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贵州一年级上册试卷测试卷)

贵州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贵州一年级上册试卷测试卷)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12 14:48:53

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2023年10月,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隆重举行,全国各地250多万优秀学子怀揣梦想纷至沓来。

这项活动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为宗旨,考察学子作品具有科技创意的同时,更要求团队队员具备默契协作的精神。它不仅是一场让人心潮péng pài ① 的科技盛宴,更是一个展示自我与交流学习相得益zhāng ② 的优秀平台,被誉为是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10月30日,该竞赛颁奖仪式在贵州大学举办,整个典礼的现场洋yì ③ 着欢欣鼓舞的气息,现场掌声如雷贯耳,相关获奖团队分享了团队师生的攻关经历和科研成果。

2、请根据上面语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纷至沓来 B.创意 C.默契 D.如雷贯耳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 ,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

②欲济无舟楫,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③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⑤政入万山围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吹漆公店(其五)》

⑥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 。贺敬之《回延安》

⑦《望岳》中,表明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⑧《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 , ”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他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欧阳修,号醉翁,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醉翁亭记》。

B.“书”即信函,一种应用性文体,又叫“尺牍”或“信札”。

C.《敬业与乐业》是一篇演讲词,选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D.契诃夫是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变色龙》《第六病室》等。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面名著片段中所提到的“导师”是() (3分)

因刚刚的美食令人精神大振,炉火烧得正旺,因喜爱的导师在身边,友好待她,或许不单单是眼前的这一切,而是存在于她独特的头脑中的东西,激发出她内心的各种力量。这些被唤醒和激发的力量,起初显现在她容光焕发的脸庞,而这张脸一向苍白, 毫无血色。

A. 《简·爱》中罗沃德学校的老师坦普尔小姐

B. 《儒林外史》中不愿意做妾而逃跑的沈琼枝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导师朱赫来

D. 《骆驼祥子》中被卖给了一名军官的小福子

7、祥子和保尔都出生于社会底层,经历比较相似,但两人最终的命运却完全不同。假如你在梦里与书中的祥子相遇,你会怎样鼓励他 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某一次经历来鼓励祥子。(2分)

(二)现代文阅读

温馨时光① 胡启涌

瓦房上铺了一层明晃晃的霜。一排排瓦楞,像钢琴的白键横放在大山间。四野静寂,一地霜白。降霜要比落雪冷,霜风掠过屋顶呜呜直响。过了一阵,躲在云层后面的太阳,满脸羞红地看着大地,满地的霜就退场了。瓦上的霜融化成水,顺着瓦沟滴落下来,溅起朵朵水花,一朵追着一朵地绽放在檐下。晶亮的水珠儿溅落在几盆花上,让花朵与叶子鲜亮了许多。

冬日阳光暖暖,湿润润的瓦房泛上了一层年深月久的斑驳。炊烟从青瓦间升起,飘飘袅袅。对一群早醒的麻雀来说,这是一个温暖的暗示。鸟儿们心领神会地从竹林中蹿出来,叽叽喳喳地飞落在房前的柴垛上。在屋里忙着侍弄灶火的大娘,最懂它们的心思,舀上一碗碎米从屋里出来。随着一道漂亮的弧线,碎米簌簌落地,一群鸟儿在院子里争抢起来。

大叔拿上一把扫帚,准备清扫院子里的积水,不料吓飞了正在进食的鸟儿。大娘一脸不悦地朝着大叔说:“你忙这一会儿干啥 等雀儿吃了再扫吧。” “这些麻雀都被你惯坏了,每天早上都来讨吃的。”大叔嘀咕着。“这么冷的天,雀儿去哪里找吃的 只要一年收成好,麻雀吃点算啥子。”大叔便不说啥了,等麻雀吃完院里的碎米,纷纷飞落在屋顶上,才站起身来开始打扫院子。

一收一放间,竹子扫帚从水泥地面划过的声音,就像霜风吹过竹林。扫过水,大叔俯下身子,把被风吹倒在地的花小心扶起,拴在竹篱笆上。房前的柴垛码得整整齐齐,有半人高,大叔担心柴火被雨水润湿,找来一块塑料布盖上,还用几块砖头把塑料布的四边压实。大娘在屋里忙着做饭,系着一条素色的围裙,坐在灶前的小木凳上,往灶里添上几块柴。火势更旺了,烧得“噼噼啪啪”直响,映得大娘满脸红光。

大叔收拾完院里的活儿,进屋时手里拎着一把香葱,这是在自家菜园里扯的。香葱绿得水灵,须根上还挂着黑黑的泥土。大娘接过香葱,冲洗干净。一段切菜的轻快节奏在木屋里响起。“老头子,你再去菜园里弄些白菜和萝卜来。今天早上煮火锅,打霜后的蔬菜好吃。”大娘边忙着手里的活,边与大叔说话。

炉火正旺,锅里泛红的辣子汤已煮沸了,满屋子荡着腾腾热气。大娘往锅里添着白菜,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霜打的白菜不一样,又脆又甜。”大叔手握一杯刚泡好的茶,坐在炉子边,不禁笑侃起来:“说得叫人嘴馋,好像比山珍海味还好吃一样。” “哈哈哈……”老两口开心大笑起来。笑声吵醒了屋里睡得正香的小花猫,它跳到火炉边的沙发上,又钻进大娘的怀里。

孩子们在外地工作,已分别打来了电话,说回老家过年,还特地叮嘱两位老人,说现在超市里什么年货都有,到时候买回来就是,家里就不用操心准备了。但是老两口总觉得不备点什么,心里空荡荡的不踏实,于是又忙着张罗。大娘将自家种的绿豆备好,打算做孩子们喜欢吃的绿豆粉,还把黄豆细心地筛选了一遍,拿一半煮豆豉,拿一半生豆芽。大叔也不闲着,把酿米酒、做汤圆的糯米选好,实实地放在屋里,还把烙绿豆粉饼用的秸秆堆放到厢房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随时用都是干燥的。就连烟花也已订好了,包娃儿们放个够。

酿米酒要经过两天的恒温发酵、二十天的装罐密封才酿成,要早些准备才不误孩子们回来吃上开坛米酒。大娘将酿酒用的铁锅、木盆、甑①子、簸箕、筲①箕通通刷洗一遍后,开始泡米、蒸馏、拌曲。酿米酒是山里人的一件大事,每一道程序都不得马虎。大娘把拌匀酒曲的米饭盛在木盆里,用拳头在正中摁一个小坑,这就是酒窝。大叔用纱布将酒曲米饭盖上,然后小心地将木盆放在锅里,再用稻草和蓑衣罩住木盆保温,开始发酵。大娘来到灶前,把手伸进灶膛里试了试温度,不温不火,最佳温度。一切已妥,就等出酒了。

大娘正准备解下围裙歇会儿,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掏出来一看是女儿打来的视频电话。正准备点开视频时,大叔摆手示意:“去院子里。” “为啥?” “你在灶前视频,不就露馅了吗 孩子见我们准备这些,又该担心我们累着了。”大娘听了点点头,转身就到院子里,舒心的笑声在院子里响起。院前树上的一对喜鹊叫得满院子喜气荡漾。

【注释】①选自《人民日报文艺》,有删改。②甑(zèng)子:蒸米饭等的用具,略像木桶,有屉子而无底。③筲(shāo)箕:淘米洗菜等用的竹器,形状像簸箕。

8、下面描述的生活画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大娘屋里侍弄灶火,大叔屋外收拾院子

B.大叔听令扯葱进屋,大娘往锅里添白菜

C.大叔准备酿酒材料,大娘用心酿制米酒

D.大娘欲接视频电话,大叔示意去院子里

9、以下细节描写与标题“温馨时光”联系不够紧密的一项是()(3分)

A.一道漂亮的弧线,碎米簌簌落地,一群鸟儿在院子里争抢起来。

B.大叔俯下身子,把被风吹倒在地的花小心扶起,拴在竹篱笆上。

C.睡得正香的小花猫,跳到火炉边的沙发上,又钻进大娘的怀里。

D.大娘把拌匀酒曲的米饭盛在木盆里,用拳头在正中摁一个小坑。

10、文中有些内容没有写出来,却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如选文“大娘听了点点头,转身就到院子里,舒心的笑声在院子里响起”这一划线句就有这样的效果。请结合上下文,推想大娘视频电话时的语言、动作及神态,并描写下来。(4分)

11、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院前树上的一对喜鹊叫得满院子喜气荡漾”的理解。(4分)

人生的“重启键”① 岑 嵘

伴随着电子游戏机长大的一代人常常会把游戏的经验推及人生,比如他们相信人生如同游戏中的升级闯关,失败了可以一键重启,他们对“重启”似乎有着某种特别的执念,“重启”能获得“新生”的喜悦。

游戏的生产商早就深知“重启”的魅力,这种持续不断的开始,意味着游戏中每个时刻都与其他时刻的隔绝,从而让游戏者割离了正常的时间流动,产生这一局有别于上一局的错觉,同时,每一局的游戏时间也被设计得越来越短,当游戏者一次又一次感到快要成功但却输了时,就会很快按下重启按钮——一切重新开始,最后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重启”是游戏设计的路数,在人生的诸多时刻,“重启”这件事对我们充满了诱惑,因为人生总是充满了遗憾。我们常常后悔没有早点买房子,后悔在读书的时候不愿意下功夫,后悔没有多陪伴家人……后悔的事情太多,如果“重启”,就可以弥补这些遗憾,但我们谁都无法回到出生状态,于是我们在心里创造出各种“重启键”。我们通常会在心里设立一座“时间里程碑”,在某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我们会郑重地按下自己的人生的“重启键”,一切仿佛都是新的。

沃顿商学院教授凯瑟琳·米尔科曼等人研究发现:人们常常是到了一个时间“新起点”才去实现他们所谓的目标,例如节食或锻炼。他们把这称为“新起点效应”。据米尔科曼等人统计,美国33.4%的普通大学生会在一周的第一天去锻炼身体,而47.1%的人会在新学期的第一天去这么做。在庆祝生日后的次日去健身房的概率也会增加7.5%。同时,人们更可能在生日的后一个月而不是前一个月去健身房。在这些新起点到来之后,人们更有决心去做一些有益且困难的事情。

一切会真的有所改变吗? 新起点效应”毕竟只是一个起点,让人们短暂地下决心去实现目标,开始新的人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实现目标的动力也会日渐消退,于是我们又在下一个特殊的日子设立另一座“里程碑”,又期待着在某个重要时刻能够重启我们的人生,但未来不过是过去的缩影罢了。

那么,如何才能重启人生呢?

首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白自己主要想要的是什么,不妨把主次目标写在纸上,看看是否都是你想要的,判断孰重孰轻,孰先孰后。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比另一些人工作效率高,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十分清楚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并且在行动中始终瞄准自己的既定目标。 所以你的困惑不是该不该做什么,而是还没有想清楚自己最想要做什么。现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曾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调查得出一个结论,那些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他们是否有天赋,也不在于他们是否有机遇,而在于成功者始终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选择正确的主要目标,你才能在奋斗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取得成功,否则只能机械性地“重启”。

主要目标明确之后,要真正“重启人生”,并非要等到什么重要的时刻——最佳的时机永远是当下,要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有人想做很多事,常常是说的天花乱坠,就是没有行动,最终一事无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可以制定一个微小的可行性计划,突破口也许是读一篇文章,每天锻炼半小时,一天一组俯卧撑,一天写50字……也许最初你会嗤之以鼻,但做一个行动派,让目标够得着,看得见,在一次次小成功的刺激下你会看到质的蜕变,你的美好人生就此重启。

除了这些,我们更需要的是改变固有思维习惯,在困难面前记住困难的模样。如果我们遭遇了挫折却依然按照原来的思路解决问题,那我们还是在同一个“坑”里重蹈覆辙。【 】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困在固有的思维惯性中浑然不知。这也并非是他们“冥顽不灵”,因为心理学研究发现,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自我保护的功能区,它的作用就是专门帮助我们忘记那些痛苦的事情。这意味着我们更容易主动的忘却那些让我们受挫、难受的经历,又不可避免的在同样的问题出现时犯同样的错,所以,敢于直视痛苦才能让你记住它的“面目狰狞”,才能越过相同的“坑”。

如果想要打破思维惯性,我们还要学会向外借力——找到人生导师。 在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丰富自己人生阅历的同时,我们还要尽可能向优秀的人借鉴其成功的“法宝”,或许有人会酸溜溜的把成功人士的“业绩”归因于他们的运气,这是愚蠢的想法,虽然这类人成功的路径不可全部复制,但是它山之石定可攻玉。你可以把你的目标和行动计划给那些已经在这方面获得成功的人看看。并请他们提提建议。事实上,大部分成功者都是通过模仿他人才取得成功的,没有模仿就不可能创新。如果沉溺于闭门造车,不屑于观察和模仿他人,就会失去借鉴的机会。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必然有他们值得借鉴的过人之处,有了借鉴,我们才能走上“重生”的“捷径”。

所以,在人生的某个时刻跌倒时,锁定主要目标,摆脱过去的惯性思维,借鉴经验并立即在微小处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正确地重启人生。

【注释】①摘自2023年6月16日《今晚报》,有删改。

12、关于“重启人生”,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重启”这件事对我们充满了诱惑,是因为人生充满遗憾。

B.人们到了一个时间“新起点”去实现目标,即是“重启”。

C.“重启人生”的最佳的时机永远是当下,是迈出第一步。

D.能够借鉴别人的优秀经验,才能走上“重生”的“捷径”。

13、将下面的材料加入选文【】处恰当吗?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4分)

经典的“跳蚤实验”说明了这一道理,研究人员将跳蚤放进了一个一米高的玻璃瓶,它很轻易就跳出了瓶子,研究人员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了同一个玻璃瓶,但在瓶口上放置了一块玻璃板,跳蚤每次跳起都会撞在瓶口的玻璃板上,经过多次的尝试,它降低了跳越的高度,再也没有撞到玻璃板。当研究人员随后拿走了玻璃板,跳蚤虽然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跳着,却再也没有跳出过玻璃瓶。

14、文章开头部分为什么要谈论游戏中“重启”的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15、小语想通过班级学习园地与同学一起分享本文,现有“成长路上”“生活乐事”两个专栏,结合文章内容,你会选哪一个专栏并说明理由。(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①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②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③,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④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⑤,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⑥而俱尽者,则有在⑦矣。

(节选自归有光《沧浪亭记》⑧)

【注释】①苏子美: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著名诗人,著有文章《沧浪亭记》。②治:建造。③淮海纳土:吴越国献地于宋。下文的钱镠是吴越国的开国国君。④太伯、虞仲、阖闾、夫差、子胥、种、蠡:都是春秋末吴越争霸的重要人物。⑤乘时奢僭:借着权势大肆挥霍。⑥澌然:灭尽的样子。⑦有在:就在于此。⑧选自《震川先生集》。归有光,明朝中期散文家。

16、沧浪亭历经沧桑。下列选项中,符合选文中沧浪亭相关历史的一项是( )(3分)

A.吴越广陵王修大云庵,这是沧浪亭的前身。

B.文瑛在废墟上按原来的样子修复了沧浪亭。

C.吴王阖闾再次整修,沧浪亭改名为姑苏台。

D.沧浪亭受人喜爱,被钱镠的诸子姻戚争夺。

17、作者笔下的沧浪亭始建于北宋,选文为何多次写到春秋末期吴越国的人和事?请简要分析。(4分)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浮图文瑛居大云庵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B.国富兵强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C.极一时之盛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D.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酿泉为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春愁〔清代〕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注】去年今日:指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95年4月17日),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中国台湾割让给日本。

19、请根据诗歌内容判断抒情方式,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间接抒情         B.直抒胸臆   

C.借景抒情 D. 托物言志

20、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简析。(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为进一步品味诗歌的音韵美,班级开展了“诵读品音韵,诗情悟更深”为主题的朗诵活动。

21、下列不适合“诗歌节奏”介绍的一项是()(3分)

A. 包含轻重、长短、高低等对立性语音特征的反复

B. 是音调的动态, 能够最立接、最有力地传达情绪

C. 能够引起人的欣喜、凄恻、愤怒、嫌恶等等情绪

D. 与音乐节奏不同,受意义支配而非纯形式的节奏

22、诗歌朗诵活动还有30分钟开始,请你根据活动方案,以学校播音员的身份,在广播里介绍相关内容,吸引同学们来观看班级朗诵活动。(6分)

活动名称

诵读品音韵,诗情悟更深

活动时间

11月22日下午2点

活动地点

学校二楼阶梯教室

活动流程

上半场:诗歌朗诵(个人、集体) 下半场:诗歌鉴赏沙龙

宣传形式

九年级(1)班社交平台

23、小文是诗歌朗诵活动的主持人,下面是她准备的一段开场白,但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修改。(6分)

①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②大家下午好!③古典诗词朗朗上口,字字珠玑,意境优美,思想深刻。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血脉偾张。⑤诗人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让我们体会震铄古今的气势与力量,传递传统诗歌的熏陶与润泽。⑥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魄力。⑦现在我宣布:诗歌朗诵活动正式开始,请各位同学放下紧张的情绪,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吧!

五、写作能力(60分)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发现、欣赏和学习他人的优点,才能让我们不断进步。

请以“我欣赏的他/她”为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

(1)写出“欣赏”的原因。

(2)有自己的发现、感悟、思考等。

(3)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4)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