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
(1)欲渡黄河冰塞川, ,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2)若夫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戍鼓断人行, 。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5)小文同学摘录描写明月的诗文,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题目 | 作者 | 月景诗文 | 批注 |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 明月千里,月影尤美。 |
《商山早行》 | 温庭筠 | ① , | 晨起早行,伴月踏霜。 |
《无题》 | 李商隐 | ② , | 夜不能寐,冷月侵人。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8分)
闲暇时光,我总会坐在窗前,捧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要是遇着难懂的问题,我会( ),直到解决了为止;要是碰到一本好书,我就会( )地读下去。这是我从小就养成的阅读习惯。本学期,读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我们认识了一个①chún cuì 的、高尚的国际主义战士;读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我们能从夸张想象中②biàn bié 人性的真假。翻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遇见了与不幸命运抗争的海伦·凯勒,她百折不挠,使黑暗的世界变得( );来到阿尔卑斯山,我们认识了一位植树的牧羊人,他以个人③wēi bó 的力量,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富饶的家园。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阅读吧,让我们增加阅读面,扩大阅读量。人生何尝不是一本( )的书呢?
2、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词语(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求甚解 通宵达旦 神采奕奕 美不胜收
B.不求甚解 翻来覆去 花团锦簇 美轮美奂
C.刨根问底 通宵达旦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D.刨根问底 翻来覆去 神采奕奕 美轮美奂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5-6题。(4分)
“雁”是古诗词中常见的吟咏对象,往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鸿雁传书或以鸿雁比游子,抒发思乡怀亲之情的,如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也有以鸿雁喻漂泊的人生际遇的,如杜甫的“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苏轼的“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还有以鸿雁翱翔天际喻自由的精神境界的,如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另外,古诗词中大雁还有爱情专一、团结忠诚的象征意味。总之,“雁”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5、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内容,不超过30字。(2分)
6、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2分)
展翼寄乡愁离情孤雁抒凌云壮志鸿鹄鸣天
阅读名著内容,完成7-8题。(6分)
7、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艾青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诗歌,充满了“土地的忧郁”,大多写的是国家民族的苦难、诗人的悲伤与反抗。
B.《儒林外史》中范进因中举而疯癫的故事,有力地批判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
C.《红楼梦》中,刘姥姥在大观园面对王熙凤和鸳鸯的戏弄,却全然不知,闹了很多笑话,体现了劳动者的淳朴。
D.《简·爱》塑造了一个追求自由平等、自尊自强而又富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
8、文学作品中常常充满“误解与真相”,由此造成激烈的矛盾冲突,这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故事跌宕起伏。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组,并结合具体情节加以分析,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误解与真相”。(3分)
A组:李逵与宋江 B组:孙悟空与唐僧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9-13题。(17分)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②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故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①此:指滁州。②刻:清晰地。③宣:宣扬;上:皇上。④刺史:官名,写此文时,欧阳修任滁州刺史。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树林阴翳 (2)醉翁之意不在酒
(3)掇幽芳而荫乔木 (4)遂书以名其亭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1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此之谓失其本心
B.而不知人之乐/掇幽芳而荫乔木
C.林壑尤美/水尤清冽
D.遂书以名其亭焉/遂迷,不复得路
12、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夫 宣 上 恩 德 以 与 民 共 乐 刺 史 之 事 也
13、两文都紧扣一个“乐”字来写,请说说你从【乙】文中读出了哪些“乐”?(用文中词句或自己的话回答均可)(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14-17题。(14分)
坚定是生命的黄金 韩青
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自己的思考,更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
②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道一的徒弟,学成后就在大梅山长住了下来,并在那里开始了传法生涯。马祖道一听说后,就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些什么啊?”他回答道:“‘即心是佛’,所以,我就来这里讲解佛法了。”学僧说:“可是,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他听了,微微一笑,说:“这老汉还在迷惑扰乱人。他说他的,我讲我的就是了。”学僧回去一一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声称赞说:“大梅山的梅子熟了啊。”意思是说,法常已经真正悟道了。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成长、声誉,否则,他就会沦落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③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容斋随笔》中就提到这样一件事。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陈后主认为他说得正确,也就没有严加防范,结果兵败亡国,孔范也流落到偏远地方。孔范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事实,自以为是,盲目坚定。可见,对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盲目的坚定,只能害人害己。
④坚定,需要独立的人格,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个朋友从某个会场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还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能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谋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领满。他回答道:“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定,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总统,他的名字也不会在美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⑤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就会变得不再完整。也许有人会说,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行了。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有八九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说实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他们早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甚至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境界了。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有它当关,万夫莫开。
⑦由此可见,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梅山的梅子熟了”这句话含意丰富,表面上是说梅子成熟了,实际上是说法常已经悟道并有了独立的见解。
B.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从正面论证了要多做有把握的事情,对没有把握的事情要正确理解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的观点。
C.第④段举出林肯竞选总统的事例,旨在阐明在应该坚定的事情上,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保持独立的人格。
D.利益至上的人大多是名利之徒,为了利益,可以随意改变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是游离在真善美之外的没有境界的人。
15、下列与文中“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这个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战国时期的屈原,能够在浑浊的世道中不随波逐流,“举世皆浊我独消,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其人格和行为的真实写照。
B.《我最好的老师》中的怀特森老师曾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C.文天祥被俘后,抵制各种诱惑,在《正气歌》中写下“是气所旁薄,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足论”的句子,以表明心志。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坚持刻苦研习,正如他自己所说:“务斯道,废寝忘餐。”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16、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那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17、文章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说“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请结合全文回答。(4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18-19题。(9分)
“君不见” 贺虎林
①这老头很怪,偏偏在每天的上下午两个黄金时段,来跟大家抢地盘。这是小区里最优雅的一块小广场,四面是草坪和绿树,中间有一个大花坛。每天早饭、午睡后,儿孙都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了,大家正好来跳跳舞、轻松轻松。可他也偏要在这两个时段,提着那只水壶,握着那支塑料海绵笔在这里写字,搞得大家,撵他也不是,不撵也不是。
②叫人寒碜的,是他那副行头和德行。他身高不高,顶多四尺半,还欠着肩,再倾下头,更显得矮小。他外罩一身宽大迷彩服,像站着钻进一只大睡袋,衬托得那皱巴巴的小脸、细眯眯的眼睛越发地萎缩了,却摆出一副高傲样子和一副家财亿贯、诗书满腹的清高样。他与人无话,一个人在那里闷头写。问他贵姓?高寿?他也不回答,顶多抬起头,淡淡一笑,然后继续龙飞凤舞。不管你怎么评头论足,他概不理会,抿一抿没有一点髭须的瘪嘴唇,或是摘下那顶一尘不染的灰礼帽,挠挠雪白的短发。以至几年了,大家都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便用他每天涂在大理石上打头那三个字,来指代他。
③不错,他每天写得最多的,就是那几行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还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要么就是《沁园春·雪》,也不觉得腻。八栋的老戴说:“老先生功夫了得,一手的书圣行草,疾风劲草,铁马金戈。”我们却不以为然,睃着脚下湿漉漉的横竖撇捺,说些不咸不淡甚至带刺的话:“君不见,你酒量如何?是不是每天一瓶酒啊……”他却仿佛没听见,只抿嘴笑笑,继续在我们周边,或者在散而不去的人堆旮旯里,旁若无人地写。
④一天,我们的头儿老A忽然神秘兮兮地说:“最近我跟踪他几天了,见他每天写完字,就去周围转悠,看哪家超市、药店赠送鸡蛋,然后排上队领。”大家惊讶:“是吗?没看错吧?”老A说:“错不了”,说着回头很张扬地朝老头高声问:“君不见,那天在超市领鸡蛋的是你吧?”老头抬起头,仍只眯起小眼睛瞧瞧他,说明认可了。大家就说:“看那身打扮,能是个豪侠之人?”
⑤老A过去开煤矿,现在煤矿交给儿女了,自己在家享清福,时不时给大家搞点小福利。
⑥过了几天,他又告诉大家一则更具爆炸性的新闻:“君不见每天夜里八九点,都到小区的垃圾桶里,翻拣纸箱和塑料瓶!”
⑦“真的吗?”大家又是一片惊呼。老A说:“这还有假?不信你们去问他。”还真有人凑到老头跟前问:“老先生,都这岁数了,还攒这钱干吗?儿女们不管你呀?还是都跑国外了?”
⑧老A说:“在国外还用这么穷酸?”然后做出一副怜悯的样子说,“君不见,你不用三更半夜辛苦了,我叫大家每天把纸箱和饮料瓶都拿到这里来,或者送到你家去,你住哪栋啊?”
⑨老头这回抬起头,轻蔑地瞅了他一眼。
⑩一个烈日当空的上午,来了两位扛摄像机的记者,大家以为是采访我们跳广场舞,没想到他们却径直走到老头面前。女记者俯下身,亲切地问:
“老前辈,我们又来叨扰您啦。”
⑪大家听了一愣。
⑫老头抬起头,面带微笑说:“小朱啊,你们好。”
⑬女记者说:“我们想再补几个镜头。”说着和老头并肩站,对着摄像机说:“这位就是我们的英雄,红军老战士殷雪梅老前辈,在抗战胜利六十五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再对他做个采访。殷老前辈,请问您是多大年龄参加的红军?长征的时候,您是怎么走过雪山草地的?”
⑭“我十四岁参加红军,过雪山时候,冻掉两个脚趾……”
⑮我们听了大惊,个个脸上都像泼了漆。
⑯女记者接着问:“殷老,听说您把自己的房子等财产,全部捐给了红十字会,用以资助革命老区的贫困儿童,自己却租房住,并且房子越租越小。请问您为何要这么做?您是人民的功臣啊。”
⑰“我参加红军,就是为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是革命老区到现在还有贫困儿童,我感到惭愧,我有责任帮助他们。”
⑱老前辈说着,用手蹭一下自己细细的眼睛。我简直不敢再看他了。记者又继续问:“您这么做,孩子们同意吗?您为何不留给子孙呢?”
⑲“这是我的权利,他们自己有双手。”
⑳女记者说:“老前辈您说得真好。”然后突然朝围观的人群扫了一眼,女记者又说:“我们来做个随机采访吧,你们每天和殷老在一起,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㉑大家一听,面面相觑,慌忙地往边上躲。女记者说:“没关系的,你们怎么想就怎么说。”大家越发尴尬地往后退,老A早不见了踪影。女记者把话筒伸向我,我的血管霎时要爆裂了,嘴唇哆嗦得一个字也吐不出。泪光里,只看见老英雄和他身后那个花坛,仿佛地壳隆起一样越来越高,越来越大,像莲台上的那尊佛,笑眯眯地瞅着大家……
(有删改)
18、在一篇小说中,通常有多个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老A的作用。(4分)
19、下面三句话从不同角度对本文做了点评。请你任选一句,围绕它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不少于100字)(5分)
①“君不见”像一尊佛,感化着身边每一个人。
②红军老战士的精神处处闪耀着光芒。
③欲扬先抑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三、作文(50分)
20、在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每年会开展“年度汉字”的评选,选出本年度最具代表性的汉字。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选定一个汉字反映全年焦点。比如过去的2022年中国国内的年度汉字是“稳”,稳体现在经济稳中求进,社会长期稳定,发展行稳致远……因借汉字的言简意赅,年度汉字具备相当的概括性和高度“浓缩性”。
2023年即将过去,相信你一定收获了很多成长与期许。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概括这一年,你会选择哪个字呢?
要求:在横线上填写自己选定的年度汉字,以“‘ ’,我的年度汉字”为题目,讲一讲与你所选的年度汉字相关的故事;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
1、(1)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2)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3)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4)边秋一雁声 月是故乡明
(5)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2、①纯粹 ②辨别 ③微薄
3C
4、让我们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5、“雁”在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的象征。
6、示例:鸿鹄展翼抒凌云壮志 孤雁鸣天寄乡愁离情
7C “却全然不知”表述不正确,刘姥姥面对凤姐和鸳鸯的戏弄,非常配合地扮演了凑趣逗乐的女清客角色。
8、示例一:我选A组:李逵与宋江
分析:李逵和燕青两人在回梁山的路上,在刘太公庄上借宿,然后听说他的女儿被宋江和柴进两人抓去做压寨夫人了。鲁莽一根筋的李逵因此大怒,以为哥哥宋江口是心非,不是个好人。于是,李逵一回梁山,先把“替天行道”的旗给砍了,就想要杀了宋江,还好被人劝阻。宋江和李逵解释不清,就表示愿意去跟刘太公对质,而李逵也愿意用自己的项上人头打赌。到了庄上一经对质,李逵才知道是两个歹徒冒名顶替,自己冤枉了宋江,于是李逵向宋江负荆请罪。
示例二:我选B组:孙悟空与唐僧
分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是真正的妖精,但唐僧肉眼凡胎不识,以为孙悟空打死了一家三口。等最后一次白骨精现出一堆白骨的原型,猪八戒又在一旁怂恿,说是障眼法,于是唐僧不但大念紧箍咒,还不顾悟空的苦苦哀求,写下贬书,将其逐出师门。后来是在下一个国家唐僧被妖怪诬陷是虎精,猪八戒去找孙悟空回来救师傅,孙悟空救了唐僧后正要走,唐僧这时已经明白三打白骨精误会了悟空,要悟空留下来。
9、(1)翳:遮盖;句意:树林里的枝叶茂密遮盖成荫。
(2)意:意趣,情趣;句意: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
(3)掇:采摘;句意: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
(4)名:命名。句意: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10、(1)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飞鸟展翅一样,高踞于在泉水之上,那就是醉翁亭。(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临:居高面下)
(2)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乃:于是;日:每天。)
11C A.名词,心中/名词,思想感情; B.连词,表转折,但是、却/连词,表并列; C.副词,格外/副词,格外; D.副词,于是/副词,最终;
12、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13、①根据乙文“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故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可知,有地僻事简之乐,风俗安闲之乐;
②根据“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可知,有岁物丰成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③根据“幸生无事之时也”可知,有和平安定之乐。
(可用原文回答,可用自己的话归纳。一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乙】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14B 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是为了论证本段的分论点“对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盲目的坚定,只能害人害己”。
15D 选项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刻苦研习”“务斯道,废寝忘餐”论证的是刻苦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与文中“坚定是生命的黄金”这个观点不相符。
16、比喻论证(1分),将坚定比作我们心灵的长城(1分)。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地论证了坚定的重要作用(1分),有了坚定就能不怕一切外来的干扰,使论证更有说服力(1分)。
17、①把坚定比作黄金,强调坚定的重要作用。②有了坚定,我们就不怕一切外来的干扰。③有了坚定,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④没有坚定,人可能会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是不归路。
18、老A是文中的次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①他为大家提供“八卦”信息,他讲述的故事丰富了殷老的形象,为后文做铺垫(2分);②同时,老A和殷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殷老的形象更加高大伟岸(2分)。
19、示例一:“君不见”像一尊佛,感化着身边每一个人。他相貌平平,穿着普通,却摆出一副家财亿贯、诗书满腹的清高样,不管别人怎么评头论足,他概不理会,如佛般豁达;他重复写着那些经典诗词,却不觉得腻,对他人的质疑笑而不语,如佛般清醒;当记者对他进行采访时,他将自己的受伤经历浅浅带过,对于为什么捐房产也是轻描淡写,如佛般无私。他身高不高,却是大家心中无法测量的圣佛,闪耀着光芒!
示例二:红军老战士的精神处处闪耀着光芒。本文生动地塑造了一位身居陋巷,生活艰苦,却充满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的英雄形象——红军老战士殷雪梅。他以自己的行动,彰显了红军老战士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传承。首先,殷雪梅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他十四岁参加红军,过雪山时冻掉了两个脚趾,这充分说明了他在追求理想与信仰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磨难。殷雪梅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他为了资助革命老区的贫困儿童,不惜将自己的房子等财产全部捐给红十字会,而自己却租房住,并且房子越租越小。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敬佩,也让人反思。
示例三:欲扬先抑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作者先通过描述老头怪异的举动和寒碜的外表,让我们对他的印象大打折扣。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逐渐发现老头有着不同寻常的品质。他每天坚持在小区广场写字,实际上是在宣扬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虽然生活简朴,但却把财产全部捐给红十字会,用以资助革命老区的贫困儿童。这些行为让我们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欲扬先抑的写法使得老头形象更加突出,同时也让我们对这种写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参考例文
坚,我的年度汉字
“书”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夜已深,倦怠的街灯投下缕缕昏黄的光,搅起阵阵夜的涟漪。好不容易做完作业,我揉了揉疲倦的双眼,墙上的挂钟开始以它苍老又充满磁性的声音抱怨时间的飞逝。“呀,已经十点了。”我打了个哈欠,随手抽出书架上的一本书,提起精神开始阅读。夜的步伐轻轻,妈妈的脚步却由远及近,“都这么晚了,早点睡觉吧。”“等我再读几章就睡。”“好,那快点啊,这么冷的天早点休息吧!”妈妈退了出去。待她走后,我继续沉醉于书中的世界。我已坚持了几春几夏的夜读,怎么会因寒冷而停止呢?阅读因坚持而深植内心,生命因阅读而繁花满枝。我在坚持不懈的阅读中走过春秋冬夏。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冰冷的黑色字体在屏幕上轻快地跳跃,目光在一排一行间仔细地搜索熟悉的名字。一排排过去,心也逐渐冷却,到最后完全降到零度以下。这次比赛竟没有获一个奖,我竭力咬住嘴唇,痛得眯起了眼,不想看到液晶屏上自己的狼狈影子。月考的失利也不合时宜地钻进了被忧伤挤得满满的大脑,不断左冲右撞。抬眼环顾四周,窗外的文竹被凛冽的秋风撞得左摇右摆,风过后仍昂首挺胸、不改其姿。我呆看良久后蓦然醒悟,一遍遍地对自己说要坚韧,我输掉了过去,但我手中还有明天!我在“要坚韧”的呐喊声中度三伏,披秋霜,一路向前。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弟弟妹妹在身后嬉闹,不时有几句调侃飘入耳中。我摆正了眼前的书,轻轻掩上房门,开始轻声复习。“马上要中考了,我要考春晖,我要考春晖!”倔强的理想在心谷中盘旋良久,激起一片恒久的回音。其间妹妹多次来找我玩,我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用一颗糖打发她走了,又开始静心诵读。一年来这个坚定的信念总是回荡在耳畔,成为我初三生活的雄壮伴奏曲。一天一天,日日夜夜。
“坚”有三种“写”法,各不相同;我有三个追梦的锦囊,随身携带,贴心而放,因坚强而无坚不摧,因坚韧而历久弥新,因坚定而风雨兼程。
就这么一路走来……