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好多人都这么说,我觉得有时候你不停地进行“心理暗示”的话,假的也会变成真的。
这种社会言论,其实并不好。很多时候,人们把不确切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的,有很多人就信以为真、三人成虎了。
而我,一方面是这个言论的鲜活证明,我初中成绩特别好,以全区第一的成绩考到了市重点高中的重点班,但是高中成绩平平、时好时坏,回过头来看,我深知导致我高中成绩落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环境的不适应、家庭教育力的缺失、学习习惯不佳、自卑等等。但在外人看来,是不是会以一句“女孩上了高中就不行了!”就概括了我的经历了?!
反观,我们同班同学,高考考第一的是女生,重点大学也是女生考的多!所以,不是“女生上了高中成绩会下降”,而是“有些人上了高中成绩会同以前相比,不太理想。”
而我,甚至有很多的人都受到了这句话的戕害,因为在那样懵懂的年纪,在那样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太成熟的时期,我们常常会怀疑自己,更会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一句“女孩儿一般上了高中成绩就会下来”,而且为这句话配上了许许多多貌似很有道理的原因,“女孩儿没有男孩儿聪明,女孩儿初中靠死学用功了,男孩儿以前贪玩,上了高中成绩自然就起来了!”
这样普遍的说法,让当时的我,渐渐地丧失了信心,忘记去寻找改进的方法,而是认命一样的接受了那样的现实。假如当时有人能为我指导,告诉我那是错的!我想如今的我会有另一番更精彩的人生。
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言论,导致人们会把错误的原因归到“能力”上,甚至归到“命”上,会造成一种“习得性无助”,也就是人自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即使无论自己怎样努力都不会得到进步。现在的我身为教师,懂得了这些,我会引导学生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努力不足”、“运气不足”、“试题太难”等方面,而不是“智力”、“能力”!
习得性无助行为习得性无助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Seligman,M.E.P)在1967年提出的。
指的是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当一个人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或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时候,一种弥散的、无助的和抑郁的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无助感也由此产生。
这种无助的状态,很难改变,会影响一个人很久。所以我想说!
[心]不要再说初中成绩好的女孩儿上了高中成绩会下降![心]如果你是家长,更不要把这种思想灌输给孩子![心]如果你是迷茫中的女孩儿,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只要你一直努力不放弃,你一定不会成绩下降![心]即使有,也只是学习方法没找到!一定要有信心!你可以的!方法总比困难多!加油(ง •̀_•́)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