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小题做题流程重新优化了一下,主要是因为现在福建省的事业单位也开始有行政执法岗位了,之前还只是行测通过就能上岗现在还加了个申论和面试,可以说申论的地位一下被拔高了很多,毕竟很多人一开始就不指望考上省考和国考,尤其是专业烂的人。(兵且今年省考也新出了行政执法卷)
既然说到行政执法和其他考试的差别主要在哪呢?
无非是对于政策要更加了解,因为行政执法对于营商政策和行政执法方面都会有一定的要求,但要求不多,其实稍微了解就能补上了,只有很少部分是材料里没有指明的,需要联系实际的。
但是,这对于小题毫无影响!只要不是公文题或者作文,就算完全不懂,也没有关系。
读题的意义在于,很多题目开篇并不是以材料一作为起点,甚至还会跳到材料三四,这就很恶心人了。并且,根据题目的要求不同,才能从材料的长篇大论里找到需要的得分句和踩分词。
第一, 读材料。
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专注于材料的场景,去体验每一个事件的重要性,并根据题目来判断哪些句子该抄哪些不该抄,重要性的划分标准如下:最重要,总结概括发言;次重要,高新突破成果;不重要,细枝末节的具体举措。至少在这一步,要把重要的波浪线画出来,其他部分画直线。为什么要区分这些句子,因为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一来取决于材料本身的篇幅,二来取决于字数限制。字数少,但材料也少,可能就一页,那么就可以适当写完整一点;如果字数少,材料一般,或者字数一般,材料多,那就正常答;甚至是字数少材料多这种极端情况(福建省考特别喜欢这么干),那就需要极度的精简,这个时候即便很多材料有明显很重要的修饰限定词,也不要抄完整。总的来说,画线的意义在于让你对比材料的篇幅和字数限定的篇幅,你要大概有个心理准备,这些东西抄下去大概是多少字,一般来说都是要求全篇雨露均沾而不是特别摘抄某个部分,对于这部分能力我的建议是,一定要至少练上连续五年所考的申论卷子,才能对于答案的篇幅有一个大致正确的预测。否则,即便我说了这个方法,你也用不上,因为你就判定不准。
第二, 看字数限制。
字数限制很重要,具体方法在之前的专栏里说过了,回去翻就行。
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文章的顺序其实是乱的,尤其是福建省考的省市卷,对于乱序的文章分点就需要自己组合了。一般的文章按顺序分点都是没问题的,但对于一些不好分点的文章,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自排顺序,将同类部分放一起,这种在多人发言题和问题对策题最为常见,需要自己组合;二是按主体排序,这种一般常见于记叙文,因为记叙文不同于新闻具有层次性,通常是一件事情走到底,导致很多点是散乱的,并且要概括也不好区分分到哪点,这时候直接用主题分。总而言之,常规的题正常答,对于多人发言、问题对策和记叙文就需要多上心了。
最后就是抄写下去了,对于一般来说要求条理清晰有逻辑的最好是要强行找一个总括词,一一对应的如果字数充足就直接跟在后面,例如常见要求一一对应的问题对策题就一点包含问题,后面加上“对策:……”跟着再把对策写完,不要问题一边对策一边,除非字数不够。
最后当然还是需要把字写得好识别一点,因为有的说现在引入机器改卷,那么容易识别就尤其重要。至于有用手写输入的都知道,想要好识别当然就是尽可能工整,横平竖直,其次不要连笔,不要写太小,这样既方便机器识别,人工给分也更加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