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的课程,有的学生成绩接近满分,觉得一张试卷都是上课学过的内容,而有的学生却在及格线徘徊?
这是学习方法的差异导致的结果。
学数学,我始终强调一句话:方法不对,努力全白费
我把数学正确的学习方法分为5步,依次是:预习、听课、复盘、作业、复习,这五步首尾相接共同构成一个科学的循环系统,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首先是预习。
很多学生都知道课前要预习,但不知道预习是预习什么。包括很多家长也一样,对预习这件事了解不透彻,觉得预习就是让孩子把所有题都做出来。
在我看来,预习更像是一个自学的过程,自己先把讲义的知识点看一遍,试着理解每个定义,试着自己推导每条性质、定理,然后去思考每道题,把自己会做的题先写出来,把自己理解不了的内容标注出来,这样才能带着问题听课,这样上课才有效果。
第二步是听课。
很多学生根本不会听课,只是单纯的有记笔记、做手帐的瘾。
上课老师写什么他抄什么,甚至老师每讲一句话,他都要写下来,下课笔记满满当当,像个会议记录本,被会听课的同学争相借阅,自己想着以后会看,但实际上从没翻开过。
对于听课,我们的要求很简单,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放下笔,专心听。因为数学课最重要的是思路,所以上数学课,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如果老师没停下来让你记笔记,那么尽量不要去记笔记,如果实在要记,在保证听课思维不中断的前提下,快速记一些重点步骤。
如果中断了听课思维去抄笔记,就会出现一个现象,就是看着笔记复习的时候,想不起来这一步是怎么到下一步的。
这也就从侧面凸显了网课的优势。
我们的网课都有回放,那么课程就能反复回看,第一遍直播跟着老师的思维走,课后倍速播放整理笔记,没听懂的地方还能反复回放。只要你愿意,一节课能听到彻底吃透为止。
第三步是复盘。
复盘是专门解决学生“听过了,但未必真懂、真会”这个问题的。
很多学生看着课上都听懂了,但实际下课后让他重新做例题,可能都只能回忆起一半的内容。
刚下课就这样,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周以后,和没学过这部分内容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本质上还是上课没真懂。
很多学的好的娃,课后都要花1-2小时进行复盘,这个过程像牛反刍一样,听课的时候先把东西储存在胃里,下课后再反刍出来,一点一点消化,都搞清楚了,再开始做作业。
底怎么复盘?就是思考为什么。为什么这句话要这么理解?为什么这句话对应这个知识点?为什么要从这入手?为什么不用那个思路?怎么样把问题和条件联系起来的?……
去回忆、去思考老师上课是怎么讲的。如果没真把老师讲的内容搞懂,这个过程会是非常痛苦的,这个时候,网课的同学就能找到回放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二次学习了。
第四步是做作业。
如果你真的老老实实按要求完成了以上三步,那么作业对你来说就是洒洒水,太简单了。如果没有执行以上三步,就会觉得作业很难,和上课讲的内容、题型不一样,不会做。
最后一步是复习。
当前四步都按要求执行后,一堂课可以说是真的学完了,就可以安排复习了。
复习有两种,一种是复习每堂课的内容,另一种是复习整本书的内容。
怎么复习当堂内容?先整体回顾一下这讲的内容以及讲义的编排逻辑,然后快速过一遍讲义,一眼就知道答案的题和自己完全能拿捏的题,直接跳过,把自己不会的、课上有疑问的、老师重点强调过的这些题筛选出来,重新思考,重新去做。
怎么复习整本内容?
快速过一遍所有讲义,把标记出来有问题的题重新做一遍。
这个时候,站在整本书的高度,试着去理解这整本讲义的逻辑框架,找到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样做,一是可以窥见全貌,对知识的框架更了然于胸;二是之前不太理解的内容,学完再去看,更容易豁然开朗。
这五步环环相扣,需要循序渐进,认真落实执行每个环节,不要着急冒进。
慢就是快,快才是慢,踏踏实实把前三步的预习、听课、复盘做好,后面的作业和复习会很快很轻松,如果前面做的一塌糊涂,那免不了要复工重来,反而耗费了更多时间。
我讲的这套系统是数学考90以上(满分100)的标准流程,奥数同理!
想考多少分,就要用多少分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对自己有期望的娃和家长,一定要听话、照做、执行,不断去纠正自己错误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持续执行这套系统,才能获得正向反馈,尝到甜头。
#语数外学习规划# #数学学习的雷区# #数学成绩的困扰# #培优有用吗?# #怎么教孩子复习# #数学不好怎么办# #怎么学习数学# #数学如何提高# #做题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