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白萝卜卷子的做法大全(萝卜卷子的正宗做法视频教程)

阜阳白萝卜卷子的做法大全(萝卜卷子的正宗做法视频教程)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12 23:29:58

蓝山西南2019-01-23 14:52

阜阳,安徽人口最多的城市,曾经在亳州未划出之前,更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民以食为天,在这里,庞大的人口规模、开阔的平原地势,演绎出繁复多类、花样百出的特色美食。在我印象中,安徽北方除了码头城市蚌埠之外,就属阜阳饮食种类最多。

(一)格拉条,一碗搅拌的“千斤顶”

阜阳以面食为主,光面条叫上名来的,就有二三十种。其中最阜阳、最出名的莫过于格拉条。格拉一词,源自方言“搁拉”,就是搅拌的意思。格拉条,一碗搅拌吃的面条。

阜阳大街小巷都有格拉条,店面不加装饰,石灰墙,水泥地,门前一口大锅,锅上是用千斤顶做的压面机。老板将硬度极高的死面团,放进压面机铁桶里,再用千斤顶把面团从铁桶底部的筛眼里挤压出来,直接掉进面汤翻滚的锅中,待面条在锅内翻上几滚,捞出冷水过凉,放在一旁。

有顾客上门,抓上黄豆芽和面条,在锅里烫热装入碗中。放入芝麻酱、辣椒油,撒上“荆芥”和豆角、芹菜粒,一碗格拉条便端上来,再用开水冲上一碗鸡蛋茶,就是当地人最喜爱的一道早餐。

格拉条越硬越香,吃起来也越豪迈大气。在这里,无论是西装革履,还是短裤汗衫,进门喊一嗓子:“老板,一大碗,多放芝麻酱和辣油”、然后找个矮板凳、小方桌坐下,等格拉条上桌,用力搅拌均匀,一大口塞进嘴,鼓着腮帮子拼命咀嚼,嚼得透香后咽下,额头也沁出汗水,这时喝上一口热腾腾鸡蛋茶,真有几分气冲斗牛、尽显豪迈的意思。

格拉条好吃,我却不太受用。第一次吃就把腮帮子咬得生疼。这哪是一碗面条?简直像是一碗硬邦邦的千斤顶。后来又吃过几次,无一不败下阵来。看着当地人吃得津津有味,我大为汗颜。从此明白,要想当个真正吃货,不仅要有根细腻品味的舌头,还要有几颗坚硬,能打硬仗的后槽牙。

这几年格拉条有所改良,面条不再那么硬,吃起来柔软许多,但对于老阜阳人来说,少了这几分较劲的力气,似乎连香味也少了几分。

(二)荆芥,阜阳人的百味之王

说起“荆芥”,淮河以北餐桌上偶有出现,但淮河以南,尤其皖南是绝无仅有的。近年来,融合菜发展,南方酒楼也多了“荆芥”身影,但谁也比不上阜阳人,对“荆芥”的偏爱和生猛。

十多年前,我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老板是四十多岁阜阳人,我常陪他开车到阜阳出差。那时未通高速,我们走国道从合肥经六安,过霍邱后到阜阳。有时走淮南,汽车坐渡船过淮河后,经毛集、颍上到阜阳。

深秋初冬时节,在霍邱乡间的国道上,路两旁高大笔直的杨树,随马路排列延伸,看不到尽头。树上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刺向清冷寂寥的天空。路上车辆很少,车内放着音乐,是许巍的歌声,车经过卷起地上枯黄色的落叶,皖西北的深秋跌落在车里,远处的天空在嘶哑柔情的歌声下,是如此的深情而悠长。

一路风尘,抵达阜阳,老板常带我去吃当地各种美食。令人惊奇是,几乎每道菜都会有“荆芥”身影,面条里有,汤羹里有,凉菜里有,热菜里也有。

这是一种类似于薄荷的叶状食物,味道更辛辣刺鼻,还有种微苦浓郁的中药味。外地人受不了,本地人甘之如饴。荆芥,如同花椒一样,刚开始不习惯,但吃得久了,又颇让人上瘾。

阜阳人热情好客,老板尤是。在他带领下尝到了很多美食。徐记砂锅好吃、量多、还便宜,两个人四个锅,只要二十几元。

豆杂面是回锅面,入口有点馊,但越吃越香。蒸菜更有特色,蔬菜叶裹上面粉,放在饭头上蒸,讲究个火候,表面柔软、内里脆嫩,爽口下酒。

王街口还有一家羊蝎子,高压锅焖烂、佐以各种香料卤制,肉质酥烂、汤汁麻辣,吸一口骨髓,满口鲜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羊蝎子。

他家的碎毛豆炒鸡蛋让我印象深刻,新鲜的毛豆米碾成碎末,和鸡蛋一起猛火急炒出锅,碎豆米粒粒炒熟没有生味,又不失其新鲜,和鸡蛋的鲜味裹在一起,特别清香爽口美味。

还有阜阳特色“大田萝卜”。据说,只有西湖大田集某处的一亩三分地种出的萝卜才最正宗,外皮翠绿,入口脆甜、无丝无渣,落地即碎,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一个萝卜切成七八瓣放在碟子四周围上一圈,中间倒入干煸炒制的花生,就是最好的下酒菜。

枕头馍、绿豆饼、粉鸡、卷馍各种各样的美食,与安徽别地迥然不同,品类之多、口味之特,让我一饱口福之余,还能和老家朋友侃侃而谈,引人向往。现在想想,这是我去其他城市少有的经历。

(三)招**小吃部,最有个性的老板

阜阳有家“招**小吃部”鼎鼎有名,是当地人最爱吃的一家老字号,我记得开在人民路背后的一条小路上,两边有卖旧家具的旧市场,不大的门面顾客盈门、宾朋满座,马路边停满汽车,很多有钱人,也特意开车前来招待外地朋友。

两三间简陋的沿街门面,店内摆上低矮的四方桌和小板凳。阜阳许多大排档都摆这样的矮桌小椅。几个人矮矮的围坐一起,更亲近,也更接地气,少了些距离感,酒似乎也喝得更加贴心。他家拿手好菜有爆炒腰花、家常肉丝、烧鸡、卤猪蹄等等,当地人赞不绝口,我吃起来稍觉味淡。

安徽北方饮食口味其实偏淡,并不是外地人想象那样。论咸,六安首屈一指;论辣、淮南不遑多让;论色重油厚,合肥更是拔得头筹。这家小吃部口味更适合本地人,我吃起来却不那么过瘾。

不过,这家老板却极有个性,先不说服务态度,单开店态度就与人不同。天冷不开门,天热也不开。中午开,晚上不开。心情好不开,心情差不开,下雨不开,有事不开,这生意简直是可有可无的副业,但只要开门,依旧火爆异常。

现在想来,却很值得羡慕。中国人太急太赶,不停忙碌,崇尚的是吃苦耐劳,追逐的是金钱名利,少有生活上的随性、精神的洒脱。我们都说忙,但谁知道这忙碌里,有多少是因为无奈,有多少是因为执念。

阜阳历史悠久,有甘罗、管仲、鲍叔牙、吕蒙、刘福通等名人,欧阳修、苏轼也曾在此为官。在旅游方面,颍州西湖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八里河、迪沟生态园也是值得一去的景点。

这几年,阜阳快速发展,楼盘雨后春笋般涌现,房价节节高涨攀。去年,匆匆去过一次阜阳,高速开车不过两个小时就到。未来高铁通车,合肥到阜阳将更近。

但人生向前,我们却越走越远。还记得那年,在淮河渡口,我和老板站在甲板上,看着两岸草木衰败、冬色荒凉,还感慨奔波辛劳,工作不易,没想到,一转眼已有十多年断了音讯、未曾见面。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