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也就是1999年,是最后一届传统文理分科的高考方案:理科是语数外 物化,每门150分,总分750;文科是语数外 政史,也是每门150分,总分750分。这种高考方案从90年代初延续到1999年,持续了好几年,做到了公平公正,一直以来口碑不错,但是缺少选择性,所以高考方案开始改革。
2000年、2001年这两年高考,称之为小综合,语数外 理科综合或者是语数外 文科综合。语数外各150分,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一张试卷,总分300分,分值大概是物理120,化学100,生物80;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一张试卷,总分300分,这样六门总分也是750分。这种方案也还不错,但是只持续了两年就改了。
2002年为大综合,语数外各150分,然后物化生政史地六门一张试卷300分,总分也是750分。这种高考,因为九门都要考,据说学生压力太大,所以只实施了一年。
2003年开始实施的高考方案,不分文理科。语数外必选,各150分,物化生政史地任选2门,各150分,总分也是750分。这种模式下,理论上可选的组合可达到15种:物化、物生、物政、物史、物地、化生、化政、化史、化地、生政、生史、生地、政史、政地、史地。由于学校规模有限加上各种考虑,最后主要的组合有:物化、物生、物地、化生、史地、史政等。尽管组合不同,但分数线却完全相同。慢慢的江苏人发现:选物理是很不划算的,高手多,而且试卷往往也比较难,省均分不高,差不多智力水平的人,选物理可能只考80分,选地理却能考120分。等这个规律被大多数人发现以后,物理成为弃选学科,选物理的人越来越少,选地理的越来越多。该方案坚持到2008年,终因种种原因,再次改革。
从2009年开始,高考方案发生质的改革,尽管还是语数外 2门选修,但计入总分的只有语数外,选修折算成等级。语文160 数学160 英语120;然后选理科的话,数学有40分附加;选文科的话,语文有40分附加,总分为480分。当时外省一些不明就里的人看到江苏的录取分数,忍不住感叹:我们这里500分连二本都上不了,而江苏400分就能上985。却不知道江苏高考总分才480。两门选修也不是任意选,选理科的话,物理必选,另一门只要不选历史其他都行;选文科的话,历史必选,另一门只要不选物理就行。这种方案,看起来美妙无比,但各种心酸,只有经历的人才明白。首先总分只有480,三门计入总分,高考只要一门失手,基本回天乏术;其次是各个学校到后来只看重语数外,选修越来越不当回事。以至于近几年有些高三的选修老师不得不抱怨:我们学生一个礼拜花在选修的上课时间、作业时间全部加起来没有学生1天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多。有的学校一天的数学课多达5节课。而选修由于不重视导致学生越学越差,有一位高考命题专家曾说:我们把试卷出简单的速度,比不上学生学差的速度。江苏学生的语数外已经好的不得了,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在大一阶段就轻松过了外语四级、六级。但是物理化学等选修学科,比起外省差了十万八千里。由此可见这种高考模式已经畸形,不得不改了,2020年高考将成为这种模式的最后一届。
2021年将迎来最新的高考模式,也是目前最科学合理的模式,可以称之为3 1 2吧!3就是语数外,各150分,1是指物理历史,二者选其一,总分100;2是指剩下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选二,总分100,但是要先换算成等级,然后再折算成标准分,分值分布在40-100之间。这样,高考总分又恢复到750分。最新高考方案刚出的时候,有人担心化学会成为弃选科目,在经过方案的补充后,选化学的学生有了保底政策。尽管新高考要到明年才正式登上高考舞台,但是这种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已经在教学中逐步体现。
对于高考方案改革,你有什么想说的呢?请留言你的想法或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