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不难看出中考对学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各所学校和各位家长也是为了让学生更顺利的度过中考,绞尽脑汁的研讨考试技巧。
学生在中考前要经历数次模拟考试,模拟考试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帮助学生查缺补漏的同时,让学生提前感受中考的状态。当然也可以让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知识遗漏点。
从利弊方面分析,中考前的模拟考试是利大于弊的,但是也会存在一部分考生在得知自己的模拟考试成绩后,会给自己接下来的复习、乃至于之后的中考发挥带来一定影响。
而偏偏不少有经验的老师会发现一个怪状,那就是很多学生在距离中考很近的一次模拟考试中,成绩会出现大幅度滑落。这就会更容易让学生在中考时发挥不稳定。
原因一,学生临近中考学习任务加剧,会导致大脑严重疲劳,进而影响学生的上课听课情况、影响复习效率、影响考试时的注意力。有这种情况的学生往往自我感觉无法察觉到。
原因二,学生临近毕业开始将一部分心思放在了毕业焦虑上,比如一想到即将与老师和同学分开就会导致学习分心,为了给同学留存纪念还会花时间去拍照、制作同学录等。
原因三,单纯就是考试时发挥失误,并不证明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后退的。面对这种情况学生要做的就是继续按部就班地学习,可以将这次经验当成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教训。
总而言之,学生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下滑可能有很多原因,但这次考试成绩并不代表中考成绩。那么想要让中考成绩有所提升,我们要先了解为什么中考成绩与模拟成绩有差距?
试卷难度是影响中考成绩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模拟试卷是周边的几所学校联合出题的,而中考题目是省、市、县统一出题的,所以在出题的专业上,模拟试卷不够专业。
两类试卷的难度差异主要体现在试卷的知识点含量、试卷不同难易程度的题型分值占比、试卷题型的新旧等方面。一般来说中考试题的难度会比模拟试卷的难度低一些的。
除了试卷难度,还与考生的心态有关,十五六岁的学生面对中考这样的大型考试必然是会有焦虑、紧张等心理浮动的。那有的学生会因为心理素质好而成为黑马,有的学生会发挥失常。
想要让考生带着好的心态去应对中考,除了考生的自我调节外,老师和家长也起着重要作用,建议家长多陪伴少唠叨,建议老师对鼓励学生、少过度强调中考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还有这些原因:阅卷老师的专业程度、考生的身体状态、考生的考场环境等。可以说影响学生中考成绩与模拟成绩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影响最大的其实还是考生的知识水平。
而考生的知识水平主要是受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自身能力影响的。教师的教学水平要靠学校的管理和教师多年的积累,而学生的自身能力又该如何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呢?
首先,学生需要适当降低学习任务。这里注意是适当降低,而不是盲目地将学习任务降低到二分之一甚至更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多一些休息时间、让大脑思路更清晰。
其次,学生需要更为注意饮食,不少家长心想孩子要中考了,就开始大鱼大肉地做,其实这样做不但容易让学生消化不良,更容易因为脑供血不足而影响记忆力,所以尽量吃清淡点。
最后,学生要主攻自己经常做错的题目。这个时候再去刷题和做拔高题意义就不大了,因为中考中是不会出现原题的。不如将之前做的题融会贯通,进而提高中考时的答题速度。
笔者寄语:
中考生在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出来后,不要受到模拟成绩高低的影响。同时一定要杜绝做那些会影响自己成绩的事情,比如玩手机、刷剧、看电影等。另外一定要将自己可控制的事情做好,比如一门心思地去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遇到问题要及时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今日话题:你对自己的模拟考试成绩满意吗?
(为大家分享最新最热的教育资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