。“您 就不知道换个牌子呀?干吗让我天天吃这个?”母亲望望父亲说:“丫头, 你爸听朋友说有 种赖氨酸饼干,孩子吃了能长高个,他就跑到城里四处找。“她的心里倏地疼了一下。(B) 以后的日子里,她吃着父亲送来的饼干,打着球,似乎真的长高了一些,婷婷的,像一 株春日里的翠竹。
⑦又是蔷薇花满院飘香的季节,她带回一个高大俊朗的男孩。忙忙碌碌的父亲在男孩的 身边显得更加矮小,可父亲脸上的欢喜就像阳光下的蔷薇花, 笑盈盈地开满了小小的院 子。
⑧黄昏,她送男孩出门。男孩很认真地对她说:“你爸真好。他对我说,我把女儿交给你, 以后你们如果吵架了,你可以怨她懒,可以说她娇气,但是, 你永远都不许嫌她矮。”
⑨瞬间,她的泪扑簌簌地挂满了脸颊。莹莹的泪光中回望,缤纷绚烂的蔷薇花旁,父亲的身影被一抹夕阳拉得修长……
20.文中她对父亲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请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完成这一过程的归纳。
(4 分)
①小学时,她在心里怨上了父亲→②中学时期,______→③大学时期, 她的心里倏地疼
了一下→④送别男友,_ _____ 。
21.文中多次出现蔷薇花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4 分)
22.请发挥想象, 用第一人称描述第⑨段画线处“她”的心理活动(40 字左右)。(3 分)
23.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父爱不矮小”为题,有什么好处? (4 分)
三、写作(共 50 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春暖花开, 柳舞莺啼,那是美妙的青春旋律;朔风卷雪,枭鸟怪鸣, 那是黯淡的青春音 符。成功它并不平凡,是暴风雨后的彩虹; 失败也并不简单, 是千锤百炼的锻造。在你 青春潋滟的波光中,一定有酸甜苦辣的生活体验,有五彩缤纷的人生梦想,有敢为人先 的探索追寻…
请以“ ,我的青春旋律”为题,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填写“拼搏”“坚强”“尽责”“感恩”“诚信”“追逐梦想” “成就美德”等, 你也可以自行提炼一个词语或短语填写在横线上, 进行写作。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套作抄袭。⑤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 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